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3年陕西省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冲刺试卷四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联系实际试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

  2. 联系实际论述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

  3. 中学智育的要求是什么?

  4. 简述现代教育制度发展的趋势。

  5. 如何建立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

  6. 简述课外辅导的主要内容和任务。

  7. 当前,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应从哪几方面建立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

  8. 一般来说,班级的规章制度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有关制度:二是学校制定的学校,__________:三是班集体的__________。

  9. 战国后期, 《礼记》中的《学记》从正反两方面总结了__________的教育理论和经验,系统地阐发了教育的作用和任务,以及教育、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等内容。

  10. 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标志 着中国近代__________教育的兴起。

  11. 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课程计划、__________和教科书。

  12. 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权威的、民主的和__________。

  13. 循序渐进原则要遵循学科__________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14. _________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15. 教学的一般任务包括: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__________基础;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关注学生的 __________发展。

  16. 班级管理的目标管理模式核心是强调学生以__________管理为中心。

  17. 评定学业成绩时,信度好,效度却往往不高的试题是(  )

    • A. 问答型试题
    • B. 论文式试题
    • C. 主观性试题
    • D. 客观性试题
  18. 直观教具可分两类:一是__________直观,二是模象直观。

  19. 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

    • A. 《义务教育法》
    • B.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 C. 我国优秀的教育传统
    • D. 西方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
  20. 提出“有教无类”主张的教育学家是(  )

    • A. 孟子
    • B. 孔子
    • C. 荀子
    • D. 韩非子
  21. 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应具有的三个基本特征是(  )

    • A. 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
    • B. 强制性、普遍性、科学性
    • C. 科学性、普遍性、基础性
    • D. 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22. 我国《教师法》界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  )

    • A. 事务员
    • B. 工作人员
    • C. 公务员
    • D. 专业人员
  23. 颜回说: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这反映了德育的 (  )

    • A. 导向性原则
    • B. 疏导原则
    • C. 因材施教原则
    • D. 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
  24. 在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中,关键要素是(  )

    • A. 知
    • B. 情
    • C. 意
    • D. 行
  25. 强调学科本位的课程是(  )

    • A. 综合课程
    • B. 分科课程
    • C. 潜在课程
    • D. 活动课程
  26. 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进行阐述的教育家是(  )

    • A. 夸美纽斯
    • B. 赫尔巴特
    • C. 杜威
    • D. 布鲁纳
  27. 主张恢复古希腊重视美育的传统的是(  )者

    • A. 行为主义
    • B. 经院主义
    • C. 科学主义
    • D. 人文主义
  28. 个体在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  )

    • A. 决定性因素
    • B. 辅助因素
    • C. 影响因素
    • D. 引导性因素
  29. 未成年学生享有的主要权利除了受教育权之外,还有(  )

    • A. 身心健康权
    • B. 人身自由权:
    • C. 人格尊严权
    • D. 人身权
  30. 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即(  )

    • A. 教育
    • B. 教学
    • C. 德育
    • D. 智育
  31.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是(  )

    • A. 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 B. 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 C. 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 D. 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32.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弃婴。”这一条文规定出自(  )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 B.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33. 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应当具备三个基本特征,除了强制性和普遍性以外,还有(  )

    • A. 发展性
    • B. 地域性
    • C. 基础性
    • D. 科学性
  34. 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质是(  )

    • A. 将学生的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
    • B. 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 C. 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
    • D. 提高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35. 教学的根本目的是(  )

    • A.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 B. 使学生形成和发展智力、能力和体力
    • C. 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品德和个性心理品质
    • D. 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36. 教学的首要任务是(  )

    • A.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B. 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力
    • C. 培养学生的品德和审美情趣
    • D. 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和技能
  37. 教学计划是课程文件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应解决的中心问题是(  )

    • A. 教学科目的设置
    • B. 学科顺序
    • C. 课时分配
    • D. 学年编制、学周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