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2年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标准预测试卷(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试述中学德育的基本任务和内容。

  2. 政治经济制度是如何制约教育的?

  3. 为什么说教育在个体发展中起主导性作用?

  4. 何谓榜样法?运用该方法有哪些要求?

  5. 如何理解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

  6. 简述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 

  7. 教育结构

  8. 设计教学法

  9. 教学大纲

  10. 班级管理

  11. 课程评价

  12. ________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13. 《儿童权利公约》中提倡的体现儿童权利主体地位的四大原则分别是儿童利益最大原则、________原则、尊重儿童观点的原则及无歧视原则。

  14. 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将教学的过程分为明了、联想、_________、方法四个阶段。

  15. 教科书的编写应遵循的原则之一是强调内容的_________。

  16. 教育目的具有历史性、________、社会性,在阶级社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17. 瑞士教育家________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按照自签的法则全面地、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力量。 

  18. 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 ________,是一种精神状态。 

  19. 教育不管是具有组织的或无组织的、系统的或零碎的、家庭的或是学校的都是________的培养人的活动。

  20. 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关系是:________。

  21. 学习评价也称学力评价,是对学生的学习水平及其学习________所进行的评价。

  22. 把两个及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进行,在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  )。

    • A.分层教学
    • B.合作学习
    • C.小班教学
    • D.复式教学
  23. 现代社会的种种特征对教育系统具有(  )。

    • A.双向作用
    • B.指导作用
    • C.重要作用
    • D.决定作用
  24. 根据一节课所完成的任务,课的类型一般可分为(  )。

    • A.新授课和巩固课
    • B.讲授课和练习课
    • C.单一课和综合课
    • D.理论课和实践课
  25. 教师对学生的热爱,从内容上看,在较低层次上,是指教师对学生的(  )。

    • A.亲近感
    • B.理解感
    • C.尊重感
    • D.期待感
  26. 认为我国现代教育的目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的教育学家是(  )。

    • A.陈鹤琴
    • B.梁启超
    • C.蔡元培
    • D.陶行知
  27. 下列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内容的是(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B.《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 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28. 在知、情、意、行四个德育环节中,(  )是基础,(  )是关键。

    • A.知情
    • B.知行
    • C.意行
    • D.知意
  29. 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人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这一原则是(  )。

    • A.教育的一致性原则
    • B.因材施教原则
    • C.导向原则
    • D.疏导原则
  30. 《教师资格条件》规定,依据教师法第14条规定,“丧失教师资格的”将(  )。

    • A.3年以后可以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
    • B.5年以后可以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
    • C.10年以后可以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
    • D.不能重新取得教师资格
  31. 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是(  )。

    • A.教学活动
    • B.沟通
    • C.教劳结合
    • D.协调
  32.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思想的提出是在党的(  )。

    • A.十二大
    • B.十三大
    • C.十四大
    • D.十五大
  33. 中国近代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是(  )。 

    • A.壬寅学制 
    • B.癸卯学制 
    • C.壬戌学制 
    • D.壬子癸丑学制 
  34. 在教学过程中,素质教育强调的是(  ),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

    • A.记忆知识
    • B.“发现”知识
    • C.积累知识
    • D.搜集知识
  35. 德育过程中的基本矛盾是(  )。

    • A.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
    • B.社会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和学生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 C.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
    • D.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
  36. 学生的学习特点受(  )因素和内外部因素的影响。

    • A.基础因素
    • B.智能
    • C.思维
    • D.能力因素
  37.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  )。 

    •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 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 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38. 学生所享有的受他人尊重、保持良好形象及尊严的权利指学生的(  )。

    • A.名誉权
    • B.荣誉权
    • C.隐私权
    • D.人格尊严权
  39. 最早在大学里开设教育学课程的是(  )。

    • A.康德
    • B.培根
    • C.夸美纽斯
    • D.赫尔巴特
  40. 直观的具体手段一般有(  )。 

    • A.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语言直观 
    • B.实物直观、挂图直观、语言直观 
    • C.实物直观、模象直观、挂图直观 
    • D.模象直观、挂图直观、语言直观 
  41. 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是(  )。

    • A.《大教学论》
    • B.《论演说家的培养》
    • C.《普通教育学》
    • D.《民本主义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