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标准预测试卷(2)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成都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基础教育办学行为有关问题的通知》中规定: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就近免试入学,任何公办、民办和各类进行办学体制改革的小学数学奥赛等,成绩作为录取新生的依据。

    你对成都市教育局的规定有什么看法?请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出发对奥赛进行评价。

  2. 试述成熟对个体身心发展的促进作用。

  3. 教师备课应做好哪些工作?

  4. 对教师概念应如何界定,这一界定包含哪些内容?

  5. 个人本位论

  6. 教学目标有哪些特征?

  7. 教育从哪些方面对科学技术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8. 校园文化

  9. 教学

  10. 教育目的

  11. 班级建设的设计

  12. 中小学教师应当具备的知识方面的素养要求就是指对学科专业知识的精通。(  )

    • 正确
    • 错误
  13. 教育既是明显的消费,又是潜在的生产。(  )

    • 正确
    • 错误
  14. 依据柯尔柏格的道德认知模式进行道德教育主要用的是道德两难故事法。 (  )

    • 正确
    • 错误
  15. 教育教学中只要强调统一要求就够了。(  )

    • 正确
    • 错误
  16. 教育目的是高度概括的、总体的,是很抽象的。 (  )

    • 正确
    • 错误
  17. 教学就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 (  )

    • 正确
    • 错误
  18. 一节课既有检查复习,又有新知识的讲授,还有练习巩固,从课的类型上分这是一节综合课。 (  )

    • 正确
    • 错误
  19. 课程只包括智育的内容。 (  )

    • 正确
    • 错误
  20. 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与成人的认识过程是相同的。(  )

    • 正确
    • 错误
  21. 隋唐以后盛行的察举制,使得政治、思想、教育的联系更加制度化。 (  )

    • 正确
    • 错误
  22. _____反映人的需要和动机,是人们一起共同活动的基础。

  23. “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身心发展的_______规律。

  24. 舒尔茨根据人力资本理论,通过______的分析方法,推算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

  25. ______是课程实施计划的展开过程。

  26. 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_____和_____。

  27. 凯洛夫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_____过程。

  28. 班级管理的原则主要有_____、_____、自觉性原则和整体性原则。

  29.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有______、生活辅导和______。

  30. 教学任务是人们追求的._____取向决定的,它指明各教学阶段、各科教学应实现的目标、要求。

  31. 教学目标的特征有(  )。

    • A.具有可操作指标体系
    • B.体现学生学习行为及其变化
    • C.体现教师思维活动的规律性
    • D.具有灵活性
    • E.反映教学方式的科学性
  32. 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_____。

  33. “课程是经验”的观点具有的特点是(  )。

    • A.强调学习者是课程的主体及能动性
    • B.突出课程的综合性和整体性
    • C.课程从学习者角度出发和设计
    • D.课程联系学习者个人的经验
    • E.课程外在于学习者,凌驾于学习者之上
  34. 以下关于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正确的说法是(  )。

    • A.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可能是消极的
    • B.人接受环境的影响不是消极被动的
    • C.人的发展完全由环境决定
    • D.环境为个体发展提供外在条件
    • E.环境对人的发展没有影响
  35. 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  )。

    • A.教学目标
    • B.教学计划
    • C.教学大纲
    • D.教科书
    • E.教学方法
  36. 制定教学进度计划包括制定(  )。

    • A.学期教学进度计划
    • B.教学研究计划
    • C.课题计划
    • D.教具制作计划
    • E.课时计划
  37. 墨家认为,对获得知识的理解主要有三种途径(  )。

    • A.熟知
    • B.亲知
    • C.闻知
    • D.说知
    • E.见知
  38. 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  )。

    • A.废科举、兴学校
    • B.《钦定学堂章程》颁布
    • C.《奏定学堂章程》颁布
    • D.壬戌学制颁布
    • E.六三三制的实行
  39. 课堂教学中有交流传递可分为(  )。

    • A.提问方式
    • B.程序学习方式
    • C.小组学习方式
    • D.研究方式
    • E.讨论方式
  40. 运用说服时要注意的要求有(  )。

    • A.明确目的性
    • B.富有知识性、趣味性
    • C.注意时机
    • D.以诚待人
    • E.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41. 教学过程的结构指的是教学进程的(  )。

    • A.主要部分
    • B.基本部分
    • C.主要途径
    • D.基本阶段
  42. 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有(  )。

    • A.凯兴斯坦纳
    • B.卢梭
    • C.福禄贝尔
    • D.小原国芳
    • E.裴斯泰洛齐
  43. 19世纪末,一些国家为了解决班级上课不易照顾学生个别差异的缺陷,采取了新的教学组织形式(  )。

    • A.个别教学
    • B.分组教学
    • C.现场教学
    • D.复式教学
  44. (  )是教师教学的起始环节,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 A.备课
    • B.上课
    • C.课外辅导
    • D.作业的检查与批改
  45. 素质教育是面向(  )的教育。

    • A.全体教师
    • B.全体学生
    • C.全体社会成员
    • D.全部个性
  46.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  )。

    • A.导向性原则
    • B.疏导原则
    • C.教育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 D.因材施教原则
  47. 人们为了保证学校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是(  )。

    • A.校园文化
    • B.学生文化
    • C.教师文化
    • D.活动文化
  48. 苏格拉底“产婆术”的教学原则与下列(  )教学原则相一致。

    • A.学不躐等
    • B.长善救失
    • C.学而时习之
    • D.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49. 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的是(  )。

    • A.科学知识
    • B.信息技术
    • C.文化发展
    • D.政治体制
  50. 班级授课制的首行时代是(  )。

    • A.15世纪末的欧洲
    • B.16世纪的欧洲
    • C.15世纪末的中国
    • D.16世纪的中国
  51. 能改变教育者观念的因素是(  )。

    • A.政治经济制度
    • B.科学技术
    • C.生产力
    • D.文化
  52. 提出“人力资本”理论的学者是(  )。

    • A.布卢姆
    • B.布鲁纳
    • C.皮亚杰
    • D.舒尔茨
  53. 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的课程是(  )。

    • A.基础型课程
    • B.拓展型课程
    • C.研究型课程
    • D.技能型课程
  54. 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一思一行”的统一过程的是(  )。

    • A.孔子
    • B.孟子
    • C.朱熹
    • D.韩愈
  55. 把课程用作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的教育家是(  )。

    • A.斯宾塞
    • B.赫尔巴特
    • C.卢梭
    • D.裴斯泰洛齐
  56. 下列属于道德讨论中“深入提问”策略的是(  )。

    • A.突出道德争端
    • B.询问“为什么”的问题
    • C.澄清与总结
    • D.使情境复杂化
  57. 受教育者学习、修养和内在化的客体是(  )。

    • A.德育规律
    • B.德育原则
    • C.德育内容
    • D.德育方法
  58.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

    • A.教学工作
    • B.行政工作
    • C.人文工作
    • D.后勤工作
  59. 目的在于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和加深,了解学生接受情况,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的教学环节是(  )。

    • A.组织教学
    • B.检查复习
    • C.讲授新教材
    • D.布置课外作业
  60.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体现了教师职业的(  )。

    • A.示范者角色
    • B.授业解惑者角色
    • C.传道者角色
    • D.研究者角色
  61. 班级建设设计以(  )的制定为最重要。

    • A.班级舆论
    • B.共同生活准则
    • C.活动节律
    • D.班级建设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