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押题密卷(二)
-
班主任应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
论述美育的意义、任务与内容。
-
教育目的的确立必须以客观存在为依据,请陈述确定教育目的客观依据的主要内容。
-
教育学创立的标志是什么?
-
简述教学的意义。
-
《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宗旨是什么?
-
教育途径
-
间接经验
-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使用最普遍、最经常的手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教育内容
-
1903年颁布的_________________,标志着中国开始实行近代学校教育制度。
-
班集体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和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
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____________”。
-
小学教育是____________,是对全体公民实施的基本的普通文化知识的教育,是培养公民的教育。
-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 )。
- A.顺序性
- B.阶段性
- C.不平衡性
- D.互补性
- E.个别差异性
-
义务教育的学制,通常有( )。
- A.“六三”学制
- B.“五四”学制
- C.“九年一贯制”
- D.“四二”学制
- E.“六年制”
-
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是( )。
- A.社会
- B.知识
- C.儿童
- D.教育制度
-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出现的著名教育家及其论著有( )。
- A.布鲁纳的《教育过程》
- B.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 C.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
- D.卢梭的《爱弥儿》
- E.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
-
皮亚杰将个体的认识发展划分的阶段包括( )。
- A.感知运算阶段
- B.前运算阶段
- C.具体运算阶段
- D.形式运算阶段
- E.抽象运算阶段
-
小学课程设计的最终目的是( )。
- A.将优秀的文化成果传授给学生
- B.实现爱国教育
- C.实现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
- D.使儿童学会学习,学会适应社会
-
欧洲的新教育思潮和美国的进步教育运动出现在( )。
- A.18世纪末19世纪初
- B.19世纪中叶
-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 D.20世纪中叶
-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
- A.劳动起源论
- B.心理起源论
- C.心理起源论
- D.生物进化论
-
“知子莫如父,知女莫如母”,这说明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具有( )。
- A.先导性
- B.感染性
- C.权威性
- D.针对性
-
“洪堡式”大学的传统是由( )传承的。
- A.柏林大学
- B.剑桥大学
- C.巴黎大学
- D.哈佛大学
-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
-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 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 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 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不能起到主导作用的
-
( )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 A.夸美纽斯
- B.苏霍姆林斯基
- C.加里宁
- D.马卡连柯
-
取得教学成功的内因是( )。
- A.教师的主导作用
- B.学校的管理作用
- C.教材的媒体作用
- D.学生的主体作用
-
赫尔巴特认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应该是( )。
- A.神学和哲学
- B.哲学和心理学
- C.哲学和伦理学
- D.伦理学和心理学
-
狼孩的故事说明了教育必须顺应儿童发展的( )。
- A.顺序性
- B.不平衡性
- C.阶段性
- D.个别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