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考前内部押题试卷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在社会各界的热切关注下,教育部关于新课标高考大纲已正式出台,较之老大纲,新大纲具有多样化、选择性和探究性的特点,更好地关注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试分析课程标准改革与高考改革的关系。

  2. 为什么说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3. 近代社会在制度、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引起了教育的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4. 班级管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5. 简述孔子的教育思想。

  6. 简述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7. 设计教学法

  8. 演示法

  9. 班级管理

  10. 制度化教育

  11. 狭义的教育目的

  12. “棍棒底下出孝子”,说明体罚也可以教育出好学生。 (  )

    • 正确
    • 错误
  13. 杜威强调教师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所以他的教育理论也被称为教师中心理论。(  )

    • 正确
    • 错误
  14. 教育的双重文化属性,决定了教育与文化的发展是完全一致的。 (  )

    • 正确
    • 错误
  15. 教育可以超越生产力的发展和政治经济制度的要求而引起社会变革。 (  )

    • 正确
    • 错误
  16. 学生因违反课堂纪律,教师可以打骂或罚站。 (  )

    • 正确
    • 错误
  17. 德育过程就是学生品德的形成过程。 (  )

    • 正确
    • 错误
  18. 智育就是知识教育。 (  )

    • 正确
    • 错误
  19. 我国在西周以后就建立了典型的“以吏为师”的官学体系。(  )

    • 正确
    • 错误
  20.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  )

    • 正确
    • 错误
  21. 教育的直接目的是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  )

    • 正确
    • 错误
  22.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能反映教学中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与丰富学生的_____的关系。

  23. 1957年,_____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了我国的第一个教育方针,即“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24. 在教育教学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整齐划一的方法,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______。

  25. 目的游离评价模式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_____上来。

  26. 赫尔巴特对教育学的贡献在于把教学理论建立在_____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_____的基础上,以此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

  27.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______。

  28. ______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及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29. ______是公民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内涵最丰富的一项权利。

  30. 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各群体所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其中最具决定作用的是_____。特别是_____。

  31. 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_____文化。

  32. 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上的独特功能主要表现在(  )。

    • A.有效控制影响人发展的各种因素
    • B.加速个体发展
    • C.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 D.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
    • E.对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
  33. 学校事故作为一种侵权行为,应具有的基本特征有(  )。

    • A.学校或教师侵害了学生的合法权益
    • B.学校或教师基于故意而实施的行为
    • C.侵害行为的侵害对象是学生的人身权
    • D.侵害行为的侵害对象是学生的各种权利
    • E.必须是学校或教师基于过错而实施的行为
  34. 人力资本投资包括(  )形式。

    • A.学校教育
    • B.职业训练
    • C.科技发展
    • D.卫生保健
    • E.信息搜寻
  35. 班级管理常用的模式有(  )。

    • A.常规管理
    • B.平行管理
    • C.民主管理
    • D.目标管理
    • E.质量管理
  36. 教育目的制定的客观依据有(  )。

    • A.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
    • B.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
    • C.制定者的哲学理念和理想人格
    • D.社会历史发展进程
    • E.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37. 科学技术对教育的作用表现在(  )。

    • A.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 B.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
    • C.影响教育的内容
    • D.影响教育的质量
    • E.影响教育方法和手段
  38. 班级目标设计的主要依据是(  )。

    • A.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
    • B.学校的培养目标
    • C.学生的个性特征
    • D.班集体的民主型领导方式
    • E.班级群体的现实发展水平
  39. 讲授法可以具体分为(  )几种方式。

    • A.讲述
    • B.讲评
    • C.讲练
    • D.讲读
    • E.讲解
  40.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

    • A.教育状况
    • B.教育现象
    • C.教育特征
    • D.教育问题
    • E.教育规律
  41. 人的生理成熟以具有(  )能力为标志。

    • A.学习
    • B.生殖
    • C.创造
    • D.思考
  42. 教师可通过(  )等方法培养和树立良好的班风。

    • A.讲清道理
    • B.树立榜样
    • C.严格要求
    • D.召开班会
    • E.反复实践
  43. 素质教育是促进(  )的教育。

    • A.个性发展
    • B.认识发展
    • C.情感发展
    • D.意志发展
  44. 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客观要求所引起的需要与个体的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运动,是推动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  )。

    • A.动力
    • B.前提
    • C.条件
    • D.基础
  45. 教学是(  )。

    • A.教师教的活动
    • B.学生学的活动
    • C.教师指导下学生学的活动
    • D.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活动
  46. 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  )的职业。

    • A.自然化
    • B.现实化
    • C.社会化
    • D.自由化
  47. 道家主张教育要(  )。

    • A.“有教无类”
    • B.“非攻”
    • 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 D.“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48. 在当前班级管理实践中,有两种领导方式运用得比较多,一是“教学中心”的领导方式,另一种是(  )的领导方式。

    • A.“学生中心”
    • B.“教师中心”
    • C.“德育中心”
    • D.“集体中心”
  49. 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体现了(  )原则。

    • A.直观性
    • B.启发性
    • C.巩固性
    • D.思想性
  50. “真正有效的教育目的必须是内在教育,或通过教育过程去实现的目的”,并且教育无“过程之外”的目的。这一观点属于(  )。

    • A.神学的教育目的论
    • B.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
    • C.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
    • D.教育无目的论
  51. 目标管理是一种以(  )为中心的管理。

    • A.上级管理
    • B.自我管理
    • C.平行管理
    • D.民主管理
  52. 最早实施义务教育的国家是(  )。

    • A.美国
    • B.英国
    • C.法国
    • D.德国
  53. 品德是(  )。

    • A.自然现象
    • B.生物现象
    • C.个体现象
    • D.社会现象
  54. 教师的工作目的和使命是(  )。

    • A.热爱教育事业
    • B.热爱学生
    • C.教书育人
    • D.开拓创新
  55. 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  )。

    • A.根本目的
    • B.主要任务
    • C.基本任务
    • D.辅助目的
  56.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是(  )。

    • A.是一致的,可以等同
    • B.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 C.相互促进的关系
    • D.相互包容的关系
  57. 德育应坚持疏导为主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在方法上应采取(  )。

    • A.示范教育法
    • B.说服教育与适当体罚相结合
    • C.多表扬,少批评
    • D.说服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
  58. 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

    • A.孔子
    • B.孟子
    • C.荀子
    • D.韩非子
  59. 孔子的教育思想集中地反映在(  )中。

    • A.《学记》
    • B.《大学》
    • C.《论语》
    • D.《中庸》
  60.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是通过(  )实现的。

    • A.培养人才
    • B.传播思想
    • C.丰富知识
    • D.发展科技
  61.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他的著作(  )中。

    • A.《大教学论》
    • B.《教育漫话》
    • C.《普通教育学》
    • D.《林哈德与葛笃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