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三)
-
五年级小学生刘爱华,身体和智力均为良好,学习成绩平平,在班上处于中下水平。其父母虽是农民,但很重视子女教育,盼望她将来能考上大学。她也能听父母的话,决心好好学习,为父母争气。但由于对学习缺乏兴趣,上课总爱打瞌睡;尤其是对学外语有偏见,认为“我是中国人,不学外文照样可以生活”。老师提问“明白了吗?”她总是说“不知道。”
请结合这一实例,谈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
材料一:
材料二:
桂花雨
中秋节前后,正是故乡桂花盛开的季节。
小时候,我无论对什么花,都不懂得欣赏。父亲总是指指点点地告诉我,这是梅花,那是木兰花……但我除了记些名字外,并不喜欢。我喜欢的是桂花。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不开花时,只见满树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缝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故乡靠海,八月是台风季节。桂花一开,母亲就开始担心了:“可别来台风啊!”母亲每天都要在前后院子走一回,嘴里念着:“只要不来台风,我就可以收几大箩。送一箩给得家老爷爷,送一箩给毛家老婆婆,”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如果让它开过,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浇,比摇下来的香味就差多了。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土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人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桂花摇浇以后,挑去小枝,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荼,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我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秋天,我常到那儿去赏桂花。回家时,总要捧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浇的阵阵桂花雨。
请在上述材料中任选其一,就课堂教学目标及教学过程,进行教学设计。
-
仔细阅读材料,并根据要求回答下面的问题。
南京市24中的班主任史箐老师,承诺在带班的三年期间,满足每个同学的一个愿望(只要是合理的)。有个同学的愿望是,在植树节这一天亲自植一一颗树。植树节这一天,史老师帮助这个同学实现了愿望,而且使全班同学度过了愉快的一天。
(1)选择一个纪念日,设计一个有特色的班级活动方案。
(2)运用相关原理分析上述案例。
-
怎样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自我意识?
-
教育研究的一般程序。
-
学术论文的一般结构。
-
简述小学生卫生保健的主要内容。
-
学校组织文化的内容。
-
班主任所面对的各种关系中最基本、最经常,从而也是最重要的关系是 ( )
- A.与家长的关系
- B.与任课教师的关系
- C.与校长的关系
- D.与学生的关系
-
对学生日常学习生活进行管理的目标属于 ( )
- A.常规管理目标
- B.非常规管理目标
- C.日常管理目标
- D.生活管理目标
-
班级管理方法中最早提出目标管理的是 ( )
- A.德鲁克
- B.马卡连柯
- C.杜威
- D.布鲁纳
-
明确规定各年级少先队工作的主要内容,对各年级的基本目标、主要工作、需要关注的问题以及基础工作与特色活动相结合的实施原则做了扼要的提示的文件是 ( )
- A.《少先队工作纲要》
- B.《辅导员工作纲要》
- C.《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纲要》
- D.《少先队团队工作纲要》
-
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
- A.了解学生
- B.班会活动
- C.建立学生档案
- D.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
理性一情绪辅导法的基本理论是 ( )
- A.行为主义
- B.人本主义
- C.认知心理
- D.精神分析
-
下面不是小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的是 ( )
- A.易变性
- B.稳定性
- C.可塑性
- D.摇摆性
-
运用会谈法了解学生心理问题时,辅导人员不应该做的是 ( )
- A.用心去倾听
- B.尽可能多地释义
- C.尽可能地给予指导
- D.具体地询问
-
新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由三大部分组成,即:学科课程、社会实践活动和 ( )
- A.综合课程
- B.分科课程
- C.活动课程
- D.融合课程
-
小学儿童的思维的基本特点是 ( )
- A.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 B.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
- C.从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
- D.从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到具体形象思维
-
班杜拉特别强调间接经验的学习过程,下列不是它的子过程的是 ( )
- A.注意过程
- B.保持过程
- C.反馈过程
- D.动机过程
-
教育现代化的最高目的是实现 ( )
- A.教育观念现代化
- B.人的现代化
- C.教育条件现代化
- D.教育内容现代化
-
按活动内容与性质划分,学校组织可以分为五类:政治性组织、行政性组织、群众性组织、学术性组织和 ( )
- A.业务性组织
- B.工作性组织
- C.学习性组织
- D.社会性组织
-
问卷调查中不为回答才提供具体答案,而由回答者自由回答的是 ( )
- A.开放式问题
- B.封闭式问题
- C.态度性问题
- D.事实性问题
-
最早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 ( )
- A.凯洛夫的《教育学》
- B.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
- C.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
- D.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