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2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全真模拟试卷(4)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第 43 题为什么说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 第 41 题教学过程有哪些基本规律?

  3. 第 42 题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你认为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哪些问题,应当如何改进?

  4. 第 40 题简述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5. 第 39 题简述传统的学校教育与网络教育的不同。

  6. 第 38 题良好的班集体具有哪些教育作用?

  7. 第 37 题简述学校管理过程和教育过程的关系。

  8. 第 36 题简述道德两难问题的意义。

  9. 第 35 题所谓__________,是指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得到肯定,人的作用得到发挥,人的尊严得到保证。

  10. 第 34 题一般说来,教育科学研究过程包括研究的构思与设计、__________ 、成果的分析与总结三个大的环节。

  11. 第 33 题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体现在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作用是有限度的,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作用具有__________。

  12. 第 32 题为达到德育目的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是__________ 。

  13. 第 31 题课程的设计不仅要体现社会、学科的要求,也要体现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需要,这说明了课程设计要符合__________ 的基本要求。

  14. 第 29 题实施班级民主管理主要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

  15. 第 30 题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有目标评价模式、__________ 、__________ .

  16. 第 28 题__________ 决定了初中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重要性和艰巨性。

  17. 第 27 题__________ 已成为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成为现代教育和古代教育的分水岭。

  18. 第 25 题启发性原则反映了学生的认识规律,即学生的认识过程是在教师引导之下的 __________的过程。

  19. 第 26 题我国普通中学教育的任务是: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各行各业的__________和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20. 第 23 题学生具有__________ 的特点,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世的态度会对学生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

  21. 第 24 题__________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启发”一词的来源。__________提出著名的“产婆术”。 __________说:“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22. 第 22 题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教育学的发展开辟了真正科学化的道路,1939年,前苏联教育理论家__________明确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编写《教育学》的目标,他的教育理论对我国建国初期的教育有重要影。

  23. 第 20 题教育的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它集中体现了__________。

  24. 第 21 题普通中学是学校教育系统中的一个阶段,其教育对象是__________岁的青少年,中学教育应根据青少年的__________进行因材施教。

  25. 第 18 题备课的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制定教学进度计划。

  26. 第 19 题“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依,教使之然也。”这句话反映了__________ 因素对人发展的作用。

  27. 第 16 题__________是在泰勒的“评价原理”和“课程原理”的基础上形成的。

  28. 第 17 题标志个体心理方面成熟的主要标志是具有__________ 。

  29. 第 15 题当代教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是(  )。

  30. 第 13 题以个体认识论为基础提出教学理论的教育家是(  )。

  31. 第 14 题升学考试一般是典型的(  )。

  32. 第 12 题如果高水平学生在测验项目上能得高分,而低小平学生只能得低分,那么就说明下列哪种质量指标高(  )。

  33. 第 11 题下列哪种教学组织形式主张教师不再向学生传授系统知识,而是辅导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  )

  34. 第 9 题教育史上,系统的课程理论诞生于(  )。

  35. 第 10 题下列哪项是形成性测验的根本目的(  )。

  36. 7题为了解决名词、术语脱离事物,抽象概念脱离具体形象,理解脱离感知等矛盾,教师在教学时必须注意贯彻(  )。

  37. 第 8 题布鲁纳认为:“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  )。

  38. 第 6 题美国心里学家柯尔伯格认为人的道德认知不遵循(  )。

  39. 第 5 题“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颜回的话反映了德育的(  )。

  40. 第 4 题教师的最基本条件是(  )。

  41. 第 2 题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是(  )。

  42. 第 3 题“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的名言说明教师应该具备(  )。

  43. 第 1 题(  )是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