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河南2012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理论》命题预测试卷(三)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试述现代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条件。

  2. 你认为教育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什么意义和作用?

  3. 对比分析赫尔巴特的传统教育理论与杜威的现代教育理论的特点。

  4. 马老师在高中任教已近30年,教学成绩突出,深受学生喜爱,曾获得过省级优秀教师等荣誉。但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的普及,学校要求教学中必须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马老师对这种要求很不以为然,校长找他谈话并要求他学习电脑、网络和多媒体知识,他却说:“我课本、粉笔加黑板照样能讲过多媒体。”

    试运用所学习的教师职业道德知识对马老师的做法和说法进行分析。

  5. 某市一所初中,2010年下学期借口教师不足,便对初中二年级学习不好的学生采取停课或开除的办法,要求他们“立即离校回家”。这些学生被赶回家后,该校又收了一部分初中毕业生编入初中三年级复读,对此,学生家长十分不满。

    请运用已学法律法规分析该校的做法和行为。

  6. 简述转化后进生应遵循的原则。

  7. 怎样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

  8. 什么是态度?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一般经历哪几个阶段?

  9. 按教育目标的层次分,课堂提问有哪些类型?它们分别有哪些应用方式?

  10. 简述运用陶冶教育法的基本要求。

  11. 激励性评价的关键在于评价者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和优点。(  )

    • 正确
    • 错误
  12. 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学生知识保持?

  13. 教学是以传授知识和掌握知识为中心,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

    • 正确
    • 错误
  14. 在教育活动中要有法依法,无法依政策。(  )

    • 正确
    • 错误
  15. 教育法律关系是由假定、处理和法律后果构成的。   (  )

    • 正确
    • 错误
  16. 影响学生新的学习和后继学习的主要因素是学生已有的知识准备程度。(  )

    • 正确
    • 错误
  17. 强化是对学生的正确行为进行表扬,以使其发扬光大。(  )

    • 正确
    • 错误
  18.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最基本方法是榜样示范。       (  ) 

    • 正确
    • 错误
  19. 维果斯基强调教学应适应最近发展区,走在发展的后面。(  )

    • 正确
    • 错误
  20. 尝试教学法的特点是教师先讲解然后学生尝试练习。(  )

    • 正确
    • 错误
  21. 奥苏伯尔认为,接受学习是一种机械学习,而发现学习则是一种有意义学习。   (  ) 

    • 正确
    • 错误
  22.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并不一定是每一位教师提高职业道德素质的必由之路。(  )

    • 正确
    • 错误
  23. 需要层次理论说明,在某种程度上学生缺乏学习的动机是由于某种高级需要没有得到充分满足。 (  )

    • 正确
    • 错误
  24. 认知方式没有优劣好坏之分,只是表现为学生对信息加工方式的某种偏爱。(  )

    • 正确
    • 错误
  25. 在试误学习中,任何刺激与反应的联结一练习运用,其联结的力量逐渐增大,这符合学习的效果律。 (  )

    • 正确
    • 错误
  26. 目标教学法是依据美国教育家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和“掌握学习策略”提出的。(  )

    • 正确
    • 错误
  27. 诊断性评价只局限于在学科教学开始的时候进行。   (  ) 

    • 正确
    • 错误
  28. 道德两难指的是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的情境或问题。(  )

    • 正确
    • 错误
  29. 尝试教学法的特点是教师先讲解然后学生尝试练习。(  )

    • 正确
    • 错误
  30. 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对其他环节具有支配和决定性作用。(  )

    • 正确
    • 错误
  31. 在下列选项中,属于教学信息输出技能的是(  )

    • A.讲授的技能
    • B.检查学习效果的技能
    • C.体态表达的技能
    • D.研究学生的技能
    • E.课堂观察的技能
  32. 学习是由反复经验引起的,但学习引起的行为和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短暂的。 (  )

    • 正确
    • 错误
  33. 板书从书写动机的角度可以分为   (  ) 

    • A.超前板书   
    • B.文字板书   
    • C.并进板书
    • D.图标板书   
    • E.滞后板书
  34. 教师采取民主的态度,学生的发展将会表现出 (  )

    • A.情绪稳定
    • D.组织性较差
    • C.态度友好
    • D.缺乏自制
    • E.具有领导能力
  35. 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  )

    • A.对象具有客观性
    • B.执行具有内潜性
    • C.内容具有复杂性
    • D.方式具有多样性
    • E.结构具有简缩性
  36. 按照教育法律规则内容确定性程度不同,教育法律规则可以分为(  )

    • A.确定性规则
    • B.委托性规则
    • C.准用性规则
    • D.构成性规则
    • E.调整性规则
  37. 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学设计者应该综合考虑的基本要素主要有(  )

    • A.教学目标
    • B.教学内容
    • C.教学策略和媒体
    • D.教学评价
    • E.教学环境
  38. 属于口语表达修饰要素的有   (  ) 

    • A.语音   
    • B.语速   
    • C.声调
    • D.节奏   
    • E.词汇
  39. 我国德育基本方法中说服法包括   (  ) 

    • A.讲解   
    • B.谈话   
    • C.报告
    • D.讨论   
    • E.参观
  40. 试卷设计是对试卷的全局性安排,主要解决(  )

    • A.试题内容分布
    • B.试题编制的问题
    • C.试卷的拼组问题
    • D.试题类型分布
    • E.试题教学目标分布
  41. 资源管理策略包括   (  ) 

    • A.学习时间管理   
    • B.学习环境的设置   
    • C.学习努力和心境管理
    • D.学习工具的利用   
    • E.社会性人力资源的利用
  42. 关于儿童发展的动力问题,存在着不同的理论和观点。其中,中国古代“内发论”的典型代表人物是(  )

    • A.孟子
    • B.孔子
    • C.墨子
    • D.荀子
  43.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   (  ) 

    • A.进行科学发现       
    • B.进行技术发明
    • C.对未知领域的探索   
    • D.创造性地运用教育规律   
  44. 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活动称为(  )

    • A.认知方式
    • B.认知过程
    • C.认知风格
    • D.学习策略
  45. 问题行为的矫正关键要立足于 (  )

    • A.加强道德教育
    • B.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 C.加强审美教育
    • D.加强综合素质教育
  46. 建立学习时间表属于学习策略中的(  )

    • A.认知策略
    • B.精细加工策略
    • C.组织策略
    • D.资源管理策略
  47. 教育行政部门为实施教育法律而规定和采取的具体行政措施是(  )

    • A.教育行政立法活动
    • B.教育行政执法活动
    • C.教育行政督导活动
    • D.教育政策制定活动
  48. 与《学汜》中提出的“学不躐等”原则在思想上一致的原则是(  )

    • A.因材施教原则
    • B.循序渐进原则
    • C.启发性原则
    • D.巩固性原则
  49. “产婆术”这一启发性教学方法的创造者是(  )

    • A.亚里士多德
    • B.苏格拉底
    • C.柏拉图
    • D.昆体良
  50. 暗示教学法的一个重要原则是(  )

    • A.愉快而不紧张的原则
    • B.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 C.启发性原则
    • D.因材施教原则
  51. 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称为(  )

    • A.态度
    • B.定势
    • C.迁移
    • D.技能
  52. “跳一跳,摘桃子”是讲教学目标的设计要(  )

    • A.内容具有科学性和思想性
    • B.便于检测
    • C.系统完整
    • D.难度适中
  53. 注入式教学最本质的是(  )

    • A.教师从头讲到尾
    • B.以讲授法为主
    • C.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
    • D.把学生看作是知识的容器
  54. 《义务教育法实施条例》属予   (  )   

    • A.教育行政法规 
    • B.教育法律   
    • C.地方性教育法规 
    • D.教育规章
  55. 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规范的因素是   (  ) 

    • A.主观能动性   
    • B.学校教育   
    • C.遗传素质   
    • D.社会教育
  56. 对倔强学生可以采取的矫治方法是(  )

    • A.认知调整
    • B.行为矫治
    • C.情绪疏导
    • D.谈话沟通
  57. 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与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的基本要求的文件是(  )

    • A.教学大纲
    • B.教学计划
    • C.课程
    • D.教捞
  58. 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   (  )         

    • A.教育内容   
    • B.教育质量   
    • C.教育目的   
    • D.教育方针
  59. 具体体现社会主义道德基本原则的教师职业道德基本规范是(  )

    • A.依法执教
    • B.廉洁从教
    • C.爱岗敬业
    • D.团结协作
  60. 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称为   (  ) 

    • A.人格       
    • B.学习方式   
    • C.学习策略   
    • D.认知方式
  61. 调查问卷和考试试卷的区别主要是(  )

    • A.问题的形式不同
    • B.答题的方法不同
    • C.监考宽严的不同
    • D.答卷处理的方式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