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前冲刺试卷(1)
-
材料二:
晏子使楚春秋末期,齐国和楚国都是大国。
有一回,齐王派大夫晏子去访问楚国。楚王仗着自己国势强盛,想乘机侮辱晏子,显显楚国的威风。
楚互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门旁边开了一个五尺来高的洞。晏子来到楚国,楚王叫人把城门关了,让晏子从这个洞进去。晏子看了看,对接待的人说:“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我在这儿等一会儿。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接待的人立刻把晏子的话传给了楚王。楚王只好吩咐大开城门,迎接晏子。
晏予见了楚王。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子严肃地回答:“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楚王说:“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晏子装着很为难的样子,说:“您这一问,我实在不好回答。撒谎吧,怕犯了欺骗大王的罪;说实话吧,又怕大王生气。”楚王说:“实话实说,我不生气。”晏子拱了拱手,说:“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说着他故意笑了笑,楚王只好陪着笑。
楚王安排酒席招待晏子。正当他们吃得高兴的时候,有两个武士押着一个囚犯,从堂下走过。楚王看见了,问他们:“那个囚犯犯的什么罪?他是哪里人?”武士回答说:“犯了盗窃罪,是齐国人。”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儿?”楚国的大臣们听了,都得意洋洋地笑起来,以为这一下可让晏子丢尽了脸了。哪知晏子面不改色,站起来,说:“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道理,齐国人在齐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楚王听了,只好赔不是,说:“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
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请在上述三个材料中任选其一,就课堂教学目标及某一教学环节(譬如课堂导入、讲授新知识等)进行教学设计。
-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教学生识字有很多技巧。有一位教师告诉学生如何区别“买”和“卖”两个字时说:“多了就卖,少了就买。”学生很快就记住了这两个字。还有的学生把“干燥”写成“干躁”,把“急躁”写成“急燥”,老师就教学生记住:“干燥防失火,急躁必跺足。”从此以后,学生对这两个字再也不混淆了。
问题:这些教法有何心理学依据?
-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有人认为,科学家研究自然现象、探索自然规律的过程,是一个探究未知的认识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知识,虽然是学习人类已知的知识,但对于学生来说,这些知识仍然是未知的,仍然是一个探究未知的过程。因此,教学过程就是一个认识过程。
问题:请运用教学过程的基本概念及教学过程的本质,分析下面这一观点。
-
简述现代迁移理论的基本观点。
-
简述学校情境中成就动机的构成。
-
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
简述教学中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
教师的情绪对课堂气氛有何影响?
-
终身教育是( )。
- A.古代教育的特点
- B.中世纪教育的特点
- C.近代教育的特点
- D.现代教育的特点
-
关于学习动机的激发,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认为,最有利于学习效果提高的最佳动机激起水平是( )程度的。
- A.较高
- B.较低
- C.中等
- D.一般
-
通过向学生提出未思考过的问题,一步一步引导他们去深入思考和获取新知识的方法是( )。
- A.启发谈话
- B.总结谈话
- C.复习谈话
- D.评价谈话
-
班集体建设中最关键的因素是( )。
- A.班主任
- B.目标和规范
- C.学生人数
- D.班干部
-
基于某种特定标准来评价学生对与教学密切关联的具体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的评价是( )。
- A.形成性评价
- B.总结性评价
- C.常模参照评价
- D.标准参照评价
-
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
- A.爱岗敬业
- B.热爱学生
- C.热爱教育事业
- D.加强自身修养
-
“严师出高徒”、“棍棒底下出孝子”反映出人们选择教育方式受到( )的影响。
- A.遗传决定论
- B.环境决定论
- C.复合决定论
- D.心理决定论
-
吹拉弹唱属于( )技能。
- A.认知
- B.心智
- C.操作
- D.评价
-
德育目标确定了培养人的总体规格和要求,但必须落实到( )。
- A.德育方法上
- B.德育规律上
- C.德育内容上
- D.德育原则上
-
以下不属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是( )。
- A.教学认知能力
- B.教学操作能力
- C.自我反省能力
- D.教学监控能力
-
罗马帝国灭亡以后,西欧为了更好地布道,设立了众多的教区学校,适当讲授( )知识。
- A.天文
- B.几何
- C.读写
- D.修辞
-
将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答案或最好的解决方案的思维形式是( )。
- A.形象思维
- B.发散思维
- C.聚合思维
- D.直觉思维
-
学校、家庭、社会的沟通者是( )。
- A.校长
- B.教导主任
- C.科任教师
- D.班主任
-
从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看,小学生记忆的主要方式是( )。
- A.符号记忆
- B.抽象记忆
- C.命题记忆
- D.形象记忆
-
“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强调的是( )。
- A.环境决定论
- B.教育万能论
- C.二因素论
- D.遗传决定论
-
最稳定、最重要的学习动机是( )。
- A.认知内驱力
- B.自我提高给驱力
- C.附属内驱力
- D.成就感
-
荀子认为学习的过程是( )。
- A.尝试错误说
- B.闻-见-知-行
- C.顿悟学习
- D.认知结构的改变
-
( )是指辅导教师设身处地去体会受辅导学生的内心感觉,进入到他的内心世界之中。
- A.关注
- B.尊重
- C.真诚
- D.同感
-
提出“师者,人之模范”的教育家是( )。
- A.孟子
- B.荀子
- C.杨雄
- D.老子
-
以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创造精神为主的课外活动是( )。
- A.学科活动
- B.文学艺术活动
- C.科技活动
- D.社会活动
-
( )使遗传提供的发展的可能性转变为现实。
- A.环境
- B.教育
- C.社会
- D.实践
-
孔子的教育思想集中地反映在( )中。
- A.《学记》
- B.《大学》
- C.《论语》
- D.《中庸》
-
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教学法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 A.启发性
- B.直观性
- C.巩固性
- D.循序渐进
-
成功教学法主张对学生实施( )。
- A.鼓励性评价
- B.绝对性评价
- C.总结性评价
- D.鉴定性评价
-
( )的儿童常常对学习成绩、陌生环境反应敏感,担心害怕,显得很不安分。
- A.诵读困难
- B.过度焦虑
- C.强迫观念
- D.交往困难
-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揭示了遗忘过程与( )的关系。
- A.学习过程
- B.记忆方法
- C.记忆材料
- D.时间
-
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是以( )的发表为标志的。
- A.《大教学论》
- B.《民主主义与教育》
- C.《普通教育学》
- D.《教育漫话》
-
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的教学方法是( )。
- A.谈话法
- B.讲授法
- C.讨论法
- D.演示法
-
在教育心理学看来,( )既是课堂管理研究的范畴,也是学习过程研究和教学设计研究不容忽视的内容。
- A.教学内容
- B.教学环境
- C.教学媒体
- D.教学过程
-
看到某件物品时常被其惯常的用途所束缚,很难想到它别的方面的功能。这种现象被称为( )。
- A.习惯
- B.定势
- C.功能固着
- D.定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