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预测试卷(三)
-
材料一:
材料二:
落花生
我们家的后园有半亩空地。母亲说:“让它荒着怪可惜的,你们那么爱吃花生,就开辟出来种花生吧。,,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
母亲说:“今晚我们过一个收获节,请你们的父亲也来尝尝我们的新花生,好不好?”母亲把花生做成了好几样食品,还吩咐就在后园的茅亭里过这个节。
那晚上天色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
父亲说:“你们爱吃花生吗?”
我们争着答应:“爱!”
“谁能把花生的好处说出来?”
姐姐说:“花生的味儿美。”
哥哥说:“花生可以榨油。”
我说:“花生的价钱便宜,谁都可以买来吃,都喜欢吃。这就是它的好处。”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请在上述材料中任选其一,就课堂教学目标及教学过程(譬如课堂导入、讲授新知等)进行教学设计。
-
印度发现的狼孩卡马拉,由于从小离开人类社会,在狼群中生活了8年,虽然后来回到人类社会并经过教育与训练,但到l7岁时,她仅知道一些简单的数字概念,学会50个词汇,能讲简单的话。
请分析:为什么卡马拉在回到人类社会的九年里教育训练效果会这么差?
-
南京市二十四中的班主任史箐老师,承诺在带班的三年期间,满足每个同学的一个愿望
(只要是合理的)。有个同学的愿望是在植树节这一天亲自植一棵树。植树节这一天,史老师帮助这个同学实现了愿望,而且使全班同学度过了愉快的一天。
(1)选择一个纪念日,设计一个有特色的班级活动方案。
(2)运用相关原理分析上述案例。
-
简述沟通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
-
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
什么是微格教学?
-
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各自的优势是什么?
-
简述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
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三基”为中心的基础教养。“三基”指的是( )。
- A. 读、写、算
- B. 读、画、算
- C. 画、写、算
- D. 读、写、画
-
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编写者是( )。
- A. 陶行知
- B. 杨贤江
- C. 廖世承
- D. 潘菽
-
根据研究的功能,可将教育科学研究分为( )。
- A. 发展性研究、评价性研究、预测性研究
- B. 发展性研究、应用性研究、预测性研究
- C. 基础性研究、发展性研究、应用性研究
- D. 评价性研究、基础性研究、预测性研究
-
从国外引进的一种学生评价方法是( )。
- A. 观察法
- B. 心理测验法
- C. 学生成长档案袋
- D. 自述法
-
儿童多动症是小学生中常见的一种以注意缺陷、活动过度和好冲动为主要特征的综合性障碍,其高峰发病年龄在( )。
- A. 3~5岁
- B. 5~7岁
- C. 8~10岁
- D. 12~13岁
-
班规是学生自我管理的重要制度,主要涉及( )。
- A. 学习-、纪律、健康、着装
- B. 学习、健康、出勤、卫生
- C. 学习、纪律、着装、卫生
- D. 学习、纪律、出勤、卫生
-
我国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是( )。
- A. 孔子
- B. 许慎
- C. 朱熹
- D. 孟子
-
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 )规律的反映。
- A. 顺序性
- B. 个别差异性
- C. 不平衡性
- D. 阶段性
-
学生经常利用画表格的方式来对学习内容进行整理归类,这是运用了( )。
- A. 复述策略
- B. 精细加工策略
- C. 模式再认策略
- D. 组织策略
-
奥苏贝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 )。
- A. 有意义的发现学习
- B. 机械的发现学习
- C. 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 D. 机械的接受学习
-
反复检查个人的衣服鞋袜是否整齐属于下列哪种强迫行为?( )
- A. 强迫性洗手
- B. 强迫性计数
- C. 刻板的仪式性动作
- D. 强迫性自我检查
-
按照智力测验的标准,智力超常儿童是指智商至少达到( )的儿童。
- A. 130
- B. 140
- C. 150
- D. 160
-
首创全身松弛训练法的心理学家是( )。
- A. 斯金纳
- B. 巴甫洛夫
- C. 艾里斯
- D. 雅各布松
-
学校课外活动的主体部分是( )。
- A. 科技活动
- B. 学科活动
- C. 文学艺术活动
- D. 社会活动
-
《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宗旨是发展( )。
- A. 专业教育
- B. 基础教育
- C. 中等教育
- D. 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