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2年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前冲刺试卷(2)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老师在给同学们讲“圆周率”这个概念,只见她把几个大小不同的圆盘展示给学生:“大家看,这几个圆盘有什么不同?”同学们说,颜色和大小不同。然后,老师补充说还有直径、周长等部分也不一样,老师强调指出:“每个圆盘可以分解为周面、直径、周长和颜色等各个部分,而每个圆盘又都是由这些部分组成的。”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讨论几个圆盘的不同点(圆面大小、直径、周长和颜色)和相同处(周长都是直径的三倍多一点),继而引导学生抛开几个圆盘的不同点(非本质属性),抽出共同点(本质属性),强调:只要是圆,不论大小,它们都有一个固定关系即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哆一点(大约是3.14倍),这个倍数关系我们叫它圆周率。老师接着问学生:“什么叫圆周率??同学们基本上都认识和掌握了圆周率这个概念,老师接着说:“大家都认识了圆周率,希望大家记住,今后我们还会用它来帮助计算和解决有关圆的问题。”

    问题:试分析这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了哪些思维过程。

  2. 材料二:

     秦兵马俑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它出土于西安以东30千米的临潼。

    兵马俑规模宏大。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达19120平方米,足有50多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8000个。在三个俑坑中,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有l4260平方米。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共有6000个左右。一号坑上面,现在已盖起了一座巨大的拱形大厅。走进大厅,人们无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站在高处鸟瞰,坑里的兵俑、马俑相间,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看上去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    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形象鲜明。    

    将军俑身材魁梧,头戴金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站在队伍前列,像是在指挥身后的军吏和士兵行进。那神态自若的样子,一看就知道是久经沙场、肩负重任的高级将领。    

    武士俑高1.8米左右,体格健壮,体态匀称。身上穿着战袍,套着铠甲,脚上蹬着前端向上翘起的战靴,头发大多挽成了偏向右侧的发髻。它们有的握着铜戈,有的擎着利剑,有的拿着盾牌。个个目光炯炯,双唇紧闭,神态严峻,好像一场大战就在眼前。    骑兵俑上身着短甲,下身着紧口裤,足蹬长筒马靴,右手执缰绳,左手持弓箭,随时准备上马冲杀。    

    车兵俑则分为驭手和军士,驭手居中而立,驾驭着战车,军士分列在战车两侧,保护着驭手。

    弓弩手个个张弓搭箭,两眼盯着前方,或立,或跪,随时准备将利箭射出去。    马俑与真马一般大小,一匹匹形体健壮,肌肉丰满。那跃跃欲试的样子,好像一声令下,就会撒开四蹄,腾空而起,踏上征程。    

    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观察,它们神态各异:有的微微颔首,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手;有的眼如铜铃,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统一天下作殊死拼搏;有的紧握双拳,勇武干练,好像随时准备出征;有的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走近它们的身旁,似乎还能听到轻细的呼吸声。    

    秦兵马俑,惟妙惟肖地模拟军阵的排列,生动地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这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3. 知识学习的作用是什么?

  4. 材料二:

    鞋匠的儿子

    第十六届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出身于一个鞋匠家庭,而当时的美国社会非常看重门弟。

    林肯竞选总统前夕,在参议院演讲时,遭到一个参议员的羞辱。这位参议员说:“林肯先生,在你开始演讲之前,我希望你记住,你是一个鞋匠的儿子。”

    那位参议员的目的就是要打击林肯的自尊心,好让他退出竞选。

    此刻,人们都沉默了,静静地看着林肯,听他会说些什么话来反击那位议员。

    “我非常感谢你使我想起我的父亲,”林肯说,“他已经去世了。但我一定会记住你的忠告,我知道我做总统无法像我父亲做鞋匠那样做得那么好。”

    众人不约而同地为林肯鼓起了掌。

    林肯转过头,对那个傲慢的参议员说:

    “据我所知,我的父亲以前也为你的家人做过鞋子,如果你的鞋子不合脚,我可以帮你改正它。虽然我不是伟大的鞋匠,但我从小就跟父亲学到了做鞋子的技术。”

    接着,林肯又对所有的议员说:

    “对参议院的任何人都一样,如果你们穿的那双鞋是我父亲做的,而它们需要修理或改善,我一定尽可能帮忙。但是,有一件事是肯定的,我无法像他那么伟大,他的手艺是无人能及的。”

    说到这里,林肯流下了眼泪,所有的嘲笑都化为真诚的掌声。

    后来,林肯如愿以偿,当上了美国总统。作为一个出身卑微的人,林肯没有任何贵族社会的硬件,他惟一可以倚仗的只是自己出类拔萃的、扭转不利局面的才华。正是关键时刻的一次心灵燃烧使他赢得了别人的尊重,包括那位傲慢的参议员,成就了生命的辉煌。

    请在上述三个材料中任选其一,就课堂教学目标及某一教学环节(譬如课堂导入、讲授新知识等)进行教学设计。     

  5. 简述班集体建设中的关键问题。

  6. 教学中运用讲授法应注意哪些方面?

  7. 简述学习动机的种类。

  8. 小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发展的稳定的、和谐的趋势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9. “学而时习之”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 A.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 B.启发性原则
    • C.循序渐进的原则
    • D.巩固性原则
  10. 除行为之外衡量学生品德发展程度的另一个重要指标是(  )。

    • A.自我意识
    • B.自我激励
    • C.自我教育能力
    • D.自我认识能力
  11. 某班在“每月一星”的活动中,将表现好、进步大的学生的照片贴在“明星墙”上以示奖励,这样的方法是(  )。

    • A.说服教育法
    • B.品德评价法
    • C.指导实践法
    • D.陶冶政治法
  12. 小红为了获得老师和家长的表扬,学习非常刻苦。她的学习动机表现为(  )。

    • A.认知内驱力
    • B.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 C.附属内驱力
    • D.求知欲
  13. 对一个玩具,儿童既可按颜色归类,也可按形状归类,还可按大小归类,说明这时儿童的认知水平已达到(  )。

    • A.感知运动阶段
    • B.前运算阶段
    • C.具体运算阶段
    • D.形式运算阶段
  14. “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是古代(  )的教育特征。

    • A.中国
    • B.印度
    • C.希腊
    • D.埃及
  15. 学生将苹果、梨、桃等归纳为“水果”,这样的学习属于(  )。

    • A.符号学习
    • B.连锁学习
    • C.概念学习
    • D.辨别学习
  16. 以下属于元认知计划策略的是(  )。

    • A.设置学习目标
    • B.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
    • C.测验先做简单题目
    • D.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
  17. 教学过程中,教师为让学生掌握知识的本质意义,需要变换知识的呈现方式,其中本质属性保持恒在,而非本质属性可有可无。这在心理学中称为(  )。

    • A.比较
    • B.变式
    • C.概括
    • D.直观
  18. 下列说法不是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学的论点是(  )。

    • A.“教育即生活”
    • B.“学校即社会”
    • C.“做中学”
    • D.“生活即教育”
  19. 操作技能的特点是(  )。

    • A.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
    • B.物质性、外显性、简缩性
    • C.观念性、内隐性、简缩性
    • D.观念性、内隐性、展开性
  20. 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表现之一是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

    • A.系统性
    • B.客观性
    • C.能动性
    • D.主观性
  21. 以词汇学习、实物、图片、图表、图形等为内容的学习属于(  )。

    • A.概念学习
    • B.命题学习
    • C.符号学习
    • D.并列结合学习
  22. 从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看,属于外铄论的学者是(  )。

    • A.洛克
    • B.格赛尔
    • C.孟子
    • D.威尔逊
  23. 场独立型概念的提出人是(  )。

    • A.卡特尔
    • B.威特金
    • C.吉尔福特
    • D.列维托夫
  24. 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  )的记忆策略。

    • A.感知性
    • B.理解性
    • C.计划性
    • D.调节性
  25. 反映测验的可靠性即多次测验分数的稳定、一致程度的特征称为(  )。

    • A.信度
    • B.效度
    • C.难度
    • D.区分度
  26. 学生学习的根本特点是(  )。

    • A.接受性
    • B.间接性
    • C.方向性
    • D.连续性
  27. 某儿童开始认识到规则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协商或修改的。按照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该儿童道德发展处于(  )。

    • A.他律阶段
    • B.前习俗阶段
    • C.自律阶段
    • D.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28. 一次测试后,教师发现一年级学生在加减法运算中常出现进位数加错、看错数字等错误,之后教师根据学生的错误进行补救与指导。这种测试属于(  )。

    • A.安置性测试
    • B.形成性测试
    • C.诊断性测试
    • D.总结性测试
  29. “三个和尚没水喝”表现的是社会心理效应的(  )。

    • A.社会助长
    • B.社会惰化
    • C.群体极化
    • D.从众
  30. 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它包括(  )。

    • A.礼、乐、射、御、书、数
    • B.文法、修辞、辩证法、礼乐、书数、射、御
    • C.礼、乐、射、辞、书、数
    • D.算术、几何、文法、辩证法、天文、书、数
  31. 专家和新手解决问题速度和正确性有极大差别的关键原因是(  )。

    • A.智力发展水平不同
    • B.人生经历不同
    • C.个性品质不同
    • D.知识储备的质和量不同
  32. 训练班级成员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最好载体是(  )。

    • A.小组
    • B.班集体
    • C.年级
    • D.少先队
  33. 以下关于教学媒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媒体是指承载、加工和传递信息的介质或工具
    • B.媒体成为教学媒体要具有两个基本要素:用于存储或传递以教学为目的的信息以及用于“教与学”的活动
    • C.依据媒体对受众感官的刺激及交互性,可以将其分为视觉媒体、听觉媒体、视听媒体、交互媒体以及多媒体
    • D.教师也是教学媒体
  34.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定的(  )。

    • A.实践活动
    • B.认识活动
    • C.课外活动
    • D.兴趣活动
  35. 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是(  )。

    • A.课外活动
    • B.班主任活动
    • C.教学活动
    • D.实践活动
  36. 学校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 A.群众性活动
    • B.个人活动
    • C.社会活动
    • D.小组活动
  37. 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是(  )。

    • A.社会自我
    • B.生理自我
    • C.心理自我
    • D.精神自我
  38. 小学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

    • A.小学教育培养目标
    • B.小学教育内容
    • C.小学教育方法
    • D.小学教育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