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湖南省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押题密卷(10)
- 
				
教师怎样才能上好一堂课(上好一堂课的要求是什么)?如何对教师授课质量进行评价?
 - 
				
影响人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其基本作用是什么?
 - 
				
怎样理解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规律?
 - 
				
古代学校教育具体体现为哪些特征?
 - 
				
课程实施中的基本问题有哪些?
 - 
				
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方法有哪些?
 - 
				
师生关系
 - 
				
德育模式
 - 
				
社会本位论
 - 
				
教育学
 - 
				
教育学研究中引入实验法,其科学性大大增强,实验教育学以此为特色,其基本观点有( )。
- A.倡导教育研究引用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
 - B.实验按假设—计划—运用三阶段进行
 - C.教育实验与教学实践高度结合
 - D.教育目的在于促使社会历史的客观文化向个体主观文化转变
 - E.主张用实验、统计、比较的方法探索与运用
 
 - 
				
如何建立良好的学生集体?其策略有( )。
- A.善于向学生提出教育要求
 - B.树立明确的共同目标
 - C.建设一支好的学生干部队伍
 - D.培养健康的集体舆论
 - E.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
 
 - 
				
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主要观点是( )。
- A.师生关系以儿童为中心
 - B.重视学生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独立发现
 - C.学校即社会
 - D.以经验为中心组织课程
 - E.教育即学生个体经验继续不断的增长
 
 - 
				
《学记》中说:“学不躐等”。下列哪一条教学原则与其在思想上是一致的?( )
- A.巩固性原则
 - B.直观性原则
 - C.因材施教原则
 - D.循序渐进原则
 - E.启发性原则
 
 - 
				
从学校全部工作的比重看“教育工作的主体部分和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学”,其理由是( )。
- A.教学工作所占时间最多
 - B.对学生发展影响最全面
 - C.其他工作都是围绕教学来进行
 - D.对学校教育质量影响最大
 - E.教学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
 
 - 
				
学校组织特征的独特性表现在( )。
- A.官方性
 - B.地域性
 - C.垄断性
 - D.非自愿性
 - E.公益性
 
 - 
				
关于综合课程,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是由两门或两门以上相邻学科的知识渗透、融合而成的课程
 - B.强调学科之间的关联性与统一性
 - C.是基于各门学科内在联系编制而成的课程
 - D.它是针对学科课程而言的
 - E.可以取代学科课程
 
 - 
				
( )是严密组织起来的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 A.教学
 - B.教育
 - C.自学
 - D.智育
 
 - 
				
关于课程目标的水平研究最为著名的是( )。
- A.杜威
 - B.泰勒
 - C.布卢姆
 - D.布鲁纳
 
 - 
				
运用奖励和处分法应注意的要求是( )。
- A.公平、正确、合情合理
 - B.与启发说服相结合
 - C.发扬民主
 - D.注重宣传和教育
 - E.坚持严格要求
 
 - 
				
“教育一定要成为一种学业,否则无所希望”;“教育的方法必须成为一种科学,否则决不能成为一种有系统的学问”。这正是( )的“教育学”超出他的前人和同代人的地方。
- A.培根
 - B.夸美纽斯
 - C.康德
 - D.赫尔巴特
 
 - 
				
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的德育模式是( )。
- A.认知模式
 - B.体谅模式
 - C.社会模仿模式
 - D.说理教育模式
 
 - 
				
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 )。
- A.政治经济制度
 - B.生产力水平
 - C.科学技术
 - D.文化传统
 
 - 
				
领会知识包括感知教材和( )。
- A.熟悉教材
 - B.分析教材
 - C.概括教材
 - D.理解教材
 
 - 
				
由卢扎诺夫创立的( )注重强化联想,利用人的可暗示性,使理智与感情统一,有意识与无意识功能统一,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接受有效的更多的信息。
- A.纲要信号图式教学法
 - B.发现法
 - C.探究法
 - D.暗示教学法
 
 - 
				
教学管理的核心是( )。
- A.教学思想管理
 - B.常规管理
 - C.教学质量管理
 - D.教学管理中计算机的应用
 
 - 
				
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
- A.政治制度
 - B.生产关系
 - C.生产力
 - D.生活方式
 
 - 
				
( )是最自觉、清醒地论证了直接经验在个人成长中的意义,并将儿童个体的直接经验加以规范和具体化为课程并且付诸实践的教育家。
- A.泰勒
 - B.桑代克
 - C.斯金纳
 - D.杜威
 
 - 
				
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 )。

 - 
				
在康德看来,标志人类从自然状态向社会状态转变的是( )。

 - 
				
普及义务教育始于( )。
- A.原始社会
 - B.奴隶社会
 - C.资本主义社会
 - D.社会主义社会
 
 - 
				
德育的价值属性和对平行教育子系统的作用是德育的( )功能的两大含义。
- A.社会性
 - B.个体性
 - C.教育性
 - D.享用性
 
 - 
				
教育的最高理想通过( )体现出来。
- A.课程目标
 - B.教育目的
 - C.教育目标
 - D.培养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