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2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学》押题密卷(15)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第 41 题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你认为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哪些问题?应当如何改进?

  2. 第 39 题 素质教育就是什么都学,什么都学好。

  3. 第 40 题 结合教育教学实际,谈谈你对“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内涵和现实意义的认为。

  4. 第 38 题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5. 第 37 题 一方面,教育与社会其他因素的关系密切;另一方面,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6. 第 36 题 简述教育思想史上有代表性的教育目的观及其基本观点。

  7. 第 35 题 (狭义)教育

  8. 第 34 题 课程设计

  9. 第 33 题 设计教学法

  10. 第 31 题 分科课程

  11. 第 32 题 教育评价

  12. 第 29 题 教学任务受人们追求的_________决定,它指明各教育阶段、各科教学应实现的目标要求。

  13. 第 30 题 班级是学生实现个体社会化的基本单位,它具有满足学生的要求__________、校正学生的行为等功能。

  14. 第 27 题 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制度是__________。

  15. 第 26 题 个性亦称__________,指个体稳定的心理特征,具有整体性与独特性。

  16. 第 28 题 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的是__________。

  17. 第 25 题 1995年,《_________》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8. 第 24 题 《决定》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_________”。

  19. 第 22 题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把教学过程概括为:困难、问题、假设、_________、结论的五步,简称五步教学法。

  20. 第 23 题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地提供学习内容,是教学策略研究的核心。目前认为主要有两条途径,即_________和问题化策略。

  21. 第 21 题 19世纪中叶,英国教育思想家斯宾塞提出了较为系统的课程理论以后,世界各国许多重大教育改革都是以__________为核心。

  22. 第 20 题 我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末的(  )。

    • A.洋务运动的推行
    • B.废科举,兴学校
    • C.京师大学堂的成立
    • D.北洋大学的创建
  23. 第 19 题 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是(  )。

    • A.文法学校
    • B.琴弦学校
    • C.文士学校
    • D.骑士学校
  24. 第 17 题 教师备课和上课的主要依据是(  )。

    • A.教学计划
    • B.教学大纲
    • C.教科书
    • D.教学参考书
  25. 第 18 题 在现代社会中,影响一个国家盛衰强弱的关键因素是(  )。

    • A.科技
    • B.经济
    • C.综合国力
    • D.教育
  26. 第 16 题 普及义务教育始于(  )。

    • A.原始社会
    • B.奴隶社会
    • C.资本主义社会
    • D.社会主义社会
  27. 第 14 题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称为(  )。

    • A.白板说
    • B.做中学
    • C.儿童中心主义
    • D.实质教育派
  28. 第 15 题 教学管理的核心是(  )。

    • A.教学思想管理
    • B.常规管理
    • C.教学质量管理
    • D.教学管理中计算机的应用
  29. 第 13 题 “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  )。

    • A.直观性原则
    • B.巩固性原则
    • C.启发性原则
    • D.循序渐进的原则
  30. 第 12 题 提出“教师一方面要贡献出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又要像海绵一样,从人民中生活中和科学中吸取一切优良的东西,然后再把这些优良的东西贡献给学生”的教育家是(  )。

    • A.列宁
    • B.加里宁
    • C.苏霍姆林斯基
    • D.陶行知
  31. 第 10 题 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  )。

  32. 第 9 题 涂尔干说:“教育在于使青年社会—在我们每一个人之中,造成一个社会的我。这便是教育的目的。”这句话反映了(  )。

    • A.神学的教育目的论
    • B.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 C.教育无目的论
    • D.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33. 第 11 题 我国中小学普遍实行的学科课程及相应的理论,是(  )的表现。

    • A.课程是知识
    • B.课程是经验
    • C.课程是活动
    • D.课程是项目
  34. 第 7 题 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和能力的课程,属于(  )。

    • A.实践型课程
    • B.研究型课程
    • C.拓展型课程
    • D.知识型课程
  35. 第 8 题 苏格拉底“产婆术”的教学原则与下列(  )教学原则相一致。

  36. 第 6 题 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素,这是(  )。

  37. 第 5 题 比班级上课更切合学生个人的水平和特点的教学形式是(  )。

    • A.现场教学
    • B.复式教学
    • C.分组教学
    • D.班级授课
  38. 第 4 题 教师提出课题和一定材料,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活动,最后得出学习结果的方法即(  )。

    • A.研究—探讨法
    • B.发现学习
    • C.暗示教学法
    • D.范例教学法
  39. 第 3 题 在构成思想品德的四要素中,(  )是基础。

  40. 第 2 题 文艺复兴后主张恢复古希腊重视美育的传统的学派是(  )。

    • A.行为主义
    • B.科学主义
    • C.经验主义
    • D.人文主义
  41. 第 1 题 强调身心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方法比较灵活的教育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