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3年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预测试卷(十)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材料一:

    五(2)班要选10名同学组队参加集体舞比赛

    下面是20名候选队员的身高情况(单位:m)

    1.32 1.33 1.44 1.45 1.46 1.46 1.47

    1.47 1.48 1.48 1.49 1.50 1.51 1.52

    1.52 1.52 1.52 1.52 1.52 1.52

    根据以上数据,你认为参赛队员身高是多少比较合适?

    上面这组数据中,l.52出现的次数最多,是这组数据的众数。众数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

    材料二:

    燕 子

    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才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

    在微风中,在阳光中,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唧唧地叫着,有的由这边的稻田上,一转眼飞到了那边的柳树下边;有的横掠过湖面,尾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纹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成了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

    请在上述材料中任选其一,就课堂教学目标及教学过程(譬如课堂导入、讲授新知等)进行教学设计。

  2. 简述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环节。

  3. 在记者对吉林省安图县4所初中和4所小学进行调查盼结果显示,半数以上的小学生不愿意参加劳动,有的学生连清扫校园也不愿意参加,甚至连日常的值日也会让别人代劳,有高达20%的学生让别人给自己洗衣服,家长不在时自己就吃不上饭。在长岭县调查显示,有的小学生花钱雇同学写作业;有的花钱拉选票争当少先队中队委员;有的花钱更改考试分数。

    调查发现,一些学生追求高消费,花钱大手大脚,浪费惊人。一些小学生一个月的零花钱高达几百元,过生日也要到饭店去大办酒席。江源县在14所中小学调查了解到,中学生中仅有19.5%的人崇拜劳动模范,而崇拜明星的却高达34.7%。

    针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存在的问题,调查采访时不少人士认为,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已经刻不容缓。

    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4. 请分析下面教学案例体现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一位教师在教一年级学生学习“两数相差多少的应用题”一课时,为了让小朋友们能够亲身感受和体会到老师教给他们的“比”的方法是可靠的,利用一年级学生爱唱爱跳和对比赛等具有奖励性质的活动感兴趣的性格特征,设计了一个问题情景,下面是这一情景的课堂教学实录。

    老师指定7个女生,3个男生到台前唱儿歌(女生的声音明显大于男生的声音)激发学生的兴趣。

    老师:他们唱得好不好?

    学生:好!

    老师:男生和女生哪个组的声音大?

    学生:女生声音大!

    老师:同学们知不知道为什么女生的声音大?

    学生:女生人多(学生凭直觉感受到)。

    老师:是吗?那么女生比男生多多少呢?

    学生:(部分学生已经很快说出女生比男生多4人,还有大多数同学在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计算)。

    老师:(留给学生思考计算和交流答案的时间,直到绝大多数同学都得出结果,随后提问)你是怎么知道是4的?

    学生:比的(学生说出自己比的方法)。

    老师:大家用比的方法做得对不对呢?我们一块来比一下(让男生和女生成对依次坐回原位,最后只剩下4个女生)。

  5. 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各是什么?

  6. 简述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7. 简述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

  8.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外校外活动使“青少年迈上了科学思维的道路”,这告诉我们课外校外教育(  )。

    • A. 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
    • B. 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 C. 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 D. 是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
  9. 简述课堂教学总结的基本方法。

  10. 儿童道德性发展的可逆阶段是在(  )。

    • A. 2~5岁
    • B. 6~7岁
    • C. 8~10岁
    • D. 11~I2岁
  11. 对学生日常学习生活进行管理的目标属于(  )。

    • A. 常规管理目标
    • B. 非常规管理目标
    • C. 日常管理目标
    • D. 生活管理目标
  12. 中国近代意义上最早正式成立的公立小学堂是(  )。

    • A. 正蒙书院内附设的小班
    • B. 上海泸南三等学堂
    • C. 南洋公学外院
    • D. 俞复等设立的三等学堂
  13. 桑代克的学习理论被称为(  )。

    • A. 尝试一错误说
    • B. 认知一发现理论
    • C. 联结一认知理论
    • D. 有意义接受学习论
  14. (  )可用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回忆,且可将学生的猜测可能性降到最小。

    • A. 选择题
    • B. 是非题
    • C. 论述题
    • D. 填空题
  15. 一个国家以法律的形式规定普遍实施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的义务形式称为(  )。

    • A. 普及教育
    • B. 普及基础教育
    • C. 普及国民教育
    • D. 普及义务教育
  16. 个体的身心发展在不同的年龄段表现出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 )。

    • A. 差异性
    • B. 顺序性
    • C. 不平衡性
    • D. 阶段性
  17. 加涅将学习分为智慧技能等五种类型的依据是(  )。

    • A. 不同的学习结果
    • B. 学习层次的高低
    • C. 学习情境的简繁
    • D. 学习水平的优劣
  18. 柯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的主要方法是(  )。

    • A. 自然观察法
    • B. 实验室实验法
    • C. 两难故事法
    • D. 对偶故事法
  19. 课程改革就其实质来讲,就是课程(  )的问题。

    • A. 现代化
    • B. 综合化
    • C. 系统化
    • D. 理论化
  20. 班级管理的基本功能是(  )。

    • A. 设计教学活动
    • B. 开展各种活动
    • C. 帮助学生成长
    • D. 社会角色学习
  21. 我国中小学开设的语文、数学、外语等课程属于(  )。

    • A. 活动课程
    • B. 潜在课程
    • C. 综合课程
    • D. 学科课程
  22. 建国以来,我国小学教学改革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改革(  )。

    • A. 教学方法
    • B. 教学内容
    • C. 教学组织形式
    • D. 考试制度
  23. 在下列教学组织形式中,有利于高效率、大面积培养学生的是(  )。

    • A. 个别教学
    • B. 班级授课制
    • C. 分组教学
    • D. 道尔顿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