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全真模拟试卷(2)
-
第 43 题作为一名新时代教师,应该怎样才能上好一堂课(上好一堂课的要求是什么)?
-
第 42 题有些教师说,他们没有学过教育学,但一样办了几十年教育,还有些教师说,孔子没有学过教育学但并不妨碍他成为万世师表。你认为上述观点正确吗?运用所学的原理进行分析。
-
第 41 题简述知识与智力的相互转化应注意的问题。
-
第 40 题发展个性是教育的理想,____是教育的本质和真谛。
-
第 38 题简述我国学制改革的基本原则。
-
第 39 题近代社会在制度、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引起了教育的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
第 37 题简述教科书的作用。
-
第36题普通中学在美育方面有哪些要求?
-
第 34 题孔子把学习过程概括为__________的统一过程。这是最早的关于教学过程思想。
-
第 35 题在我国,长期通行的看法是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种特殊的__________ ,是实现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
第 31 题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是指教学中教师要以准确无误的__________来武装学生,同时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__________ 。
-
第 32 题教学所传授的基础知识,是指形成各门学科的 __________、相应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及其系统。
-
第 33 题__________是否合情合理并具备较强的科学性,直接关系到课程设计和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
第 29 题20世纪60年代,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提出了__________ 的理论。
-
第 30 题教育的发展受政治经济制度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制约,但教育又有其自- 身发展的规律,具有__________特征。
-
第 27 题_________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不仅是智育的主要途径,也是德育、体育、美育等的基本途径,在学校整个教育系统中居于中心地位。
-
第 28 题学生的学习特点受三方面因素的影响:基础因素、__________ 、 __________。
-
第 26 题以制度化教育为参照,之前的非正式、非正规化教育都可归为__________ ,而之后的非正式、非正规化教育都归为__________ 。
-
第 25 题在现代社会和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教学由知识本位转向__________。
-
第 22 题乡土教材主要是反映当时、当地工农业生产及 __________中的问题。
-
第 23 题瑞士心理学家 __________ 的发生认识论认为,个体认知发展依次经历了感知运算水平、前运算水平、具体运算水平、形式运算水平的发展过程。
-
第 24 题教师不可辱骂、体罚、变相体罚学生,因为学生具有__________。
-
第 21 题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主观能动性主要表现在他具有个人的爱好、兴趣、追求,有个人的__________。
-
第 20 题CIPP评价模式包括背景评价、__________ 、过程评价、成果评价。
-
第 19 题外铄论的基本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__________ ,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中国古代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___ 。
-
第 17 题__________是教育的直接目的。__________ 是教育工作能否达到预期目的的关键。
-
第 18 题对学生情感学习的评价,在评价实施中注重诊断性评价和__________。
-
第 16 题规定着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包括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制度叫__________ 。
-
第 15 题“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说明教学中应重视( )。
-
第 13 题中小学实施“双基”教学,其中“双基”包括( )。
-
第 14 题下列哪项主张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 )
-
第 11 题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的决定颁布始于( )。
-
第 12 题最早将“教育”一并说出的是战国时期的( )。
-
第 8 题衡量人们思想品德高低好坏的根本标志是( )。
-
第 9 题教师的任用方式包括派任制、聘用制和( )。
-
第 10 题以下属于道德讨论中深入提问的策略是( )。
-
第 6 题在封建社会,主要采用( )的教学组织形式。
-
第 7 题关于教学方法与教学方式,说法错误的是( )。
-
第 4 题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的是( )。
-
第 5 题学生道德认识、道德情感与道德意志的高度发展便合并成( )。
-
第 1 题下列不属德育原则的是( )。
-
第 2 题下列不是贯彻直观性原则要求的是( )。
-
第 3 题教师的教育机智充分表现了教师劳动的( )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