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下半年江西省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深度预测卷(4)
-
新课程下,高中是以( )课程为主。
- A.综合
- B.综合与分科相结合
- C.分科
- D.应用
-
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的区别在于( )。
- A.课程标准着眼于“课程”
- B.课程标准强调“以学为本”
- C.教学大纲强调“刚性约束”
- D.教学大纲强调“弹性空间”
-
教学计划是课程文件的一个层次,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计划具有( )特点。
- A.强制性
- B.普遍性
- C.基础性
- D.科学性
-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在社会各界的热切关注下,教育部关于新课标高考大纲已正式出台。较之老大纲,新大纲具有多样化、选择性和探究性的特点,更好地关注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教学大纲的构成要素包括( )。
- A.说明部分
- B.本文部分
- C.课时安排
- D.实施要求
-
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提出,爱国守法是教师职业道德的( )。
- A.本质要求
- B.基本要求
- C.灵魂
- D.内在要求
-
我国新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不得体罚学生,该法律修订的时间是( )。
- A.2006
- B.1986
- C.1995
- D.2001
-
张老师的做法侵犯了学生的( )权利。
- A.人格尊严权
- B.肖像权
- C.身心健康权
- D.隐私权
-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张老师是某初中教师,他始终认为只有严师才能出高徒。一天上课,他正在讲解课文,一班的王某跟同桌一直在座位上嘀嘀咕咕。张老师“恨铁不成钢”,走到王某座位旁,上去踹了王莱一脚,并让王某和其同桌站到教室后面。
张老师的做法违反了( )德育原则。
- A.知行统一原则
- B.导向性原则
- C.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 D.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
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了知识就发展了能力。 ( )
- 正确
- 错误
-
宋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考科举的固定格式。 ( )
- 正确
- 错误
-
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律的国家是英国。 ( )
- 正确
- 错误
-
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是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 ( )
- 正确
- 错误
-
西周以后我国的学校教育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骑士七技教育。( )
- 正确
- 错误
-
不同的文化背景可以有相同的教育目的。 ( )
- 正确
- 错误
-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明学习方法比传授知识更重要。 ( )
- 正确
- 错误
-
德育内容是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 ( )
- 正确
- 错误
-
孔子的教育思想集中地通过《学记》反映出来。 ( )
- 正确
- 错误
-
注重教育的价值,对教育改造人的本性,形成社会所要求的知识、能力、态度等,都持积极乐观态度的是内发论。 ( )
- 正确
- 错误
-
教育教学中只强调统一要求就行了。 ( )
- 正确
- 错误
-
教育行动研究是以教师的教育实践为主要导向的。( )
- 正确
- 错误
-
教师只要熟悉自己所教学科的知识就可以了,没必要有高深的学问。 ( )
- 正确
- 错误
-
教育可以超越生产力的发展和政治经济制度的要求而引起社会变革。 ( )
- 正确
- 错误
-
课程资源的建设和开发是国家的事情。和教师无关。( )
- 正确
- 错误
-
教育目的只对受教育者具有目标导向作用。 ( )
- 正确
- 错误
-
西方古代教育以埃及和雅典最为典型。 ( )
- 正确
- 错误
-
教育目的是高度概括的、总体的,是很抽象的。 ( )
- 正确
- 错误
-
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与成人的认识过程是相同的。 ( )
- 正确
- 错误
-
教学与智育是两个相互关联又有区别的概念。 ( )
- 正确
- 错误
-
重视科研对教师的影响有( )。
- A.有助于教师在教学中倾注自己的感情
- B.有助于对教育问题的深入分析
- C.促使教师激励学生的探索精神
- D.改善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
- E.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
-
学校体育所具有的独特功能表现在( )。
- A.竞技功能
- B.健体功能
- C.防卫功能
- D.教育功能
- E.娱乐功能
-
学校美育的实施,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
- A.艺术美育
- B.自然美育
- C.社会美育
- D.教育美育
- E.形态美育
-
下述不属于教学工作中心环节的是( )。
- A.备课
- B.上课
- C.布置批改作业
- D.成绩考评
- E.组织交流活动
-
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共同的价值取向有( )。
- A.以个人自身的完善与发展的需要作为制定教育目的的根本依据
- B.主张尊重受教育者的天性与基本自由权利
- C.强调受教育者个性的存在价值及其充分发展的重要性
- D.完全排斥或否定教育的社会目的
- E.根据社会的需求来造就个人
-
衡量教师社会地位高低的指标性因素有( )。
- A.教师的权威
- B.教师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 C.经济地位
- D.政治地位
- E.文化地位
-
学生文化的成因有( )。
- A.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
- B.同伴群体的影响
- C.师生的交互作用
- D.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
- E.社区影响
-
依据课程任务,可将课程分为( )。
- A.基础型课程
- B.拓展型课程
- C.技能型课程
- D.知识型课程
- E.研究型课程
-
班主任的领导方式有( )。
- A.独裁的
- B.民主的
- C.权威的
- D.放任的
- E.自由散漫的
-
德育过程的构成要素主要有( )。
- A.教育者
- B.受教育者
- C.德育内容
- D.德育原则
- E.德育方法
-
教学目标的特征有( )。
- A.具有可操作指标体系
- B.体现学生学习行为及其变化
- C.体现教师思维活动的规律性
- D.具有灵活性
- E.反映教学方式的科学性
-
教师良好的教育能力体现在( )。
- A.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 B.知识广博
- C.富有感情、有感染力
- D.富有个性
- E.改善实践
-
培养学生干部是班主任建设班集体中的一项重要工作,班主任应做到( )。
- A.严格要求
- B.培养舆论
- C.耐心引导
- D.保持教师的绝对权威
- E.注意学生集体领导机构的经常变动
-
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包括( )。
- A.备课
- B.上课
- C.作业的检查与批改
- D.课外辅导
- E.学业成绩的检查和评定
-
制定教学进度计划包括制定( )。
- A.学期教学进度计划
- B.教学研究计划
- C.课题计划
- D.教具制作计划
- E.课时计划
-
一般来说,构成课堂教学的基本组成部分有( )。
- A.组织教学
- B.检查复习
- C.讲授新教材
- D.巩固新教材
- E.布置课外作业
-
班集体必须具备的基本特征是( )。
- A.明确的共同目标
- B.一定的组织结构
- C.一定的共同生活准则
- D.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
- E.集体成员间平等的、心理相容的氛围
-
下列不属于我国中学的德育原则的是( )。
- A.直观性原则
- B.启发性原则
- C.巩固性原则
- D.循序渐进原则
- E.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
高中课程设置应该遵循的原则是( )。
- A.发展性
- B.时代性
- C.基础性
- D.选择性
- E.自主性
-
下列各项属于个别差异性的是( )。
- A.性别差异
- B.同年龄人群内部差异
- C.同一个体身心不同构成方面的差异
- D.儿童与青年的差异
- E.个体思维方式的差异
-
教育能够使潜在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科学技术再生产的重要手段。这说明教育具有( )。
- A.政治效益
- B.技术效益
- C.文化效益
- D.经济效益
-
我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末的( )。
- A.洋务运动的推行
- B.废科举,兴学校
- C.京师大学堂的成立
- D.北洋大学的创建
-
任何知识都可以教给任何年龄的学生,这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
- A.阶段性
- B.顺序性
- C.不平衡性
- D.互补性
-
班级建设的设计者是( )。
- A.校长
- B.教导主任
- C.政教主任
- D.班主任
-
目的在于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和加深,了解学生接受情况,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的教学环节是( )。
- A.组织教学
- B.检查复习
- C.讲授新教材
- D.布置课外作业
-
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的是( )。
- A.外铄论
- B.内发论
- C.遗传决定论
- 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
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它集中反映了( )。
- A.教育性质
- B.教育任务
- C.教育规律
- D.教育内容
-
我国中小学普遍实行的学科课程及相应的理论是( )的表现。
- A.课程是知识
- B.课程是经验
- C.课程是活动
- D.课程是项目
-
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 )。
- A.思维能力的培养
- B.创新能力的培养
- C.想象能力的培养
- D.实践能力的培养
-
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属于( )。
- A.常规管理
- B.平行管理
- C.民主管理
- D.目标管理
-
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
- A.了解和研究学生
-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 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 D.统一多方面教育力量
-
( )既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又是教育活动的归宿。
- A.教育目的
- B.教育任务
- C.教育内容
- D.教育规律
-
实行双轨学制的国家以( )为代表。
- A.英国
- B.美国
- C.苏联
- D.中国
-
考试的核心环节是( )。
- A.命题
- B.监考
- C.阅卷
- D.公布答案
-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在20世纪末中国教育界的具体实践典型是( )。
- A.教育实验的热潮
- B.教育改革的实践
- C.素质教育运动
- D.教育的国际化走势
-
( )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 A.政治经济制度
- B.科学技术
- C.生产力
- D.文化发展
-
在教育史上,被誉为第一一部规范形态的教育学著作是( )。
- A.福禄培尔的《人的教育》
- 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 C.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 D.斯宾塞的《教育论》
-
教师提出问题和一定材料,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活动,最后得出学习结果的方法是( )。
- A.探究——研讨法
- B.发现学习
- C.暗示教学法
- D.范例教学法
-
教师申诉制度是一项专门保护教师的( )的法律制度。
- A.权益
- B.权利
- C.利益
- D.权力
-
学生文化往往都是在日常的相互交往中,有关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结为一个群体而表现出来的。因此具有( )。
- A.正式性
- B.特殊性
- C.非正式性
- D.情感性
-
美国著名教育家布卢姆所建立的学习理论,是把大多数学生的发展作为其核心内容,并着眼于使所有的学习都达到一定的目标,被称为( )。
- A.结构课程理论
- B.教育与发展理论
- C.从做中学理论
- D.掌握学习理论
-
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 )的职业。
- A.自然化
- B.现实化
- C.社会化
- D.自由化
-
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开展以班级( )为核心的常规管理。
- A.教育目的
- B.培养目标
- C.规章制度
- D.教学规则
-
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引导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 )。
- A.人格平等
- B.主导地位
- C.自主发展
- D.自由发展
-
我国尝试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始于20世纪( )。
- A.50年代以后
- B.60年代以后
- C.70年代以后
- D.80年代以后
-
课的类型是指根据( )划分课的种类。
- A.教学规律
- B.教学内容
- C.教学原则
- D.教学任务
-
把课程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的依据是( )。
- A.课程任务
- B.课程制定者
- C.课程设置的要求
- D.课程管理层次
-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反映了对人的发展有重要影响的是( )。
- A.环境
- B.遗传
- C.教育
- D.主观努力
-
教育者要在儿童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 )。
- A.阶段性
- B.顺序性
- C.不平衡性
- D.差异性
-
确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是( )。
- A.哲学观念
- B.人性假设
- C.理想人格
- D.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