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江西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考前冲刺试卷(1)
-
教育能力是教师在对教育本质工作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 )
- 正确
- 错误
-
受教育者是德育的对象,在德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
- 正确
- 错误
-
教师的人格特征是指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 )
- 正确
- 错误
-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了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教学组织形式是固定不变的。( )
- 正确
- 错误
-
教学作为一种活动,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
- 正确
- 错误
-
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发展与完善都要服务于教师教学的成功。( )
- 正确
- 错误
-
教育具有阶级性,任何社会的教育宗旨都是相同的。( )
- 正确
- 错误
-
遗传因素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并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
- 正确
- 错误
-
教师是一种专业化的技术职业。( )
- 正确
- 错误
-
个体主观能动性的第一层次的活动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认识活动。( )
- 正确
- 错误
-
德育过程与受教育者品德形成过程无关。( )
- 正确
- 错误
-
班主任既是班级管理工作的承受者,又是联系各教育渠道的“纽带”和“桥梁”。 ( )
- 正确
- 错误
-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当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作用。( )
- 正确
- 错误
-
班级不仅是教育的对象、客体,而且是教育学生的主体。( )
- 正确
- 错误
-
体育的任务就是增强学生体质。( )
- 正确
- 错误
-
关于当代儿童发展观,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 A.儿童的身心发展受制约于社会的发展状况
- B.儿童的发展是以个体的生物遗传素质为基础的
- C.儿童的发展蕴含于儿童主体的活动之中
- D.实现发展是儿童的权利
- E.以上几种说法都是不对的
-
教育的功能有( )。
- A.政治功能
- B.经济功能
- C.文化功能
- D.科学技术发展功能
-
决定教学任务的因素主要有( )。
- A.教育目的
- B.学生的年龄特征
- C.学科特征
- D.教师素质
- E.教学的时空条件
-
学校与企业的区别表现在( )。
- A.设置目的上的不同,育人与盈利之别
- B.手段不同
- C.与政府关系不同
- D.产出不同
- E.“生产”过程及内容不同
-
设计教学法的优点在于( )。
- A.强调学科内容的科学性
- B.有利于系统知识的掌握
- C.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 D.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 E.对教学设施和条件要求不高
-
依据课程任务,可将课程分为( )。
- A.基础型课程
- B.拓展型课程
- C.技能型课程
- D.知识型课程
- E.研究型课程
-
培养学生干部是班主任建设班集体中的一项重要工作,班主任应做到( )。
- A.严格要求
- B.培养舆论
- C.耐心引导
- D.保持教师的绝对权威
- E.注意学生集体领导机构的经常变动
-
从学校全部工作的比重看“教育工作的主体部分和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学”,其理由是( )。
- A.教学工作所占时间最多
- B.对学生发展影响最全面
- C.其他工作都是围绕教学来进行
- D.对学校教育质量影响最大
- E.教学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
-
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表现在( )。
- A.个体的器官随年龄的增长而发展
- B.人的先天素质在发展过程中逐步成熟
- C.人的机体的成熟程度为一定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
- D.成熟在高级心理活动中起到作用
- E.成熟决定了个体受教育的内容
-
学生申诉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以对学校和教师侵权行为进行维护( )。
- A.提起申诉的人必须不服处分或学校侵犯了其合法权益
- B.必须针对特定的被申诉人
- C.提出申诉事项必须在教育法律、法规等规定受理范围之内
- D.在规定的期限内
- E.以上说法都对
-
在教学过程中,素质教育强调的是( ),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
- A.记忆知识
- B.“发现”知识
- C.积累知识
- D.搜集知识
-
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即( )。
- A.教育
- B.教学
- C.德育
- D.智育
-
通常的课堂教学采用( )方式。
- A.讲演
- B.讲解
- C.讨论
- D.讲授
-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出自( )。
- A.《论语》
- B.《春秋》
- C.《学记》
- D.《师说》
-
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的著作是( )。
- A.《论语》
- B.《普通教育学》
- C.《大教学论》
- D.《理想国》
-
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 )。
- A.涂尔干
- B.卢梭
- C.赞可夫
- D.福禄倍尔
-
主张教学的主导任务在于传授有用知识,至于学生的智力则无需特别训练的教学理论是( )。
- A.传统教育理论
- B.现代教育理论
- C.形式教育理论
- D.实质教育论
-
在现代社会中,影响一个国家盛衰强弱的关键因素是( )。
- A.科技
- B.经济
- C.综合国力
- D.教育
-
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 A.个别教学
- B.课外教学
- C.现场教学
- D.课堂教学
-
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表现特征是( )。
- A.学校的产生
- B.学制的建立
- C.教育实体的出现
- D.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出现
-
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
- A.遗传
- B.环境
- C.教育
- 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
在校外活动中,教师处于( )。
- A.领导地位
- B.启发指导地位
- C.顾问地位
- D.主导地位
-
下列属于原始社会教育特征的是( )。
- A.系统性
- B.制度性
- C.无阶级性
- D.等级性
-
萌芽于16世纪、兴起于17世纪,经夸美纽斯总结、改进和理论升华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 A.特朗普制
- B.分组教学制
- C.班级授课制
- D.道尔顿制
-
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的因素是( )。
- A.政治经济制度
- B.科学技术
- C.生产力
- D.社会性质
-
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这体现了德育的( )。
- A.疏导原则
- B.因材施教原则
- C.导向性原则
- D.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
“最近发展区”理论假设的提出者是( )。
- A.赞可夫
- B.维果斯基
- C.皮亚杰
- D.布鲁纳
-
从根本上说,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取决于( )。
- A.学校
- B.家长
- C.学生
- D.教师
-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要求( )。
- A.教育教学工作要抓关键期
- B.教育工作要循序渐进
- C.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 D.教育工作要根据不同年龄分阶段进行
-
美国著名教育家布卢姆所建立的学习理论,是把大多数学生的发展作为其核心内容,并着眼于使所有的学习都达到一定的目标,被称为( ):
- A.结构课程理论
- B.教育与发展理论
- C.从做中学理论
- D.掌握学习理论
-
教育要重视培养受教育者自信和努力的品质,这一要求依据的是个体身心发展的( )。
- A.不均衡性
- B.顺序性
- C.互补性
- D.个别差异性
-
在我国新的课程结构中,高中阶段以哪一类课程为主?( )
- A.综合课程
- B.分科课程
- C.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 D.选修课程
-
教师扮演“家长代理人”的角色可能出现的不当表现是( )。
- A.教师出现家长制作风
- B.教师过分的溺爱学生
- C.教师过分的迁就学生
- D.教师对学生过分的严厉
-
班主任的工作是从( )开始的。
- A.评定学生操行
- B.教育个别学生
- C.了解和研究学生
- D.组建班集体
-
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组织进行论述,对其发展奠定理论基础的是( )。
- A.赫尔巴马特
- B.夸美纽斯
- C.洛克
- D.杜威
-
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 )。
- A.赫尔巴特
- B.杜威
- C.斯宾塞
- D.卢梭
-
下列哪位教育家是要素主义理论的倡导者?( )
- A.布卢姆
- B.赫钦斯
- C.科南特
- D.麦克拉伦
-
“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依据是人的身心发展的( )。
- A.阶段性
- B.个别差异性
- C.顺序性
- D.不均衡性
-
在我国“教育”最早见于( )。
- A.《论语》
- B.《大学》
- C.《孟子》
- D.《学记》
-
“课堂讨论使学生意识到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有意义的选择形成自我概念”,是源于以下哪个哲学理论给教育带来的影响?( )
- A.唯心论
- B.实在论
- C.实用主义
- D.存在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