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标准预测试卷(4)
-
写一个汉语拼音教学与说话教学、识字教学相结合的教学设计片段。
-
以下是两位教师用“一起”造句的两种不同设计:
设计一:(1)出示范句,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2)独立准备;(3)指名交流。
设计二:(1)出示范句,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2)独立准备;(3)小组长组织交流各人 的句子。选出最佳句子;(4)小组内修改、练说最佳句子,准备参加班级交流;(5)各小组汇报交流.评出最佳句子。
问题:
试从学生参与、学习方式转变、语言发展等方面综合评述。
-
一位教师在教学冀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遥远的恐龙世界》一课前,请学生回家搜集恐龙的相关资料。下面是开始上课时的一个片断:
老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遥远的恐龙世界》,老师课前让你们收集恐龙的资料。你们收集了吗?
生(齐答):收集了。
师:请同学们展示交流搜集到的信息。谁先来?
生(一男生):老师,我收集的是三角龙的资料。
接下来,这个男生手捧着搜集来的一张张资料,读起来。刚读几句,遇到生字,读不下去了。
课堂上顿时沉寂了,教师只好信手拿过来资料开始进行讲解。
问题:
你认为上课一开始老师这样处理搜集的资料可取吗?为什么?
-
简述当代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
-
一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
简述美育的任务。
-
我国小学课程设计的原则是什么?
-
童年期儿童的学习特征是什么?
-
不是创设情景的教学方法是( )。
- A.故事引趣
- B.观察演示
- C.组织活动
- D.引导联想
-
根据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从给予的信息中产生逻辑的结论是( )。
- A.聚合思维
- B.发散思维
- C.常规思维
- D.创造性思维
-
( )的课堂行为指与促进课堂教学目的实现相联系的行为。
- A.积极
- B.权威
- C.民主
- D.消极
-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满足于“授人以鱼”.更要做到“授人以渔”。这说明教学中应该重视( )
- A.传授学生知识
- B.发展学生能力
- C.培养学生个性
- D.养成学生品德
-
个体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 )规律的反映。
- A.顺序性
- B.不平衡性
- C.阶段性
- D.个别差异性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教育将随国家的消亡而消亡
- B.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教育常常表现出自身的历史继承性
- C.教育常常超前或滞后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
- D.教育现象最早出现于奴隶社会
-
抑郁症的主要特征是持久的( )。
- A.多疑
- B.焦虑
- C.心神不安
- D.情绪低落
-
德育方法很多,榜样示范法是很重要的一种方法。能体现这种方法的是( )。
- A.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 B.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 C.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 D.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
一般来说。有利于解决问题的动机强度是( )。
- A.强烈
- B.较弱
- C.微弱
- D.中等
-
班级管理的主要功能是( )。
- A.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 B.维持班级秩序
- C.形成良好的班风
- D.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
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 )
- A.感受与体验
- B.前人经验
- C.记忆的内容
- D.信息及其组织
-
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个别差异性,应做到( )
- A.循序渐进
- B.因材施教
- C.教学相长
- D.防微杜渐
-
课堂导入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先提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形式多样的、富有启发性的 问题,引学生回忆、联想或渗透学习目标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情趣。
- A.问题导入
- B.故事导入
- C.事例导入
- D.悬念导入
-
首先提出”普及教育”口号的是在( )时期。
- A.奴隶社会
- B.封建社会
- C.资本主义社会
- D.社会主义社会
-
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终极目的是( )。
- A.形成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
- B.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
- C.强调学科内容的归纳和整合
- D.注重研究生活中的重大问题
-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最根本的是指( )。
- A.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 B.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
- C.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
- D.既能从事体力劳动又能从事脑力劳动
-
安安平时比较踏实.遇事沉着、冷静,但却比较死板,灵活性不足。她应该属于( )类型。
- A.月旦汁质
- B.多血质
- C.黏液质
- D.抑郁质
-
在柯尔伯格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寻求认可取向阶段属于( )。
- A.前习俗水平
- B.习俗水平
- C.后习俗水平
- D.权威水平
-
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 )
- A.社会动机与个人动机
- B.工作动机与提高动机
- C.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
- D.交往动机与荣誉动机
-
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 )。
-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 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
- 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 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