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综合素质》考前模拟预测(一)
-
请以《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教师》为题,写一篇论述文。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不少于800字。
-
为推广新的广播操,某学校决定举行广播操比赛。有人选择某年级四个班针对广播操比赛全过程的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四个班主任在动员、训练中对学生的教育大同小异,不同的是比赛结束成绩公布之后。
某(1)班(冠军):同学们,经过全班同学的努力,我们班荣获了四个班级广播操比赛的冠军,老师祝贺你们,真为你们感到骄傲。
某(2)班(第三名):老师不打算对这件事进行评价。
某(3)班(第四名):同学们,这次广播操比赛,很多同学都尽力了,但还有一些方面做得不太好,因而成绩不太理想。失败不可怕,只要同学们总结出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并将成功的经验用于今后的活动中去,改进这次比赛中反映出来的问题,我想我们一定能够成功!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一下,这次比赛同学们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某(4)班(第二名):这次比赛由于有的同学不努力,我们班没能获得冠军,老师很失望。
问题:请你根据四位老师不同的做法,发表自己的看法。
-
我原来在小学是个很爱提问的人,可每次提问都给否定了。记得有一次,一 位语文在教古诗《春晓》时我觉得有异议,就问老师:“老师说诗人春天好睡觉,连天亮都不晓得,那他夜里怎么能听见风雨声呢?,,这位老师不以为然地说:“这有什么奇怪的!早上起床到外面看一看不就知道了?,当时我还要再问,老师挥挥手让我坐下,环视一下全班同学,多少带有嘲笑的口吻说道:“大家说说看,是他对还是老师对?”同学们毫不犹豫地答道:“老师对!”当时我感到很尴尬,竟然对自己的判断产生了怀疑。所以,到了中学以后,我很少提问……不像以前那样“炸刺”了。
问题:请根据尊重关爱学生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蕴涵的思想观念,分析说明本例中教师的表现会产生什么危害?教师应该怎样对待这样的事情?
-
一位教师教因式分解这一单元时,发现学生的基础知识差别较大,于是对8名成绩好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让他们到图书馆自学《因式分解及其应用》一书。经过自学,他们完成了规定的习题作业,集体选编了几十道有代表性的习题。教师将习题有选择地按程度分别介绍给其他同学练习和讨论,进一步推动了全班的学习,使全班提前五课时完成了因式分解单元的教学任务。
问题:指出上面案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符合或违背什么教学原则,并简要解释。
-
“四书”是封建社会科举取士的初级标准书。它所指的是下列哪四本书?( )
- A.《史记》、《春秋》、《汉书》、《诗经》
- B.《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 C.《史记》、《论语》、《诗经》、《汉书》
- D.《论语》、《春秋》、《诗经》、《中庸》
-
下列有关天文知识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开普勒制成人类历史上第一台天文望远镜,并证实了哥白尼学说
- B.四象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分别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 C.世界最早的哈雷彗星记录是《诗经》中的“鲁庄公七年星陨如雨”
- D.月食发生时地球、月球、太阳在一条直线上,且月球居中
-
据某知名房产中介机构统计,2010年9月份第二周全国十大城市的商品房成交量总体呈上涨趋势,并且与8月份第二周相比上涨幅度更明显。如果没有某他因素抑制,按照这种趋势发展,9月份将创新政以来成交量最高水平,虽然现在还不能明确楼市安全回暖,但未来楼价调控的压力还是很大的。
下列最有可能是上述论证前提假设的是( )
- A.炒房者将大量资金投入楼市
- B.国家对楼价的调控手段不足
- C.消费者对房子的购买热情没有减退
- D.楼市成交量的增长会带动楼价的上涨
-
就一个测验的优劣而言,最为重要的指标是( )。
- A.信度
- B.效度
- C.区分度
- D.难度
-
未成年人享有( ),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尊重和保障未成年人的( )。
- A.学习权
- B.受教育权
- C.集会权
- D.人身权
-
国际货币体系是保证国际交易正常进行的某种世界各国一的制度安排。其主要有二:第一,提供流动性,方便商品、资产跨境交易;第二,提供调整贸易不平衡的某种机制。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遵照目标
- B.遵循目的
- C.遵从用途
- D.遵守功能
-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所称未成年人是指未满( )周岁的公民。
B.16
- A.14
- C.18
- D.15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自( )起施行。
- A.19 94年1月1日
- B.19 94年9月10日
- C.1993年11月1日
- D. 1995年1月1日
-
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 )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
- A.高于
- B.接近
- C.不低于或者高于
- D.同等于
-
学生最主要的权利是( )。
- A.人身自由权
- B.人格尊严权
- C.受教育权
- D.隐私权
-
( )主管全国的教师工作。
- A.国务院
- B.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
- C.全国人大
- D.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
-
公民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内涵最为丰富的一项权利是( )。
- A.隐私权
- B.人身权
- C.名誉权
- D.荣誉权
-
反映教师职业与其他职业不同的本质特征是( )。
- A.为人师表
- B.献身教育
- C.育人
- D.公而忘私
-
现在体育界在国际比赛中得了金牌,奖励一直追溯到运动员的启蒙教练,这说明教师的劳动具有( )。
- A.未来性
- B.滞后性
- C.连续性
- D.广延性
-
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真正威信在于他的( )。
- A.权利
- B.威严
- C.权威
- D.人格力量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我们所取得的成就,归根结底,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胜利
- B,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项长期历史任务
- C.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须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是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
-
( )的形成和发展,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 A.邓小平理论
-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D.科学发展观
-
唯物主义的三个发展阶段是( )。
- A.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 B.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 C.相对主义、绝对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 D.朴素唯物主义、直观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
中国人有句俗语说。“师生如父子”,这句话的真正内涵是( )
- A.师生关系就是父子关系
- B.师生关系基本等同于父子关系
- C.教师对学生既有像父母一样的关爱,又有像父母对自己子女一样的偏爱
- D.教师对学生既有像父母一样的关爱,却没有像父母对自己子女一样的偏爱
-
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 )。
- A.世界发展动力问题
- B.意识本质问题
- C.世界本质问题
- D.实践本质问题
-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 )。
- A.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 B.人类哲学思想发展的顶峰
- C.科学的哲学体系的最终完成
- D.绝对真理的完美体现
-
从教师个体职业良心形成的角度看,教师的职业良心首先会受到( )
- A.社会生活和群体的影响
- B.教育对象的影响
- C.教育法规的影响
- D.教育原则的影响
-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这句话出自( )
- A.孔子
- B.孟子
- C.韩非子
- D.老子
-
某市教委在教师中随机调查,问“您热爱学生吗?”90%以上的教师都回答“是”一而当转而对他们所教的学生问“你体会到老师对你的爱了吗?”时,回答“体会到”的学生仅占10%这说明( )
- A.教师还没有掌握高超的沟通与表达技巧
- B.教师尚不具有崇高的道德境界
- C.教师缺乏信心
- D.教师缺乏爱心
-
在《论语》中记载着许多孔子关于仁的解释,孔子“仁”的中心是( )
- A.爱人
- B.人心
- C.诚信
- D.谦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