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湖南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命题预测试卷(8)
- 
				
19世纪末,美国西部有个“坏孩子”,他把石头扔向邻居的窗户,把死兔装进桶里放到学校的火炉里烧烤,弄得学校臭气熏天。9岁那年,他父亲娶了继母,父亲对继母说:“你要注意这孩子,他在我们这里最坏,让我防不胜防,头疼死了。”继母好奇地走进孩子,对孩子进行了
全面了解后,对丈夫说:“你错了,亲爱的,他不是最坏的孩子,而是最聪明的孩子,只是我们还没有找到发挥他聪明才智的地方罢了。”继母很欣赏这个孩子,在她的正确引导下,孩子很快走上了正路,后来成为美国著名的企业家和思想家,他就是戴尔?卡耐基。
你从这则故事中得到什么样的启发?
 - 
				
教师应具备哪些职业素养?
 - 
				
试论述教师职业的特点。
 - 
				
简述学校教育的地位。
 -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有哪些?
 -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就是教育的__________。
 - 
				
简述近代教育的变化特点。
 - 
				
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其基本精神是什么?
 - 
				
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中国古代内发 论的代表人物是——。
 - 
				
科技和__________在当今世界被人们视为社会发展的两大支柱。
 - 
				
__________是维持和控制学生在校生活的基本条件,是教师开展工作的重要保证。
 - 
				
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体现在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作用是有限度的,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作用具有_______。
 - 
				
前苏联教育理论家__________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 
				
19世纪70年代,英国学校德育学家彼得?麦克费尔和他的同事创立了__________的道德教育模式。
 - 
				
__________既是课程设计和实施的终点,又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继续向前发展的起点。
 -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实现:教育再生产劳动力和__________。
 - 
				
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理论是由瑞士学者__________提出的,这是当代最广泛、占主导 地位的德育学说。
 - 
				
课程结构的编制是指__________。
 - 
				
教学策略的类型可分为内容型、__________、方法型和综合型四种。
 - 
				
班级管理包括制订计划、组织实施和_______三个基本环节。
 - 
				
课程研究与教学研究同样重要。课程论侧重研究__________,教学论侧重研究“如何教”。
 - 
				
陶冶主要包括__________、环境陶冶和艺术熏陶等。
 - 
				
教育具有__________。具体表现在: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教育要受其他社会形态意识的影响;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 
				
教学活动中通常采用的直观形式有实物直观、模象直观、__________。
 - 
				
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被称为__________。
 - 
				
__________也称问题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围绕一定的问题,根据教师和教材所提供的材料,通过学生自己的研究,亲自去探索,从而发现所要学习的结论的一种方法。
 - 
				
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__________地位是任何人都不能取代的。
 - 
				
班级管理的基本功能是 ( )
- A.运用教学技术手段精心设计各种不同教学活动
 - B.帮助学生进行社会角色的学习
 - C.帮助学生成为学习自主、生活自理、工作自治的人
 - D.调动班级成员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
 
 - 
				
目前世界范围内,最普遍和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
- A.个别教学
 - B.小组教学
 - C.班级授课制
 - D.复式教学
 
 - 
				
世界上不同民族的教育往往表现出不同的传统和特,在这主要是因为教育具有( )
- A.阶级性
 - B.生产性
 - C.等级性
 - D.相对独立性
 
 - 
				
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是 ( )
- A.面向全体学生
 - B.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 C.促进学生奎面发展
 - D.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 
				
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这体现了德育的 ( )
- A.疏导原则
 - B.因材施教原则
 - C.导向性原则
 - D.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 
				
现在体育界在国际比赛中得了金牌,奖励一直追溯到运动员的启蒙教练,这说明教师的劳动具有 ( )
- A.未来性
 - B.滞后性
 - C.连续性
 - D.广延性
 
 - 
				
( )的基本形式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方法。
- A.练习法
 - B.实验法
 - C.实习作业法
 - D.参观法
 
 - 
				
“课堂讨论使学生意识到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有意义的选择形成自我概念”,是源于( )哲学理论给教育带来的影响。
- A.唯心论
 - B.实在论
 - C.实用主义
 - D.存在主义
 
 - 
				
德育中的基本方法是 ( )
- A.说服教育法
 - B.榜样示范法
 - C.陶冶教育法
 - D.实际锻炼法
 
 -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表明孔子很强调 ( )
- A.启发式教学
 - B.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 C.因材施教
 - D.学习与行动相结合
 
 - 
				
标志着教学过程理论的形成的是 ( )
- A.杜威的五步教学法
 - B.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法
 - C.孔子提出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D.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理论
 
 - 
				
“最近发展区”理沦假设的提出者是 ( )
- A.赞科夫
 - B.维果茨基
 - C.皮亚杰
 - D.布鲁纳
 
 - 
				
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灵活性很强,但是始终遵循以学生的实际需要为主。这是( )
- A.系统分析模式
 - B.目标模式
 - C.修正教学模式
 - D.过程模式
 
 - 
				
布置课外作业的目的是 ( )
- A.使学生对所学教材的内容当堂理解,当堂消化
 - B.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独立学习和工作的能力
 - C.复河已学过的教材;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和加深
 - D.使学生掌握新知识
 
 -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符合( )规律。
- A.智育过程
 - B.心理辅导
 - C.德育过程
 - D.美育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