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教师资格《小学综合素质》考前模拟测试题(3)
-
第 29 题 先贤苏格拉底有句名言“美德即知识”,后人对此提出质疑道德可教吗。请以道德是否可教为话题进行写作。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
第 27 题 一位教师教因式分解这一单元时,发现学生的基础知识差别较大,于是对8名成绩好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让他们到图书馆自学《因式分解及其应用》一书。经过自学,他们完成了规定的习题作业,集体选编了几十道有代表性的习题。教师将习题有选择地按程度分别介绍给其他同学练习和讨论,进一步推动了全班的学习,使全班提前五课时完成了因式分解单元的教学任务。
问题:指出上面案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符合或违背什么教学原则,并简要解释。
-
第 26 题 某校班主任李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发现学生高某的作业本中夹了一封写有×××收的信件,李老师顺便拆封阅读了此信。这是高某写给一位女同学的求爱信,李老师看了十分生气,后来在班会上宣读了此信,同时对高某提出了批评。次日高某在家留了一张字条后离家出走。高某家长找到李老师理论并要求将高某找回。李老师解释说:“我作为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是我的职责,我批评高某是为了教育和爱护他。他是从家中出走的,与我的工作没有关系。”
请问:(1)李老师的哪些做法不正确?试述你的判断所依据的法规及条款。
(2)李老师的解释是否正确?为什么?
-
第 28 题 课堂中的吵闹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热爱我的工作,注意在学习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但是,我真的感觉学生有的时候实在是太吵闹了。在讲课过程中,有的学生会在下面说话或插话进来;在自学或做练习时,有的学生会在那里窃窃私语或很自由地讨论问题;在课堂讨论的时候更是难以把握,学生会争论不休;在课间休息时更是乱作一团……
如果你是这位老师,对于课堂吵闹的现象,你的基本态度和常规做法是什么?
-
第 24 题 教师劳动手段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劳动具有( )的特点。
- A.创造性
- B.长期性
- C.复杂性
- D.示范性
-
第 25 题 衡量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是( )。
- A.能否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
- B.能否充分考察教学情境
- C.能否自觉地关注学生
- D.能否更多地考虑班集体的建设
-
第 21 题 与新教师相比,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并且有( )
- A.系统性
- B.结构性
- C.预见性
- D.实效性
-
第 23 题 ( )的形成和发展,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
第 22 题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 )应当树立尊重、保护、教育未成年人的良好风尚,关心、爱护未成年人。
- A.全社会
- B.学校
- C.家庭
- D.教师
-
第 20 题 据说美国杜鲁门总统的成功与当学生的时候赢得英文教师布朗小姐的爱吻有关,这说明教师的仁慈对学生学习具有( )
- A.榜样作用
- B.心理健康功能
- C.成功作用
- D.激发努力学习动机作用
-
第 19 题 良心中最一般、最基础和最普遍的内容就是( )
- A.特殊良心
- B.个人良心
- C.职业良心
- D.一般良心
-
第 17 题 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 )
- A.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 B.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 C.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D.正确应对和驾驭经济全球化
-
第 18 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所称未成年人是指未满( )周岁的公民。
-
第 14 题 教师的批评与不赞扬,与学生的学习成绩( )
- A.存在正相关
- B.关系不明显
- C.存在负相关
- D.有利有弊
-
第 16 题 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坚持( )的原则。
- A.教育为主、惩罚为辅
- B.惩罚为主、教育为辅
- C.教育与惩罚并重
- D.开除学籍
-
第 15 题 “教育有法可依,但无定法可抄”,这说明教师劳动具有( )。
- A.情境性
- B.创造性
- C.示范性
- D.个别性
-
第 13 题 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真正威信在于他的( )。
-
第 12 题 师德的灵魂是( )
- A.关爱学生
- B.提高修养
- C.加强反思
- D.提高业务水平
-
第 10 题 2007年11月l0日,国务院决定从2008年春季学期起免除( )
- A.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
- B.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
- C.西部地区义务教育学杂费
- D.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学杂费
-
第 9 题 关心教好每一堂课,关心班级大小、时间、压力等问题,说明教师成长进入了( )。
- A.关注情境阶段
- B.关注自我阶段
- C.关注他人阶段
- D.关注学生阶段
-
第 11 题 我国陆地边界全长( )
- A.3.2万公里
- B.2.28万公里
- C.1.8万公里
- D.4.2万公里
-
第 7 题 孔子所说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止”,从教师的角度可以理解为( )。
- A.走路身体一定要端正
- B.对学生下命令一定要正确
- C.自己做好了,不要教育学生,学生自然会学好
- D.教师自己以身作则,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
-
第 8 题 教师在布置课堂练习和家庭作业时,错误的做法是( )。
- A.课堂练习的布置与教学目标相一致
- B.练习题的设计富于变化,并有适当的难度
- C.教师给学生以适当的帮助
- D.只给学生一些知识记忆性的练习
-
第 5 题 反映教师职业与其他职业不同的本质特征是( )。
-
第 6 题 测验题目对预测的内容或行为范围取样的适宜性程度,被称为( )
- A.效标关联效度
- B.预测效度
- C.构想效度
- D.内容效度
-
第 4 题 “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特点。
- A.示范性
- B.复杂性
- C.创造性
- D.劳动方式个体性
-
第 2 题 下列关于日常生活中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
- A.为了使用方便和最大限度地利用材料,机器上用的螺母大多是六角形
- B.在加油站不能使用手机,是因为手机在使用时产生的射频火花很容易引起爆炸,发生危险
- C.交通信号灯中红色被用做停车信号是因为红色波长最长
- D.家中遇害到煤气泄漏事件应立即使用房间的电话报警
-
第 3 题 ( )可用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回忆,且可将学生的猜测可能性降到最小。
- A.选择题
- B.是非题
- C.论文题
- D.填空题
-
第 1 题 要做到严谨治学,最重要的是要( )。
- A.一视同仁
- B.实事求是
- C.宽宏大量
- D.以书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