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4下半年江西省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临考押密卷(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学校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这种处分主要是指(  )处分。

    • A.行政
    • B.民事
    • C.刑事
    • D.违宪
  2. 义务教育阶段利用考试选拔新生、开设重点班,有违(  )。

    • A.教育公平
    • B.教育民主
    • C.教育现代化
    • D.教育终身化
  3. 下列符合新《义务教育法》规定的是(  )。

    • A.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 B.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
    • C.国家鼓励教科书循环使用
    • D.国家实行教科书审定制度
  4. 该案例带给我们的启示包括(  )。

    • A.教师应该学会尊重与赞赏学生
    • B.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与帮助学生
    • C.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反思
    • D.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合作
  5. 结合案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赏识教育的实施途径是发现优点、欣赏优点
    • B.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
    • C.家庭教育是教育各成分中最重要的
    • D.赏识教育的本质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
  6.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江西赣州市教育局于2006年暑假前夕下发通知,明确要求:任何小学和初中都不得以考试方式选拔新生。可在该市的某县县城的几所学校,初一新生进行考试在当地成了一个公开的秘密。赣州市教育局出台文件明确提到,要“叫停”学校里的快慢班、重点班、尖子班、提高班、实验班、特长班、兴趣班等。可在该市的部分县城中学,却在初一新生的招生简章中明确标明了要分重点班。

    案例中,部分县城中学划分重点班,违反了(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 B.《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 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7.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9世纪末,美国西部有个坏孩子,他把石头扔向邻居的窗户,把死兔装进桶里放到学校的火炉里烧烤,弄得到处臭气熏天。9岁那年,他父亲娶了继母,父亲对继母说:“你要注意这孩子,他在我们这里最坏,让我防不胜防,头痛死了。”继母好奇地走进孩子,对孩子进行了全面了解后,对丈夫说:“你错了,亲爱的,他不是最坏的孩子,而是最聪明的孩子,只是我们还没有找到发挥他聪明才智的地方罢了。”继母很欣赏这个孩子,在她的正确引导下,孩子很快走上了正路,后来成为美国著名的企业家和思想家,他就是戴尔·卡耐基。

    案例最主要体现了(  )思想。

    • A.天才教育
    • B.特殊教育
    • C.赏识教育
    • D.实践教育
  8. 赏识教育的倡导者是(  )。

    • A.蒙台梭利
    • B.铃木镇一
    • C.多湖辉
    • D.周弘
  9. 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柏拉图。 (  )

    • 正确
    • 错误
  10. 学生没有完成作业,教师可以限制其活动。 (  )

    • 正确
    • 错误
  11. 教育并不能生产物质产品,所以教育投资是福利性、消费性投资。 (  )

    • 正确
    • 错误
  12. 不同时期的社会德育的内容不同,所以德育不具有历史性。 (  )

    • 正确
    • 错误
  13. 分组教学是为了克服班级授课制的弊端而提出的,因此比班级授课制优越。 (  )

    • 正确
    • 错误
  14.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不属于孔子的教育思想。 (  )

    • 正确
    • 错误
  15.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意味着均衡发展。 (  )

    • 正确
    • 错误
  16. 教学是学校的唯一工作。 (  )

    • 正确
    • 错误
  17.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具有主观能动性。(  )

    • 正确
    • 错误
  18. 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最基本、最经常、最有效的途径。(  )

    • 正确
    • 错误
  19.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 (  )

    • 正确
    • 错误
  20. 德育的体谅模式是由皮亚杰及其同事所创的。(  )

    • 正确
    • 错误
  21. 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学说。 (  )

    • 正确
    • 错误
  22. 隋唐以后盛行的察举制,使得政治、思想、教育的联系更加制度化。 (  )

    • 正确
    • 错误
  23. 不同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不同,德育无论从内容到方式也都不同,所以不同社会的德育是不能继承的。 (  )

    • 正确
    • 错误
  24. 夸美纽斯的《教育漫话》的发表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形成。 (  )

    • 正确
    • 错误
  25. 信息技术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  )

    • 正确
    • 错误
  26.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班级管理理论是民主管理。 (  )

    • 正确
    • 错误
  27. 德育就是品德教育。 (  )

    • 正确
    • 错误
  28. 组织教学只是在上课开始时进行的。 (  )

    • 正确
    • 错误
  29. 教学与智育的关系是(  )。

    • A.有所联系,有所区别
    • B.教学包含了所有的智育活动
    • C.智育是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一
    • D.在一定程度上教学等同于智育
    • E.智育主要通过教学来实施
  30. 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从产生与兴起的历史背景看,主要与(  )因素有关。

    • A.社会主义思潮
    • B.国家主义思潮
    • C.民族主义思潮
    • D.科学技术的发展
    • E.宗教改革
  31. 柯尔伯格认为人的道德认知的发展经历了(  )三个水平。

    • A.感知水平
    • B.前习俗水平
    • C.习俗水平
    • D.后习俗水平
    • E.形式水平
  32. 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有(  )。

    • A.高尔登
    • B.华生
    • C.霍尔
    • D.洛克
    • E.彪勒
  33. 班级组织建构要遵循的原则主要有(  )。

    • A.有利于教育的原则
    • B.目标一致原则
    • C.有利于身心发展原则
    • D.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 E.系统性原则
  34. 20世纪以后教育改革和发展呈现出的特点有(  )。

    • A.教育终身化
    • B.教育全民化
    • C.教育民主化
    • D.教育多元化
    • E.教育阶段化
  35. 下列观点中,属于遗传决定论的是(  )。

    • A.洛克的“白板说”
    • B.高尔登的血统论
    • C.柏拉图的三等论
    • D.基督教的“原罪说”
    • E.中国的性善性恶论
  36. 讲授法可分为(  )等方式。

    • A.讲述
    • B.解答
    • C.讲解
    • D.演练
    • E.讲演
  37. 我国学校德育的主要内容有(  )。

    • A.政治教育
    • B.思想教育
    • C.道德教育
    • D.知识教育
    • E.心理健康教育
  38. 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少年儿童享有的合法权利有(  )。

    • A.人身自由权
    • B.人格尊严权
    • C.身心健康权
    • D.隐私权
    • E.受教育权
  39. 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提出的教学原则有(  )。

    • A.高难度教学
    • B.高速度教学
    • C.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
    • D.理解学习过程
    • E.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
  40. 读书指导法的要求是(  )。

    • A.提出明确的目的、要求和思考题
    • B.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
    • C.为学生指定书目
    • D.加强评价和辅导
    • E.适当组织学生交流读书心得
  41. 从以下几种活动中,挑选出属于教学过程的活动(  )。

    • A.备课
    • B.排课表
    • C.批改作业
    • D.教研活动
    • E.课外辅导
  42. 德育是各个社会共有的社会教育现象,具有(  )特性。

    • A.社会性
    • B.历史性
    • C.阶级性
    • D.民族性
    • E.继承性
  43. 关于讲授法的论述,正确的是(  )。

    • A.可分为讲述、讲解、讲演三种方式
    • B.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
    • C.注意启发
    • D.讲究语言艺术
    • E.是注入式的教学方法
  44. 根据评价所运用的方法和标准,教学评价可分为(  )。

    • A.相对性评价
    • B.诊断性评价
    • C.形成性评价
    • D.绝对性评价
    • E.总结性评价
  45. 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  )。

    • A.个别教学
    • B.班级授课制
    • C.分组教学
    • D.复式教学
    • E.道尔顿制
  46. 运用陶冶法应注意的要求有(  )。

    • A.坚持严格要求
    • B.创设良好的情境
    • C.与启发说服相结合
    • D.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 E.引导学生参与情景的创设
  47.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促进作用表现在(  )。

    • A.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的人才
    • B.是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 C.推动国家的制度建设
    • D.可以促进民主
    • E.促进社会的变革
  48. 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是(  )。

    • A.发展性原则
    • B.客观性原则
    • C.系统性原则
    • D.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 E.教育性原则
  49. 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办教育,注重培养合格的公民,所体现的教育目的理论是(  )。

    • A.个人本位论
    • B.宗教本位论
    • C.社会本位论
    • D.兴趣本位论
  50. 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主要途径是(  )。

    • A.社会科研机构的科研活动
    • B.生产领域的应用
    • C.学校教育
    • D.市场推广
  51. 在欧洲奴隶社会时期,斯巴达十分重视(  )。

    • A.军事体育
    • B.体操训练
    • C.文雅教育
    • D.文法教育
  52.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是(  )。

    • A.是一致的,可以等同
    • B.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 C.相互促进的关系
    • D.相互包容的关系
  53. 制约课程改革的三大因素是(  )。

    • A.政治、经济、文化
    • B.社会制度、生产力发展水平、课程理论
    • C.社会、知识、儿童
    • D.教育目的、教育理念、课程理论
  54.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

    • A.方法改革
    • B.观念改革
    • C.课程改革
    • D.内容改革
  55. 提出“人力资本”理论的学者是(  )。

    • A.布卢姆
    • B.布鲁纳
    • C.皮亚杰
    • D.舒尔茨
  56.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教学的(  )原则。

    • A.直观性
    • B.启发性
    • C.巩固性
    • D.循序渐进
  57. 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  )的关系。

    • A.授受
    • B.民主平等
    • C.相互促进
    • D.依附
  58. 学科专家的建议是确定(  )最主要的依据之一。

    • A.教育目的
    • B.培养目标
    • C.课程目标
    • D.教学目标
  59. 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参与性,通常以选修课或特色课的形式出现的课程是(  )。

    • A.国家课程
    • B.学校课程
    • C.地方课程
    • D.拓展课程
  60. 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人类所取得的经验和科学认识的课程种类是(  )。

    • A.学科课程
    • B.综合课程
    • C.活动课程
    • D.隐性课程
  61. 我国古代的“六艺”和古希腊的“七艺”都属于(  )。

    • A.学科课程
    • B.活动课程
    • C.综合课程
    • D.经验课程
  62. 下列关于复式教学叙述正确的是(  )。

    • A.复式教学可以在同一年级内进行
    • B.复式教学适用于学生多、教室少的情况
    • C.复式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自学或做作业同时进行
    • D.复式教学情景下的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自学能力相对较弱
  63. 目的在于使学生做好上课前的各种准备的教学环节是(  )。

    • A.检查复习
    • B.组织教学
    • C.讲授新教材
    • D.布置课外作业
  64. 素质教育是促进(  )的教育。

    • A.个性发展
    • B.认识发展
    • C.情感发展
    • D.意志发展
  65.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体现在(  )。

    • A.认识的直接性
    • B.学生的主体性
    • C.教学的教育性
    • D.活动的开放性
  66. 教育实践中“陵节而施”现象违背了人发展的(  )。

    • A.顺序性规律
    • B.互补性规律
    • C.不平衡性规律
    • D.个别差异性规律
  67. 一个人的基本素养主要包括(  )。

    • A.身体、精神
    • B.道德、学识
    • C.德、智、体
    • D.知、情、意
  68. 德育过程中各种不同质的要素的组合方式是德育过程的(  )。

    • A.内容
    • B.结构
    • C.层次
    • D.方法
  69. 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是(  )。

    • A.生产力
    • B.文化
    • C.科学技术
    • D.政治经济制度
  70. 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  )。

    • A.系统化
    • B.专业化
    • C.专门化
    • D.多样化
  71. 把教育划分为基础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依据是学校(  )。

    • A.教育的形成
    • B.教育的类别
    • C.教育的层次
    • D.教育的历史
  72. 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是(  )。

    • A.开设哪些科目
    • B.学科开设的顺序
    • C.各科教学的时数
    • D.各学科的教学方法
  73.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出自(  )。

    • A.《论语》
    • B.《春秋》
    • C.《学记》
    • D.《师说》
  74.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  )的过程。

    • A.知识
    • B.能力
    • C.个性
    • D.品德
  75. 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  )。

    • A.科学主义课程论
    • B.人文主义课程论
    • C.实用主义课程论
    • D.结构主义课程论
  76. 在关于“什么是教育”的争论中,提出“教育即生活”的教育家是(  )。

    • A.赫尔巴特
    • B.杜威
    • C.斯宾塞
    • D.卢梭
  77. 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体现了教师的(  )素养。

    • A.教育理论
    • B.职业道德
    • C.文化科学
    • D.教学基本功
  78. 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起导向和动力作用的是(  )。

    • A.德育
    • B.智育
    • C.体育
    • D.美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