一起答

2015年北京市教师资格《中小学教育学》模拟试卷(4)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试述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的过程。★★★★☆

  2. 简述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要求。★★★☆☆(新增)

  3. 试述科技和教育的相互关系。★★★☆☆

  4. 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有哪些?★★☆☆☆

  5.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有哪些?★★★☆☆

  6. 上好课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7. 教育专业能力具体包括教育能力、____________________

  8. 1996年,《人民日报》长篇报道了湖南大面积实施素质教育的经验,使改革实验进入了__________的阶段。

  9. 班主任通过分析学生成绩单、操行评语以及学生的作文、日记等材料,来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方法是__________

  10. 教育的本质:教育是__________的、__________的社会活动。

  11. 我国是历史上最早出现学校教育的国家。早在夏朝,就出现了名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的早期学校。

  12.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手段和一整套工作方式,它包括__________

  13. __________是知识授受活动中的主要信息媒介,是学科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开展和具体化。

  14. 人的心理发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

  15. 1993年,中共中央发布了《__________》。

  16. 我国教育改革的目标是__________

  17.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教育规范性文件,称教育法律;又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新增)

  18. 访谈法是指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被研究者进行访问或与被研究者谈话而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具体来说包括三个方面的特征:__________,通过__________进行,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

  19. 教育工作要因材施教,主要是因为教育工作要遵循人发展的__________;教育工作要循序渐进,主要是因为教育要遵循人发展的__________

  20. __________是贯彻教育方针、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实施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21. __________,中国__________应在__________开办的__________是我国第一次采用__________

  22. 广义的教育制度指国家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国民教育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____________________

  23. 1912年,英国教育家__________海率先提出了综合课程的主张。

  24. 1995年,我国政府第一次明确提出“__________”战略。

  25. 马克思在其《资本论》中阐述了__________,这一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__________

  26. 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进行的顺序是(  )。

    •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 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
    • C.以意为开端,意、知、情、行依次进行
    • D.看具体情况,可有多端性
  27. 活动实施是活动的中心环节。

  28. “教学相长”,“及时而教”等教育思想最早出自我国的(  )。

    • A.《中庸》
    • B.《大学》
    • C.《论语》
    • D.《学记》
  29.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

    • A.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
    • B.无产阶级思想和非无产阶级思想的矛盾
    • C.学生知的深与知的浅的矛盾
    • D.教育者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的矛盾
  30. 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培养全面发展人的唯一方法是(  )。

    • A.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
    • B.城市与农村相结合
    • C.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
    •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31. 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  )。

    • A.政治立场和观点的教育
    • B.政治思想品质的教育
    • C.法纪观念和道德品质的教育
    • D.品德的教育
  32.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是通过学习什么实现的?(  )

    • A.直接经验
    • B.间接经验
    • C.生产经验
    • D.生活经验
  33. 在教学工作中,我们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是遵循了发展的(  )。

    • A.顺序性
    • B.不平衡性
    • C.个别差异性
    • D.稳定性
  34. 比较准确地体现了启发性教学的教学原则的是(  )。

    • A.学不躐等
    • B.各因其材
    • C.及时而教
    • D.开而弗达
  35. 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是(  )。

    • A.生产力
    • B.政治经济制度
    • C.上层建筑
    • D.科学技术
  36. 长期以来的教育实践证明,学校工作必须做到(  )。

    • A.以教学为主
    • B.教学、科研并重
    • C.教学、科研、生产三中心
    • D.所有时间搞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