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标准预测试卷(七)
-
分别列举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杜威的代表作,并论述其教育思想。
-
某中学有位新上任的语文老师,她对教学非常认真负责,也经常主动向一些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还看了许多教学视频。但令她苦恼的是,尽管她将那些教师的成功教学经验与方法运用到了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教学效果却总是不太好。
问题:请运用教育学的有关原理对此材料进行分析,说说选择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
简述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
如何理解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
-
智力差异有哪些类型?
-
几十名学生集合在一起就是一个班集体吗?班集体的形成有哪些基本标志?
-
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基本精神是什么?
-
教育信息化
-
学生发展
-
全民教育
-
研究性学习
-
个体内差异评价法
-
德育内容主要由政治教育、思想教育、 和法制教育等构成。
-
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被称为 。
-
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将教学的过程分为明了, 、系统、方法四个阶段。
-
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
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 ,是一种精神状态。
-
课程标准是各学科的纲领性指导文件,发挥着教学工作的“ ”作用,可以确保不同的教师有效地、连贯地、目标一致地开展教学工作。
-
美国教育家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应包括三个主要领域,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 。
-
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有以下几个不同阶段:引起 ;领会知识;巩固知识;检查知识;运用知识。
-
《教师资格条例》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品质的基本要求包括:教育 和教育教学能力。
-
德育体谅模式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 )。
- A.道德意志
- B.道德情感
- C.道德认识
- D.道德行为
-
1995年 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
学生的学习特点受( )和内外部因素的影响。
- A.基础因素
- B.智能
- C.思维
- D.能力因素
-
“理想和未来”是人在( )的重要特征。
- A.童年期
- B.少年期
- C.青年期
- D.成年期
-
被誉为“课程评价之父”的是( )。
- A.斯密斯
- B.泰勒
- C.柯尔伯格
- D.皮亚杰
-
马卡连柯提出的“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反映了德育的( )。
- A.疏导原则
- B.因材施教原则
- C.导向性原则
- D.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
校园文化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之一,在课程类型上,它属于( )。
- A.科学课程
- B.活动课程
- C.隐性课程
- D.核心课程
-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是班级的( )。
- A.法人
- B.监督人
- C.辅导员
- D.领导人
-
如果高水平学生在测验项目上能得高分,而低水平学生只能得低分,那么就说明下列哪种质量指标高?( )
- A.效度
- B.信度
- C.难度
- D.区分度
-
一个测验能够正确地测量出它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称为测验的( )。
- A.信度
- B.效度
- C.区分度
- D.难度
-
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是( )。
- A.班级常规管理
- B.班级民主管理
- C.班级平行管理
- D.班级目标管理
-
德育过程由教育者、受教育者、( )和( )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
- A.德育内容德育途径
- B.德育内容德育方法
- C.德育原则 德育方法
- D.德育方法 德育途径
-
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 )。
- A.杜威
- B.格赛尔
- C.华生
- D.霍尔
-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称为( )。
- A.白板说
- B.做中学
- C.儿童中心主义
- D.实质教育派
-
《教师资格条件》规定,依据教师法第l4条规定,“丧失教师资格的”将( )。
- A.3年以后可以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
- B.5年以后可以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
- C.10年以后可以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
- D.不能重新取得教师资格
-
“真正有效的教育目的必须是内在于教育或通过教育过程去实现的目的”,并且教育无“过程之外”的目的。这一观点属于( )。
- A.神学的教育目的论
- B.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 C.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 D.教育无目的论
-
以某种教学理论为指导、以一定教学实践为基础形成的,教学活动的各个成分按照一定的要求和程序整合而成的,比较固定的和具有典型性的教学实践形式称之为( )。
- A.教学模式
- B.教学原则
- C.教学组织形式
- D.教学过程
-
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 )。
- A.主导因素
- B.决定因素
- C.物质因素
- D.内部因素
-
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是学校( )。
- A.德育方法与内容的矛盾
- B.学生知、情、意、行发展不平衡的矛盾
- C.最一般、最普遍的矛盾
- D.最集中、最突出的矛盾
-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思想的提出是在党的( )。
- A.十二大
- B.十三大
- C.十四大
- D.十五大
-
提出“人力资本”理论的学者是( )。
- A.布鲁纳
- B.赞科夫
- C.舒尔茨
- D.皮亚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