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学》押题密卷(6)
-
第 43 题 教学目标有哪些特征?
-
第 44 题 如何建立良好的学生集体?
-
第 41 题 学习教育学有什么样的价值?
-
第 42 题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哪些?
-
第 38 题 教师申诉制度
-
第 39 题 教育影响
-
第 40 题 教育民主化
-
第 36 题 非指导性教学法
-
第 37 题 课程
-
第 35 题 从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从独立的教育学诞生的角度说,通常以德国的__________为标志。
-
第 34 题 __________是课程实施的最后一项任务或环节。
-
第 33 题 古代印度宗教权威至高无上,教育控制在__________和佛教手中。
-
第 31 题 与网络教育“平等的”开放式教育,相反,传统教育是__________的等级制教育。
-
第 32 题 创造美的能力既包括艺术美的创造也包括__________的创造。
-
第 28 题 衡量一个人是否得到了正常发展的一个主要标准就是看他的发展水平是否同_________相一致。
-
第 29 题 以叙事、讲故事进行教学的方法是__________。
-
第 30 题 钻研教材包括钻研_________、教科书和阅读有关的参考书。
-
第 26 题 __________世纪末,欧美一些国家开始实行初等义务教育,并逐步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
第 27 题 课程研究与教学研究同样重要。课程论侧重研究_________,教学论侧重研究“如何教”。
-
第 23 题 中小学教师培训的要求是( )。
- A.因地制宜
- B.分类指导
- C.按需施教
- D.市场导向
- E.学用结合
-
第 24 题 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体现在( )。
- A.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
- B.制约教育的结构
- C.制约教育的内容
- D.决定教育发展的速度
- E.决定教育发展的方向
-
第 25 题 教学与智育的关系是( )。
-
第 21 题 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主要观点是( )。
-
第 22 题 个体主观能动性由不同层次的内容构成,包括( )。
- A.生理活动
- B.精神活动
- C.心理活动
- D.社会实践活动
- E.思维活动
-
第 20 题 教科书的主体部分是( )。
- A.课文
- B.习题
- C.目录
- D.图表
-
第 19 题 被形象地比喻为“帮助少年起飞”的教育阶段是( )。
- A.小学教育
- B.初中教育
- C.高中教育
- D.大学教育
-
第 18 题 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 A.了解和研究学生
-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 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 D.统一多方面教育力量
-
第 16 题 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
-
第 17 题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教学的( )原则。
-
第 14 题 在学校管理活动中占有中心地位,是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的是( )。
- A.交流
- B.沟通
- C.激励
- D.控制
-
第 15 题 杜威和他的《民本主义与教育》是20世纪( )的代表。
- A.人文主义教育学
- B.存在主义教育学
- C.实用主义教育学
- D.要素主义教育学
-
第 13 题 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是( ),它是把平凡的人培养成出色的人的可能性或前提条件。
- A.劳动
- B.潜能
- C.知识
- D.意识
-
第 11 题 ( )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书中,赫尔巴特强调必须有“一种教育者自身所需要的科学,有科学与思考力”并与相邻学科取长补短。
- A.《大教学论》
- B.《普通教育学》
- C.《民主主义与教育》
- D.《康德论教育》
-
第 12 题 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组织进行论述,对其发展奠定理论基础的是( )。
- A.赫尔巴马特
- B.夸美纽斯
- C.洛克
- D.杜威
-
第 8 题 让患者自我放松,减轻焦虑、恐惧,用放松反应代替焦虑反应通过练习消除焦虑和恐惧的做法,即为( )。
- A.深入共感法
- B.系统脱敏法
- C.行为契约法
- D.模仿学习法
-
第 9 题 以“教育的多元化”为教育特征的是( )。
- A.古代
-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
- C.近代
- D.现代
-
第 10 题 目标管理的班级管理方法,是由美国的( )提出的。
-
第 6 题 ( )是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
- A.生产力
- B.政治制度
- C.科学技术
- D.文化
-
第 7 题 班级管理的基本功能是( )。
- A.运用教学技术手段精心设计各种不同教学活动
- B.调动班级成员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
- C.帮助学生成为学习自主、生活自理、工作自治的人
- D.进行社会角色的学习
-
第 4 题 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 )。
-
第 5 题 终身教育思想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末60年代初的欧洲,由( )首先提出。
- A.保罗.郎格朗
- B.杜威
- C.洛克
- D.卢梭
-
第 2 题 在教育、教学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办法,这是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
- A.顺序性
- B.阶段性
- C.互补性
- D.差异性
-
第 3 题 美国当代生物社会学家( )把“基因复制”看作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
-
第 1 题 通常的课堂教学采用( )方式。
- A.讲演
- B.讲解
- C.讨论
- D.讲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