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江西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模拟测试题(9)
-
北京有一所普通的农村小学,农民子弟占了全校学生的63%。一些教师认为,农民子女从小就会劳动,似乎没有必要进行劳动教育。而学校通过调查发现,一年级学生80%不会系鞋带;三年级不参加家务劳动的学生占总数的69%,在劳动中怕脏怕累的现象十分突出;五、六年级40%以上学生不能正确对待社会劳动分工。在调查学生父母职业时,有的学生对家长职务带“长”字的就洋洋得意,家长是普通工人、农民的就不愿填写,这一调查使教师们感到震惊。
你认为农民子女是否有进行劳动教育的必要性?( )[单选题]
- A.有
- B.没有
-
孙老师的做法违反了《教师法》中的哪一条法规?( )[单选题]
- A.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 B.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 C.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 D.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
劳动教育有何意义?( )[不定项选择题]
- A.帮助学生树立劳动观点,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
- B.劳动能启迪学生的智慧,使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等得到提高
- C.改善学牛的生理机能,促进学生身体的生长发育
- D.提高学生的劳动审美能力
-
学生的成长完全仰仗教师对于教学活动的指导,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 )
- 正确
- 错误
-
初一年级学生李某因迟到不敢进教室,而在教学楼后随意闲逛,恰好被班主任孙老师发现。问清情况后孙老师非常生气,罚李某在操场跑了10圈,并让他在教室外站了两节课。
孙老师的做法对吗?( )[单选题]
- A.对
- B.不对
-
教育的整个过程要围绕着学生转。( )
- 正确
- 错误
-
智育要解决的是信不信的问题,德育要解决的是知不知的问题。( )
- 正确
- 错误
-
教学方法与课程内容不是内在统一的,它们之间不能整合。( )
- 正确
- 错误
-
教育具有阶级性,任何社会的教育宗旨都是相同的。( )
- 正确
- 错误
-
教育结构是指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在内的各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组合和比例构成。( )
- 正确
- 错误
-
国家课程是有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其管理权属于中央级教育机关。( )
- 正确
- 错误
-
学校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空间物态形式,是学校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 )
- 正确
- 错误
-
劳动技术教育就是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 )
- 正确
- 错误
-
内发论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
- 正确
- 错误
-
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
- 正确
- 错误
-
德育内容决定了德育目标。( )
- 正确
- 错误
-
现代社会中,教育是使科学技术转化为劳动者精神财富的手段。( )
- 正确
- 错误
-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校办学思想的贯彻者,因而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中心。( )
- 正确
- 错误
-
教学大纲一般由说明部分和本文部分组成。( )
- 正确
- 错误
-
决定教学任务的因素主要有( )。
- A.教育目的
- B.学生的年龄特征
- C.学科特征
- D.教师素质
- E.教学的时空条件
-
教学目标的特征有( )。
- A.具有可操作指标体系
- B.体现学生学习行为及其变化
- C.体现教师思维活动的规律性
- D.具有灵活性
- E.反映教学方式的科学性
-
我国教师的资格条件必须包括的要素有( )。
- A.必须是中国公民
- B.必须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 C.必须具有规定的学历,或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
- D.必须具有教育教学的能力
- E.必须体格达标
-
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求( )。
- A.以教师为中心
- B.以儿童为中心
- C.在人格上,学生与教师是平等的
- D.在社会道德上,师生关系是相互促进的
- E.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的关系
-
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欧为了更好地布道,设立众多教区学校,讲授的内容是( )。
- A.宗教教育
- B.读书知识
- C.骑士教育
- D.世俗教育
-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因素有( )。
- A.遗传素质
- B.环境
- C.学校教育
- D.社会活动
- E.生产劳动
-
对学生的研究通常包括( )。
- A.研究学生身心发展的现状
- B.研究学生集体的传统
- C.研究学生个体的需要
- D.研究学生的成长环境
- E.研究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差异
-
少年期表现出的总体性的阶段特征是( )。
- A.身体状态的剧变
- B.内心世界的发展
- C.自我意识的觉醒
- D.独立精神的加强
- E.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
-
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表现在( )。
- A.帮助人发现自身价值
- B.认识并发掘自身潜能
- C.形成并发展人的个性
- D.发展人的精神力量
- E.使人的身心得到和谐、全面的发展
-
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有( )。
- A.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 B.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 C.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 D.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
终身教育思想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欧洲,由( )首先提出。
- A.保罗?郎格朗
- B.杜威
- C.洛克
- D.卢梭
-
“教育即生长”是教育哲学家( )的观点。
- A.赫尔巴特
- B.皮亚杰
- C.杜威
- D.瓦?根舍因
-
集体教育和个体教育相结合的德育原则是下列哪位教育家的成功教育经验?( )
- A.马卡连柯
- B.加里宁
- C.乌申斯基
- D.赞可夫
-
为了解决名词、术语脱离事物,抽象概念脱离具体形象,理解脱离感知等矛盾,教师在教学时必须注意贯彻( )。
- 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 B.直观性原则
- C.巩固性原则
- D.启发性原则
-
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和能力的课程,属于( )。
- A.实践型课程
- B.研究型课程
- C.拓展型课程
- D.知识型课程
-
具有强烈的人道主义特色,全盛时期出现在18、19世纪,突出人的本性需要和自由发展,反对神学等观点属于( )的认识。
- A.精神本位论
- B.社会本位论
- C.神学本位论
- D.个人本位论
-
提出“人力资本”理论的学者是( )。
- A.布鲁纳
- B.赞可夫
- C.舒尔茨
- D.皮亚杰
-
“为人师表”是说教师必须具备( )。
- A.专业意识
- B.专业态度
- C.专业技能
- D.专业品质
-
“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依据是人的身心发展的( )。
- A.阶段性
- B.个别差异性
- C.顺序性
- D.不均衡性
-
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教育的主要内容是( )。
- A.六艺
- B.八股文
- C.自然科学
- D.四书、五经
-
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
- A.遗传
- B.环境
- C.教育
- 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
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是( ),它是把平凡的人培养成出色的人的可能性或前提条件。
- A.劳动
- B.潜能
- C.知识
- D.意识
-
班级建设设计以( )最为重要。
- A.实现目标的途径
- B.实现目标的具体方法
- C.实现目标的工作程序
- D.班级建设目标的制定
-
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施的结果”的评价模式是( )。
- A.目标评价模式
- B.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 C.过程评价模式
- D.成果评价模式
-
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的著作是( )。
- A.《论语》
- B.《普通教育学》
- C.《大教学论》
- D.《理想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