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6年教师资格《小学综合素质》预测试卷(3)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材料:

    某校小学班主任齐老师讲课很认真,但为人十分傲慢苛刻,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比较关注,对学习成绩不良的学生却经常讽刺、挖苦。该班一女生徐某平时学习很刻苦。但脑子反应比较慢。一次,她被齐老师提问,未能回答上来,齐老师当场就讽刺到:“哼,像你这样的还想上大学?

    我看你就能上家里蹲大学,修理地球系,拉锄钩子专业……”惹得全班哄堂大笑,而徐某却抬不起头来。一时间,齐老师的话在同学间竞相传开了,徐某成了众人的笑柄。她失去了继续学习的信心,回到家又哭又闹,再也不肯上学了。一周后,徐某退学了,而齐老师却在班上公开讲:“她早就该回家,再学也是白费!”

    问题:

    根据职业理念的相关知识,分析上述材料。(14分)

  2.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等待,如同企鹅登陆前的蓄势,默默沉潜只为腾空而起划出一道完美的弧线;等待,好似昙花一现前的酝酿,敲碎季节的容颜只为在清辉下吐出_抹芬芳;等待,恰若春暖花开前的冬眠,忍受寒风凛冽只为来年的草长莺飞春满人间。

    请以《学会等待》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自定立意,不少于800字。

  3. 材料:

    某学校课堂上,一名学生觉得语文老师的课讲得没意思,不由自主地看起文学书,被上课的李老师发现。李老师认为有责任将违纪情况告诉班主任。班主任了解情况后,批评了学生。学生不服,理由是老师讲得不好,不如阅读文学有收获,而且自己的作文写得很好,不需要上语文课了。班主任无法说服,就请来学生的家长。家长把孩子带回去,狠狠地打了孩子一顿,最终导致孩子对班主任的行为产生强烈反感,严重挫伤了学*-7的积极性。

    问题:

    运用职业理念的相关知识,评价班主任老师的行为。(14分)

  4. 下列不可能出现的天文现象是(  )。

    • A.月全食
    • B.日全食
    • C.月环食
    • D.日环食
  5. 材料:

    生态整体主义的核心思想是:把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而不是把人类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把是否有利于维持和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和谐、稳定、平衡和持续存在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根本尺度。作为评判人类生活方式、科技进步、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终极标准。

    国内外有一些学者把生态整体主义称为“生态中心主义”。这并不准确,甚至可以说是用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方式来误解生态整体观。生态整体主义的基本前提就是非中心化。它超越了以人类利益为根本尺度的人类中心主义,它要求人们为了生态整体的利益而不只是人类自身的利益自觉主动地限制超越生态系统承载能力的物质欲求、经济增长和生活消费。人类真的可以做到超越自身局限进而站在整个生态系统的高度考察问题吗?回答是:不仅可能而且必要。固然.人像其他生物一样.具有从自己的角度认识事物并为自身的利益攫取生态资源的本性;但这并不能成为人类不能、也不该为生态系统整体利益考虑的理由。人是唯一有理性的物种,人是高贵的物种。人的理性曾经使得他超越了万物,把自己视为世间唯一的主宰和管理者:而今,理性也可以而且必须使他超越自身的局限性,站在生态系统整体的高度去保护自然万物。人类还是有同情心的物种,同情心使人类能够超越自身的视野、经验和利益的局限去认识和关怀万事万物。如果人不能超越自身的局限,不能设身处地地为他者考虑,那么,在人类社会的范围里,人们不可能做到超越个人中心、男性中心、白种人中心。否认人类能够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逻辑.与否认人类能够抛弃种族主义和性别歧视的逻辑是完全相同的。

    人是有局限的物种,也是还在演进和变化的物种,在演化进程中也曾经犯过无数的错误。从生态危机和生态整体观的角度来看,人类几千年来所犯的最致命的错误,就是自己为中心、以自己的利益为尺度,没有清楚而深刻地认识到与人类长久存在密切相关的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和整体价值。这个错误导致了无数可怕的、难以挽救的灾难。今后,如果人类还要继续以自己的意愿为唯一判断标准,则必将犯更多、更可怕的错误,直至自己走向灭亡。生态整体主义倡导人类跳出数千年来的1日思路,努力去认识生态系统,进而将认识到的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作为衡量人类一切观念、行为、生活方式和发展模式的基本标准,为防止人类重蹈覆撒、为人类缓解乃至最终消除生态危机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根源。

    (1)联系全文,回答文中画线一句中“可能”“必要”的含义。(4分)

    (2)结合选文内容,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当今世界还有许多贫困人口连最基本的生存需要

    都得不到满足,谈何关照生态整体?”这种说法的理解。(10分)

  6. 关于下面这幅画,作者和作品名正确的一项是(  )。

    • A.张大干——《振衣千仞岗》
    • B.徐悲鸿——《愚公移山》
    • C.徐悲鸿——《八骏图》
    • D.徐悲鸿——《田横五百士》
  7. 王老师认为听话、成绩好的学生才是好学生。对于那些考试考前几名的学生总是格外照顾,老师的这种做法忽视的是(  )。

    • A.学生的完整性
    • B.学生的个体性
    • C.学生的独立性
    • D.学生的发展性
  8. 下列选项中,年龄与称谓对应不正确的是(  )。

    • A.女子13岁——豆蔻年华
    • B.男子20岁——弱冠
    • C.女子15岁——及笄之年
    • D.男子50岁——不惑之年
  9. 小郑、小刘老师是某学校的数学老师,平时两人都很努力,也喜欢暗暗较劲。学校举办的青年教师说课比赛,小郑和小刘老师都有参加,但赛前两位老师既无教学的交流,也无比赛想法的讨论,最后遗憾双双出局。关于小郑和小刘老师的做法,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 A.不利于教师的个人成长
    • B.有利于教师在竞争中成长
    • C.体现了教师公平竞争的自觉性
    • D.违背了教师间的合作理念
  10. 学生彭某因参与赌博,屡教不改,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下列没有权利将其送到工读学校的是(  )。

    • A.父母
    • B.其他监护人
    • C.原所在学校
    • D.班主任
  11. 11岁的小强去某网吧,网吧下列行为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的有(  )。

    • A.允许小强进入但不超过两小时
    • B.未阻止小强进入
    • C.不允许小强进入
    • D.要求小强由成年人带领进入
  12. 下列选项中,节日与习俗对应不正确的是(  )。

    • A.重阳——登高望远,赏菊
    • B.中秋——观潮祭月
    • C.春节——赏花灯,猜灯谜
    • D.端午——喝雄黄酒.挂香袋
  13. 在Word文档中,要查看被图形覆盖的那部分文字,可通过(  )操作实现。

    • A.设置图形的叠放次序
    • B.对齐图形
    • C.排列图形
    • D.组合图形
  14. 公元前138年,(  )出使西域,开拓了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被称为”凿空之旅”。

    • A.班超
    • B.班固
    • C.张謇
    • D.张骞
  15. 新转来的学生小明常常以叛逆者自居。他学习成绩不好,经常在上课时表现出怪异行为,比如:学狼叫,席地而坐,甚至在众目睽睽之下从讲台爬回自己的座位上,所有的任课老师都说小明是个十足的坏孩子,品行不端。作为班主任的李老师并没有放弃小明,她暗地调查,并根据小明的具体情况采取了一系列补救措施,班主任李老师的做法(  )。

    • A.正确,体现了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 B.正确.体现了学生是独特的人
    • C.正确,体现了学生是有独立意义的人
    • D.错误。是一种浪费时间的行为
  16. “深山树木长不齐,荷花出水有高低”。这句话表明,在学生发展过程中存在(  )。

    • A.顺序性
    • B.阶段性
    • C.互补性
    • D.个体差异性
  17. 双击Word文档中的图片后将(  )。

    • A.选中该图片
    • B.弹出快捷菜单
    • C.启动图形编辑器进入编辑状态,并选中该图片
    • D.给图片加文本框
  18. 课堂上小花指出刘老师对于某个问题的解释有错误。刘老师恼羞成怒地说:“小花,你厉害,以后你替老师上课好了!”关于刘老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维护了老师自身的权威
    • B.伤害了学生的自尊
    • C.有效地控制了课堂的无关行为
    • D.保证了教学任务顺利地进行
  19. 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我国四大佛教名山?(  )

    • A.九华山
    • B.武当山
    • C.峨眉山
    • D.五台山
  20. 课文《掌声》写的是残疾小女孩小英获得同学们给她的两次掌声,从内心自卑的人变成了活泼开朗的人。孙老师在学生朗读体悟后问学生:你是如何理解这个故事的?对学生的说法,孙老师并没有给固定的答案。从自主学习的角度分析,与孙老师的初衷不一致的是(  )。

    • A.自主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可以淡化
    • B.自主学习中学生被期待形成自己的知识
    • C.自主学习要避免告诉学生问题的答案
    • D.自主学习要求学生会分析、综合和评价
  21. 某学校为迎接五十年校庆,进行校舍翻新,在此期间依然要求学生正常上课,小田课间休息时在门口被落石砸成重伤,应依法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  )。

    • A.民事责任
    • B.刑事责任
    • C.行政责任
    • D.行政处分
  22.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描写的是(  )。

    • A.中秋
    • B.端午
    • C.重阳
    • D.清明
  23. 小壮由于玩耍鞭炮导致左手残缺,但智力未受损,六周岁父母送其入学时,某小学以其身体有残疾为理由拒绝其入学,该学校的做法(  )。

    • A.正确,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 B.正确,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 C.错误,违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 D.错误,违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24. 家访是传统而有效的沟通手段,也是教师了解学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载体。教师家访要提前“备课”,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针对不同的学生该采用怎样的方法,家长对教师反映的情况持何种态度,教师又该如何应对。下列应对行为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家访主要以报喜为主,多说优点、长处,在短处中找长处
    • B.肯定家长的付出,提醒家长今后要注意的方面
    • C.家长和教师是同盟军,只要是家长批评学生的地方,老师都要进一步指责
    • D.放下“教育权威”的架子,向家长征求意见,虚心听取他们的批评和建议
  25. 莎士比亚被马克思称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下列戏剧作品中不属于他创作的四大悲剧的是(  )。

    • A.《麦克白》
    • B.《奥赛罗》
    • C.《威尼斯商人》
    • D.《李尔王》
  26.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鲁迅作品人物形象的是(  )。

    • A.闰土
    • B.阿Q
    • C.涓生
    • D.四凤
  27.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是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 A.美国
    • B.英国
    • C.俄国
    • D.法国
  28. 如下图所示,在PowerPoint中箭头处的1、2、3分别指的是(  )。

    • A.1是幻灯片浏览,2是大纲视图,3是幻灯片放映
    • B.1是讲义视图,2是大纲视图,3是幻灯片放映
    • C.1是幻灯片放映,2是大纲视图,3是幻灯片浏览
    • D.1是普通视图,2是幻灯片浏览。3是幻灯片放映
  29.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自(  )施行。

    • A.2002年9月1日
    • B.1986年7月1日
    • C.2007年6月1日
    • D.2002年3月26日
  30. 陶行知所言:“要人敬者必先自敬。重师首在自重。”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理想、原则、信念、兴致、趣味、好恶、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准则在教师言行上取得一致、和谐,这就是吸引青少年心灵中的火花。”这两句话体现的职业道德规范是(  )。

    • A.关爱学生
    • B.为人师表
    • C.教书育人
    • D.爱岗敬业
  31. 陈某是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享有继承权和受遗赠权
    • B.父母双亡,应对其实行收留抚养责任的主体是幼儿教育机构
    • C.对于陈某的犯罪行为,电视台不得披露其性别
    • D.陈某犯罪,需要负刑事责任
  32. 刘让贤在青藏高原的七沟八梁穷僻山村当小学校长。这个学校20多年先后分来38位教师,走了32位,最长的干了两年,最短的只呆了半年。而刘让贤却成了这个学校的长期守望者。他甘守清贫,为山村教育事业默默奉献自己的一切。刘老师的做法符合教师职业道德(  )的要求。

    • A.爱国守法
    • B.爱岗敬业
    • C.关爱学生
    • D.为人师表
  33. 作为教师,对待下图的情况,我们应该(  )。

    • A.廉洁从教,拒绝一切礼物
    • B.来者不拒,“拿人钱财.替人消灾”
    • C.恰当接受,学生自制的小礼物
    • D.公平公正,收礼后也要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