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湖南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考前预测试卷(一)
-
为什么说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表现在哪些方面?
-
联系实际论述教育的政治功能。
-
简述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
简述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
-
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
一名合格教师所应具备的良好的个性品质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
简述20世纪以后教育的特点。
-
教育目的有三个层次,即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__________和教师的教学 目标。
-
人的__________是人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
现代教育观认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__________作用。
-
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__________和心理健康教育。
-
作为独立存在的社会实践部门的学校教育,是在__________社会才出现的。
-
根据使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来分,课可分为:演示课(演示实验或放映幻灯、录像)、讲授 课、练习课、复习课、__________。
-
教育与政治关系的演进,实质上就是政治民主化与__________演进和发展的过程。
-
__________是教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
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是__________。
-
__________是学校管理人员运用一定的手段方法,组织协调学校办学资源,引诱师生 员工以正确的方向,游戏地实现学校工作目标的组织活动。
-
__________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 的基本准则,它贯穿于各项教学活动之中,它的正确和灵活运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
师生交往是教师按照预定的方向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影响的一种__________过程。
-
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__________。1902年,清 政府颁布《钦定学堂章程》后,班级授课制在全国广泛推行。
-
心理成熟则以独立思考的能力、较稳定的——和个性的形成为标志。
-
规定着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包括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其关系的制度叫__________。
-
中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是__________。
-
学生具有__________的特点,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世的态度会对学生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
-
人的发展是指人在__________两个方面的发展。
-
素质教育是面向_______的教育。倡导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强调在教育中每个人都得到发展。
-
1776年德国著名哲学家_______在哥尼斯堡大学开始讲授教育学,这是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的开端。
-
为达到某种预测效果所采取的多种教学行动的综合方案称为 ( )
- A. 教学模式
- B. 教学策略
- C. 教学方法
- D. 教学手段
-
教师通过语言传授和示范操作使学生接受、掌握系统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方法组合形式是 ( )
- A. 传授一接受教学
- B. 传授一发现教学
- C. 问题一发现教学
- D. 问题一接受教学
-
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全面实现教育目的。
- A. 关心学生的学习
- B. 教书育人
- C. 班主任工作
- D. 教学
-
主张教育万能沦的是( )
- A. 康德
- B. 华生
- C. 高尔顿
- D. 格塞尔
-
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 ( )
①以学生发展为拳 ②培养环境意识
③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④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 A. ②③④
- B. ①②③
- C. ①③
- D. ②④
-
教育史上两大对立学派——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 )
- A. 凯洛夫和赫尔巴特
- B. 杜威和赫尔巴特
- C. 赫尔巴特和杜威
- D. 夸美纽斯和杜威
-
分为两个阶段的学校教育层次是 ( )
- A. 中等教育
- B. 高等教育
- C. 初等教育
- D. 幼儿教育
-
第 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认为应该以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沦基础的是 ( )
- A. 赫尔巴特
- B. 裴斯秦洛齐
- C. 洛克
- D. 杜威
-
“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反映了我国法律所规定的少年儿童合法权利中 的( )
- A. 受教育的权利
- B. 受尊重的权利
- C. 安全的权利
- D. 生存的权利
-
“四书”、“五经”是我国( )的教育内容。
- A. 奴隶社会
- B. 原始社会
- C. 封建社会
-
循序渐进原则要求教学要 ( )
- A. 温故而知新
- B. 不凌节而施
- C.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 D. 学而时习之
-
在“对话一互动”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 ( )
- A. 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容体
- B. 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
- C. 都是主体
- D. 都是客体
-
主张教育的目的是“以感知觉为基础发展心灵中的观念,培养能自我管理的人”的教育家是 ( )
- A. 夸美纽斯
- B. 卢梭
- C. 裴斯泰洛齐
- D. 洛克
-
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表现特征是 ( )
- A. 学校的产生
- B. 学制的建立
- C. 教育实体的出现
- D. 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出现
-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属于 ( )
- A. 道德素质教育
- B. 思想素质教育
- C. 政治素质教育
- D. 心理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