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2年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前冲刺试卷(10)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初二的时候,我(台湾作家三毛)数学总是考不好。有一次,我发现数学老师每次出的考试题都是来自课本里面的习题。当我发现这个秘密后,就每天把课本里面数学题目背下来。由于我记忆力很好,那阵子我一连考了六个100分。数学老师开始怀疑我了,这个数学成绩一向差劲的小孩功课怎么会突然好了起来呢?一天,她把我叫到办公室,丢了一张试卷缮我,并且说:“陈平,这十分钟里,你把这些习题演算出来。”我一看上面全是初三的考题,整个人都呆了。我坐了十分钟后,对老师说不会做。下一节课开始时,她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我们班上有一个同学最喜欢吃鸭蛋,今天老师想请她吃两个。”然后,她叫我上讲台,拿起笔蘸进墨汁,在我眼睛周围画了两个大黑圈。她边画边笑着对我说:“不要怕,一点也不痛不瘁,只是晾晾而已。”画完后,她又厉声对我说:“转过身去让全班同学看一看!”当时,我还是一个不知道怎样保护自己的小女孩,就乖乖地转过身去,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起来。第二天早上,我悲伤地上学去,两只脚像灌了铅似的迈不动,走到教室门口,我昏倒在地上,失去了知觉。从此,我离开了学校,把自己封闭在家里。

    问题:请运用德育教育的原则对该教师的行为进行批判。如果你是三毛的老师,你会怎样帮助三毛?

  2. 材料二:

    鞋匠的儿子

    第十六届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出身于一个鞋匠家庭,而当时的美国社会非常看重门弟。

    林肯竞选总统前夕,在参议院演讲时,遭到一个参议员的羞辱。这位参议员说:“林肯先生,在你开始演讲之前,我希望你记住,你是一个鞋匠的儿子。”

    那位参议员的目的就是要打击林肯的自尊心,好让他退出竞选。

    此刻,人们都沉默了,静静地看着林肯,听他会说些什么话来反击那位议员。

    “我非常感谢你使我想起我的父亲,”林肯说,“他已经去世了。但我一定会记住你的忠告,我知道我做总统无法像我父亲做鞋匠那样做得那么好。”

    众人不约而同地为林肯鼓起了掌。

    林肯转过头,对那个傲慢的参议员说:

    “据我所知,我的父亲以前也为你的家人做过鞋子,如果你的鞋子不合脚,我可以帮你改正它。虽然我不是伟大的鞋匠,但我从小就跟父亲学到了做鞋子的技术。”

    接着,林肯又对所有的议员说:

    “对参议院的任何人都一样,如果你们穿的那双鞋是我父亲做的,而它们需要修理或改善,我一定尽可能帮忙。但是,有一件事是肯定的,我无法像他那么伟大,他的手艺是无人能及的。”

    说到这里,林肯流下了眼泪,所有的嘲笑都化为真诚的掌声。

    后来,林肯如愿以偿,当上了美国总统。作为一个出身卑微的人,林肯没有任何贵族社会的硬件,他惟一可以倚仗的只是自己出类拔萃的、扭转不利局面的才华。正是关键时刻的一次心灵燃烧使他赢得了别人的尊重,包括那位傲慢的参议员,成就了生命的辉煌。

    请在上述三个材料中任选其一,就课堂教学目标及某一教学环节(譬如课堂导入、讲授新知识等)进行教学设计。     

  3. 小学生易产生的心理障碍有哪些?

  4.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19世纪末,美国西部有个坏孩子,他把石头扔向邻居的窗户,把死兔装进桶:里放到学校的火炉里烧烤,弄得到处臭气熏天。9岁那年,他父亲娶了继母,父亲对继母说:“你要注意这孩子,他在我们这里最坏,让我防不胜防,头痛死了。”继母好奇地走进孩子,对孩子进行了全面了解后,对丈夫说:“你错了,亲爱的,他不是最坏的孩子,而是最聪明的孩子,只是我们还没有找到发挥他聪明才智的地方罢了。”继母很欣赏这个孩子,在她的正确引导下,孩子很快走上了正路,后来成为美国著名的企业家和思想家,他就是戴尔?卡耐基。

    问题:你怎样理解“坏孩子”、“差学生”?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什么启发?

  5. 简述小学德育过程与儿童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

  6. 儿童的学习有哪些特征?

  7. 为什么学校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主?

  8. 在德育过程中,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自觉能动性,一般称为(  )。

    • A.道德情感
    • B.道德意志
    • C.道德观念
    • D.道德行为
  9. 简述意义学习的条件。

  10. 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

    • 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 B.全面了解学生
    • C.培养优良的班风
    • D.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1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学校工作要以教学为主,这就是说教学是学校唯一的工作
    • B.课外活动就是活动课程,两者没有质的区别
    • C.《学记》中提出了“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的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教育思想
    • D.向学生传授知识是教师的根本任务
  12. 智力也叫认识能力,其核心是(  )。

    • A.观察力
    • B.记忆力
    • C.思维力
    • D.想象力
  13. 下面能反映个人品德的行为是(  )。

    • A.他每天坚持把卧室打扫得干干净净
    • B.他总是烟酒不沾
    • C.营业员不小心找错了钱,他主动退还
    • D.他有病也不去看医生
  14.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促使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最主要途径是(  )。

    • A.学校教育
    • B.高新技术的应用
    • C.科学理论的产生
    • D.完善的社会制度
  15. 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儿童学会用绳子打结不属于问题解决,其理由是(  )。

    • A.它所要求的心理活动太简单
    • B.它不必克服认知障碍
    • C.它不是在人的头脑内完成的
    • D.它不需要复杂的认知活动
  16. 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列举由“大海”一词所想到的事物,是为训练学生的(  )。

    • A.发散思维
    • B.推测与假设
    • C.好奇心
    • D.独立性
  17.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其他科学研究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

    • A.客观性原则
    • B.系统性原则
    • C.教育性原则
    • D.发展性原则
  18. 学生在学习弹奏钢琴曲的练习中,当练习到一定阶段时,常会感到自己的进步似乎停止了。这种现象属于技能学习中的(  )。

    • A.高原现象
    • B.倒摄抑制
    • C.生理极限
    • D.及时反馈
  19. “人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才能成为一个人。”这说明教育是(  )。

    • A.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 B.使人得以生存的活动
    • C.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 D.保存人类文明的活动
  20.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体现了德育的(  )原则。

    • A.疏导
    • B.导向性
    • C.因材施教
    • D.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21. 学生具有发展的(  )。

    • A.潜在性与现实性
    • B.潜在性与可塑性
    • C.可能性与现实性
    • D.可能性与可塑性
  22. 在我国教育史上,孔子第一次大规模创办的办学形式是(  )。

    • A.私学
    • B.公学
    • C.书院
    • D.官学
  23. 需要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在形成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后才发生迁移。这是(  )。

    • A.一般迁移
    • B.同化迁移
    • C.顺应迁移
    • D.重组迁移
  24. 教育(  )是对教育专制性、等级化和特权化的否定。

    • A.全民化
    • B.民主化
    • C.现代化
    • D.终身化
  25. 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保证是(  )。

    • A.智育
    • B.体育
    • C.德育
    • D.美育
  26. 教学过程的首要事件是(  )。

    • A.引起学生注意
    • B.揭示教学目标
    • C.适时给予反馈
    • D.评定学习结果
  27. 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实验者是(  )。

    • A.布鲁纳
    • B.加涅
    • C.罗森塔尔
    • D.波斯纳
  28. 教学大纲具体化的表现形式是(  )。

    • A.教学计划
    • B.课程目标
    • C.教学目标
    • D.教科书
  29. 教师对学生思想的认可与学生成绩有(  )趋势。

    • A.负相关
    • B.正相关
    • C.没有关系
    • D.若有若无
  30. 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的(  )。

    • A.剩余价值擎说
    • B.资本和商品的学说
    • C.劳动学说
    • D.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31. 在我国最早试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教育问题的是(  )。

    • A.杨贤江
    • B.蔡元培
    • C.李大钊
    • D.王道俊
  32. 实施小学生德育的出发点是(  )。

    • A.德育内容
    • B.德育方法
    • C.德育目标
    • D.德育途径
  33. 组织多数或全体学生参加的一种带有普及性质的活动是(  )。

    • A.体育活动
    • B.课余活动
    • C.文娱活动
    • D.群众性课外活动
  34. 概念是用(  )来表达的。

    • A.句子
    • B.词语
    • C.言语命题
    • D.图式
  35. 原型定向阶段相当于加里培林的(  )。

    • A.活动定向阶段
    • B.物质与物质化阶段
    • C.内部言语动作阶段
    • D.外部言语动作阶段
  36. 学习正方体、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后,再学习一般立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这属于(  )。

    • A.并列结合学习
    • B.下位学习
    • C.上位学习
    • D.相关类属学习
  37. 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是(  )。

    • A.桑代克
    • B.华生
    • C.苛勒
    • D.加涅
  38. 小学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  )规律。

    • A.政治经济文化
    • B.遗传
    • C.儿童身心发展
    • D.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