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学》押题密卷(12)
-
第 32 题 试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
第 31 题 教育为什么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
第 30 题 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是什么?
-
第 29 题 简述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
第 28 题 简述学校咨询与辅导的主要工作。
-
第 26 题 测验的信度
-
第 27 题 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
第 25 题 教学原则
-
第 24 题 教育影响
-
第 23 题 “心理断乳期”
-
第 21 题 终身教育
-
第 22 题 教学策略
-
第 20 题 培养学生干部是班主任建设班集体中的一项重要工作,班主任应做到( )。
- A.严格要求
- B.培养舆论
- C.耐心引导
- D.保持教师的绝对权威
- E.注意学生集体领导机构的经常变动
-
第 19 题 学生申诉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以对学校和教师侵权行为进行维护( )。
-
第 18 题 人的教育活动和动物“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是( )。
- A.模仿性
- B.意识性
- C.规律性
- D.社会性
- E.复杂性
-
第 16 题 德育教育的体谅模式的特征有( )。
-
第 15 题 泰勒提出了教育目标的表述方式的主张有别于以往的做法,做到了目标后的行为及能在生活中运用的范围。他采用的表述方式是( )。
-
第 17 题 教育学研究中引入实验法,其科学性大大增强,实验教育学以此为特色,其基本观点有( )。
- A.倡导教育研究引用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
- B.实验按假设—计划—运用三阶段进行
- C.教育实验与教学实践高度结合
- D.教育目的在于促使社会历史的客观文化向个体主观文化转变
- E.主张用实验、统计、比较的方法探索与运用
-
第 13 题 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 )文化。
- A.观念和制度
- B.精神或观念
- C.组织和制度
- D.物质
-
第 14 题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促使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最主要途径是( )。
- A.学校教育
- B.高新技术的应用
- C.科学理论的产生
- D.完善的社会制度
-
第 12 题 实施德育的最基本的途径是( )。
- A.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 B.课外校外活动
- C.劳动
- D.共青团活动
-
第 11 题 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产生于生产劳动,其根本目的在于促使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提倡教劳结合,教育科学的方法以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这一观点是( )的认识。
- A.实用主义教育学
- B.制度教育学
- C.实验教育学
- D.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
第 10 题 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真正威信在于他的( )。
- A.权利
- B.威严
- C.权威
- D.人格力量
-
第 8 题 下列哪一说法是夸美纽斯的观点?( )
- A.美德是否可教
- B.教学的教育性
- C.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
- D.“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即教育
-
第 9 题 活动和交往是学生品德形成的( )。
- A.关键
- B.基础
- C.内容
- D.途径
-
第 7 题 具有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特征的是( )。
- A.课程目标
- B.课程标准
- C.教学计划
- D.培养目标
-
第 6 题 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各群体所具有的( )和行为方式。
- A.精神面貌
- B.思想观念
- C.抽象思维
- D.理性思考
-
第 5 题 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 )。
-
第 3 题 “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依据是人的身心发展的( )。
- A.阶段性
- B.个别差异性
- C.顺序性
- D.不均衡性
-
第 4 题 ( )的基本形式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A.练习法
- B.实验法
- C.实习作业法
- D.参观法
-
第 2 题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反映了对人的发展有重要影响的是( )。
-
第 1 题 在当前班级管理实践中,有两种领导方式运用得比较多,一是“教学中心”的领导方式,另一种是( )的领导方式。
- A.“学生中心”
- B.“教师中心”
- C.“德育中心”
- D.“集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