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福建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全真模拟试卷(1)
-
第 45 题 指导教学的六个主要活动是什么?
-
第 46 题 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良好态度与品德。
-
第 43 题 简述加涅按照学习结果分类的学习类型。
-
第 44 题 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是什么?
-
第 40 题 心理学家从四个方面对性格的特征差异进行分析,包括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和_________特征。
-
第 42 题 影响迁徙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
第 41 题 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是什么?
-
第 38 题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_________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
第 39 题 对程序教学贡献最大的学者是_________。
-
第 35 题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主要有三种直观方式:_________、模像直观和言语直观。
-
第 36 题 短时记忆的最大容量为_________个组块。
-
第 37 题 学习策略可以分为:认知策略、_________和资源管理策略。
-
第 33 题 我国心理学家主张把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_________、行为规范的学习。
-
第 34 题 实施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在于_________。
-
第 31 题 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视频,呈现动植物的缓慢生长过程,这是一种_________直观方式。
-
第 30 题 道德情感从表现形式上主要有三种:一是直觉的,二是想象的,三是_________。
-
第 32 题 元认知控制过程包括_________、监视计划的执行以及对认知过程的调整和修改。
-
第 28 题 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视策略和_________。
-
第 29 题 遗忘的动机说最早是由_________提出的。
-
第 27 题 桑代克在阐述练习律时,实际上是用_________说对遗忘作解释。
-
第 25 题 有人记忆马克思生日“1818年5月5日”,联想为“马克思一巴掌一巴掌打得资产阶级呜呜地哭”。这是记忆术中的_________法。
-
第 26 题 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学习材料的相似性、对学习情境的理解、定势和_________。
-
第 23 题 斯腾伯格认为智力包含成分性智力、经验性智力和_________。
-
第 24 题 加涅的五种学习类型包括:智慧技能、认知策略、_________、动作技能和态度。
-
第 21 题 品德发展的关键期是_________。
-
第 22 题 心理健康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_________。
-
第 19 题 回答“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问题的知识是( )
- A.理性知识
- B.陈述性知识
- C.程序性知识
- D.感性知识
-
第 20 题 格式塔心理学家从理解事物关系的角度对经验类化的迁移理论进行解释,提出了迁移理论的( )
- A.形体训练说
- B.共同要素说
- C.关系转换说
- D.关系概括说
-
第 17 题 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属于哪种策略( )
-
第 18 题 假如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家庭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是( )
- A.让儿童看完电视后立即督促他们完成作业
- B.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
- C.惩罚过分看电视的行为
- 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
-
第 15 题 在小学阶段,学校不开设化学、物理课程,这是受( )
- A.学生认知发展制约
- B.师资力量制约
- C.仪器设备制约
- D.课程复杂性制约
-
第 14 题 认为只要给了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学习,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可以完成评价项目的80%—90%。这种理论属于( )
- A.合作学习
- B.程序教学
- C.情境教学
- D.掌握学习
-
第 16 题 在中学阶段,个体需要组织自己的动机、能力、信仰及其活动经验而形成自我的一致性形象,这是指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中的( )
- A.主动感对内疚感阶段
- B.勤奋感对自卑感阶段 ▓○▓
- 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阶段
- D.自我整合对绝望感阶段
-
第 12 题 桑代克通过一系列实验,提出了( )
- A.尝试—错误学习
- B.顿悟说
- C.认知地图
- D.操作性条件反应
-
第 13 题 一般在教学开始前进行,用于摸清学生的现有水平及个别差异,以便安排教学,这指的是哪种评价( )
-
第 11 题 以下哪些行为不属于学生的问题行为( )
- A.攻击他人
- B.成绩不好
- C.孤僻退缩
- D.焦虑抑郁
-
第 10 题 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的心理学家是( )
-
第 9 题 儿童判定一个行为的好坏,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要求和利益,具有较强的自我中心性。这个阶段在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中是属于( )
- A.前习俗阶段
- B.习俗阶段
- C.后习俗阶段
- D.他律阶段
-
第 8 题 在价值辨析时,教师对学生说“你会把你知道的选择途径告诉你的同学吗”,这属于( )
- A.选择阶段
- B.赞赏阶段
- C.行动阶段
- D.思考阶段
-
第 7 题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如果勤奋感的培养受到挫折,儿童容易形成( )
- A.羞耻感
- B.内疚感
- C.挫折感
- D.自卑感
-
第 5 题 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这一衡量测量准确性的重要指标是( )
- A.信度
- B.难度
- C.效度
- D.区分度
-
第 6 题 自我效能感理论的提出者是( )
- A.班杜拉
- B.斯金纳
- C.桑代克
- D.阿特金森
-
第 4 题 外部的纪律控制被内化之后,成为个体自觉的行为准则,属于( )
-
第 3 题 一名学生不敢在课堂上回答问题,老师观察到这一现象后,每次这名学生主动举手回答问题时,老师就给予鼓励和表扬。老师所用的行为改变方法是( )
-
第 1 题 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称为( )
-
第 2 题 根据皮亚杰的理论,“泛灵论”存在于儿童发展哪个阶段( )
- A.感知运动阶段
- B.前运算阶段
- C.具体运算阶段
- D.形式运算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