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3年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预测试卷(四)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张三是某小学三年级的学生。班主任老师反映该学生学习习惯差,作业拖拉,懒散,纪律松散,上课爱说闲话,甚至随意离开位置,平时课余时间都沉迷于网络游戏,放学后经常出入学校附近网吧,也爱和班级同学打架,爱搞恶作剧,如把粉笔灰撒进同学饭盒里,上课无故拍打周围同学肩膀,影响同学听课。经班主任老师了解,张三一家三口,父亲常年在上海打工,很少回家,母亲在一个综合市场摆摊位卖服装。平时张三都是由母亲照顾。双休日基本上会跟随母亲在市场内,综合市场里人多事杂,绝大多数人都不怎么注意言行举止,导致张三平时出现不文明的语言和行为。母亲因忙于生意,对儿子疏于管理,待到儿子犯错时则是一顿打骂,而爷爷奶奶非常溺爱孩子,平时宠爱有加。

    问:(1)张三的种种行为是不良品德行为吗?请给出诊断的依据。

    (2)结合本案例,试述小学生不良品德行为产生的原因。

    (3)针对张三的这种情况,请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当今小学生德育工作的具体措施。

  2. 材料一:

    材料二:

    触摸春天

    邻居的小孩安静,是个盲童。

    春天来了,小区的绿地上花繁叶茂。桃花开了,月季花开了。浓郁的花香吸引着安静。这个小女孩,整天在花香中流连。

    早晨,我在绿地里面的小径上做操,安静在花丛中穿梭。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安静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来。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我几乎要喊出声来了,因为那朵月季花上,正停着一只花蝴蝶。

    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蝴蝶在她的手指间扑腾,安静的脸上充满了惊讶。这是一次全新的经

    历,安静的心灵来到了一个她完全没有体验过的地方。

    我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安静。我仿佛看见了她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一瞬间,我深深地感动了。在春天的深处,安静细细地感受着春光。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此刻安静的心上,一定划过一条美丽的弧线,蝴蝶在她八岁的人生划过一道极其优美的曲线,述说着飞翔的概念。我没有惊动安静。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在这个清香袅袅的早晨,安静告诉我这样的道理。

    请在上述材料中任选其一,就课堂教学目标及教学过程(譬如课堂导人、讲授新知等)进行教学设计。

  3. 简述我国小学管理的基本内容。

  4. 五年级小学生刘爱华,身体和智力均为良好,学习成绩平平,在班上处于中下水平。其父母虽是农民,但很重视子女教育,盼望她将来能考上大学。她也能听父母的话,决心好好学习,为父母争气。但由于对学习缺乏兴趣,上课总爱打瞌睡;尤其是对学外语有偏见,认为“我是中国人,不学外文照样可以生活”。老师提问“明白了吗?”她总是说“不知道。”

    请结合这一案例,谈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5. 简述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6. 简述研究课题的主要来源。

  7. 简述课外活动的特点。

  8. 简述大脑机能的发展。

  9. 班级管理的中心内容是(  )。

    • A. 班级常规管理
    • B. 班级教学管理
    • C. 班级学习管理
    • D. 班级生活管理
  10. 我国尝试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始于(  )。

    • A. 20世纪50年代以后
    • B. 20世纪60年代以后
    • C. 20世纪70年代以后
    • D. 20世纪80年代以后
  11. 新生儿生下来遇冷空气就哭是(  )

    • A. 操作性条件反射
    • B. 无条件反射
    • C. 经典性条件反射
    • D. 理性条件反射
  12. 杨贤江于1930年出版的教育学著作是(  )。

    • A. 《新编教育学》
    • B. 《教育学》
    • C. 《新教育大纲》
    • D. 《实用教育学》
  13. 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初中的起始年级全面进入新课程实验的时间是(  )。

    • A. 2004年
    • B. 2005年
    • C. 2006年
    • D. 2007年
  14. 把“小学堂”改为“小学校”的学制是(  )。

    • A. 壬寅学制
    • B. 癸卯学制
    • C. 壬子癸丑学制
    • D. 壬戌学制
  15. 小学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教育,课程门类要齐全,不能重此轻彼,这体现出小学教育的(  )。

    • A. 普及性
    • B. 实践性
    • C. 基础性
    • D. 发展性
  16. “如果教育家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首先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乌申斯基的这段论述告诉我们,要做好班主任必须(  )。

    • A. 注意观察
    • B. 培养良好的班风
    • C. 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
    • D. 了解和研究学生
  17. 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在动机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并非一成不变。在哪个时期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  )

    • A. 儿童早期
    • B. 少年期
    • C. 青年期
    • D. 成年期
  18. 斯金纳研究的条件反射叫做(  )。

    • A. 操作性条件反射
    • B. 遗传性条件反射
    • C. 经典性条件反射
    • D. 非理性条件反射
  19. 班级授课制的实施在我国始于(  )。

    • A. 唐代
    • B. 清末
    • C. 民国初期
    • D. 新中国成立
  20. 西方首先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的是(  )。

    • A. 赫尔巴特
    • B. 康德
    • C. 卢梭
    • D. 杜威
  21. 目前研究男女智力的性别差异的基本结论之一是(  )。

    • A. 男优于女
    • B. 男女总体水平大致相等
    • C. 女优于男
    • D. 男女总体水平,有年龄相等,有的则不相等
  22. 下列哪一项不是根据教育科学研究的功能划分的?(  )

    • A. 发展性研究
    • B. 应用性研究
    • C. 预测性研究
    • D. 评价性研究
  23.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教学的(  )。

    • A. 直观性原则
    • B. 启发性原则
    • C. 循序渐进原则
    • D. 巩固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