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5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标准预测试卷(3)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这是重庆一中学由学生剃头发事件而不让其上课的材料。

    刘某是一初中二年级的学生,他特喜欢罗纳尔多,把头发剃成足球样式形状,第二天便来学校上课,刚走进教室,被老师看见,老师便对他说:“你的发式太怪了,把头发再去剪剪,恢复正常了再来上课,顺便让你爸爸妈妈来学校一趟。”刘某回家后,将这件事告知家人,第二天他的外婆便一起来学校,学校老师要求刘某剪掉头发,并不准许他上课。外婆带他去将头发剪成光头,第三天又来学校,没想到学校老师却说哪有学生光头来上课的,依然不允许其上课,外婆只好找校方领导,校方说不准许其上课。家长说:“可否戴帽子上课。”校方说:“不行,等头发长长了再来上课。”家长为让刘某学习,找到教育局领导反映情况,教育局要求准许刘某上课,并且在校期间(要遵守学校纪律)要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学校收到教育局通知后,(对刘某家长说)以刘某光头损坏学校形象为由不允许刘某上课。

    运用相关的教育法规及你所掌握的教育学原理回答:学校这样做是否合理,为什么?

  2.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上好课,什么样的课才算是好课?

  3. 简述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的必然联系。

  4. 教科书的编写应遵循哪些原则?

  5. 德育认知模式具有哪些特征?

  6. 遗传素质

  7. 简述基础型课程的基本内容。

  8. 导生制

  9. 巩固性原则

  10. 班级授课制

  11. 人力资本

  12. 班主任的职权影响力与个性影响力是对立的。(  )

    • 正确
    • 错误
  13. 教师职业是普通职业。 (  )

    • 正确
    • 错误
  14. 反对压抑儿童本性,强调教师要尊重儿童的个性,关注儿童、信任儿童的是存在主义教育家的主张。 (  )

    • 正确
    • 错误
  15. 教学无论效果怎样,都具有教育性。 (  )

    • 正确
    • 错误
  16. 当代教育的发展中,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  )

    • 正确
    • 错误
  17. 教材就是教科书。 (  )

    • 正确
    • 错误
  18. 身心发展的关键期表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  )

    • 正确
    • 错误
  19.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被看作现代教育的代表。 (  )

    • 正确
    • 错误
  20. 备课就是备教材。 (  )

    • 正确
    • 错误
  21. 注重教育的价值,对教育改造人的本性,形成社会所要求的知识、能力、态度等,都持积极乐观态度的是内发论。 (  )

    • 正确
    • 错误
  22. 1985年,______中,提出了“四有、两爱、两精神”的教育方针。

  23. 班级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它具有______、促进学生的发展、______等功能。

  24. 学生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具有特定的______的人。

  25. _____注重受教育者的良好个性的塑造与培养。

  26. 在教育的组成要素中,_____和_____是最基本的要素。

  27. 个体呈现能动性,从活动水平的角度看,由生理、_____和_____三种不同层次和内容的活动构成。

  28. 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的直观教具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实物直观,另一类是_____ 。

  29. 中国采用班级组织形式最早始于1862年清政府开办的_____。

  30. 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应做到(  )。

    • A.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
    • B.建立班级管理制度
    • C.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
    • D.加强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
    • E.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
  31. 17世纪_______在《大教学论》中对班级组织进行了论证,从而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

  32. 德育随社会发展变化而发生变化,具有______,在阶级和民族存在的社会则具有和 。

  33. 对教师在职培训的法律制度化作了规定的政策文献有(  )。

    • A.《教师资格条例》
    • B.《教育法》
    • C.《宪法》
    • D.《教师法》
    • E.《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
  34. 教学活动包括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的(  )。

    • A.上课
    • B.作业
    • C.练习
    • D.辅导
    • E.课外活动
  35. 课程表的安排应遵循的原则是(  )。

    • A.整体性原则
    • B.可操作性原则
    • C.迁移性原则
    • D.合理性原则
    • E.生理适宜原则
  36. 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表现在(  )。

    • A.帮助人发现自身价值
    • B.认识并发掘自身潜能
    • C.形成并发展人的个性
    • D.发展人的精神力量
    • E.使人的身心得到和谐、全面的发展
  37. 一般来说,构成课堂教学的基本组成部分有(  )。

    • A.组织教学
    • B.检查复习
    • C.讲授新教材
    • D.巩固新教材
    • E.布置课外作业
  38. 中小学教师培训的要求是(  )。

    • A.因地制宜
    • B.分类指导
    • C.按需施教
    • D.市场导向
    • E.学用结合
  39. 下列各项属于个别差异性的是(  )。

    • A.性别差异
    • B.同年龄人群内部差异
    • C.同一个体身心不同构成方面的差异
    • D.儿童与青年的差异
    • E.个体思维方式的差异
  40. 德育的主要途径有(  )。

    • A.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 B.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
    • C.劳动
    • D.共青团活动
    • E.班主任工作
  41. 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少年儿童享有的合法权利有(  )。

    • A.人身自由权
    • B.人格尊严权
    • C.身心健康权
    • D.隐私权
    • E.受教育权
  42. 教育可以推进科学的(  )。

    • A.系统化
    • B.体制化
    • C.全面化
    • D.多样化
  43. 青少年的身高体重有两个生长高峰,在心理方面,感知成熟在先,思维成熟在后,情感成熟更后。这些现象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

    • A.阶段性
    • B.顺序性
    • C.不平衡性
    • D.差异性
  44. 能鉴别学业水平高低、能力强弱的测验表明其(  )很高。

    • A.难度
    • B.信度
    • C.效度
    • D.区分度
  45. 在古代社会,“才高八斗”和“学富五车”体现的是教师的(  )。

    • A.道德形象
    • B.人格形象
    • C.财富形象
    • D.文化形象
  46. 对受教育权具有决定作用的是(  )。

    • A.生产力
    • B.文化
    • C.政治经济制度
    • D.科学技术
  47. 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世的态度会对学生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体现了教师职业的(  )。

    • A.示范者角色
    • B.授业解惑者角色
    • C.传道者角色
    • D.研究者角色
  48. 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是(  )。

    • A.开设哪些科目
    • B.学科开设的顺序
    • C.各科教学的时数
    • D.各学科的教学方法
  49. 教科书的主体部分是(  )。

    • A.课文
    • B.习题
    • C.目录
    • D.图表
  50. (  )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

    • A.课外活动
    • B.教学活动
    • C.实践活动
    • D.团队活动
  51. 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称为测量的(  )。

    • A.信度
    • B.效度
    • C.难度
    • D.区分度
  52.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出自(  )。

    • A.《论语》
    • B.《春秋》
    • C.《学记》
    • D.《师说》
  53. 下列属于道德讨论中“引入提问”的策略是(  )。

    • A.升华性问题
    • B.突出道德争端
    • C.澄清与总结
    • D.突出相邻阶段的论点
  54. 确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是(  )。

    • A.哲学观念
    • B.人性假设
    • C.理想人格
    • D.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
  55. 课的类型是指根据(  )划分课的种类。

    • A.教学规律
    • B.教学内容
    • C.教学原则
    • D.教学任务
  56. 目标评价模式最为关键的步骤是(  )。

    • A.确定方法
    • B.确定目标
    • C.确定内容
    • D.确定标准
  57.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教学的(  )原则。

    • A.直观性
    • B.启发性
    • C.巩固性
    • D.循序渐进
  58. 下列关于智育与教学的关系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教学是智育的主要途径
    • B.智育是教学要完成的任务
    • C.二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 D.教学就是智育
  59. 在近代教育史上,提出“泛智教育”的教育家是(  )。

    • A.卢梭
    • B.裴斯泰洛齐
    • C.洛克
    • D.夸美纽斯
  60. 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始于(  )。

    • A.夸美纽斯
    • B.赫尔巴特
    • C.卢梭
    • D.杜威
  61. “性善论”和“性恶论”所反映的观点都是(  )。

    • A.教育万能论
    • B.环境决定论
    • C.多因素作用论
    • D.遗传决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