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预测试卷(一)
-
李老师在教学中存在这样一种令人尴尬的现象:他讲课不可谓不透、不明、不用功(有时甚至很卖力),课下督促检查不可谓不细、不紧、不认真,而学生也付出了较大的努力,师生满以为会取得较大的收获与提高,可最终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付出和希冀相去甚远。
针对这种现象,结合相关理论谈谈李老师应该怎样改变这种情况。
-
材料一:
材料二:
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请在上述材料中任选其一,就课堂教学目标及教学过程(譬如课堂导入、讲授新知等)进行教学设计。
-
简述教师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意义。
-
小翔今年9岁,曾经在幼儿园间断性地就读两年。上课时经常大喊大叫,影响其他同学。
他认字能力强、记忆力好,掌握的词汇比较多,但不理解字词意思,不能正确地说一个句子。刚到班级的时候,把教室里的桌子推到一边,上课时老师进来了,他也在教室里跑来跑去,还不时拿同学的书本、文具等,经常是整节课因为他的存在而无法进行。当他不开心的时候,他时常会大喊大叫,大声骂人,有时候还会不断抽打自己的右脸部。
(1)根据你所学的知识,你怀疑小翔可能有什么样的心理健康问题?为什么?
(2)该如何改善?
-
简述课外活动的内容。
-
简述组织班级活动的原则。
-
简述建构主义学习观。
-
小学生的卫生保健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
以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创造精神为主的课外活动是( )。
- A. 学科活动
- B. 文学艺术活动
- C. 科技活动
- D. 社会活动
-
经典条件反射的创始人是( )。
- A. 斯金纳
- B. 巴甫洛夫
- C. 桑代克
- D. 华生
-
“拔苗助长”、“陵节而施”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
- A. 顺序性
- B. 不均衡性
- C. 阶段性
- D. 个体差异性
-
教学评价的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 )。
- A. 作出分析
- B. 作出判断
- C. 进行评估
- D. 作出决策
-
1632年,《大教学论》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的建立,其作者是( )。
- A. 赫尔巴特
- B. 杜威
- C. 裴斯泰洛齐
- D. 夸美纽斯
-
学校组织文化是学校物质文化、学校精神文化、学校规范文化的综合。其中,学校组织文化的核心是( )。
- A. 学校物质文化
- B. 学校规范文化
- C. 学校行为文化
- D. 学校精神文件
-
在我国教育史上,最早把小学教育规定为义务教育的年代是( )。
- A. 1904年
- B. 1922年
- C. 1949年
- D. 1986年
-
生理自我基本成熟的时间在( )。
- A. 1岁左右
- B. 3岁左右
- C. 6岁左右
- D. 9岁左右
-
口渴会促使个体作出觅水的活动,这是动机的( )。
- A. 导向功能
- B. 激活功能
- C. 调节与维持的功能
- D. 强化功能
-
研究发现儿童的学习过程中存在“关键期”,这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
- A. 阶段性
- B. 差异性
- C. 不平衡性
- D. 顺序性
-
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有人按字音归类识字,有人按偏旁结构归类识字,这属于( )。
- A. 复述策略
- B. 理解一控制策略
- C. 精加工策略
- D. 组织策略
-
班会、晨会活动属于( )。
- A. 日常性班级活动
- B. 竞赛性班级活动
- C. 工作性班级活动
- D. 阶段性班级活动
-
有一种学说认为,学习是个体利用智慧对情境与自身关系的顿悟。该学说的创立者是( )。
- A. 布鲁纳
- B. 苛勒
- C. 奥苏伯尔
- D. 加涅
-
小学阶段的课程,应体现基础性、发展性和( )。
- A. 可行性
- B. 衔接性
- C. 实践性
- D. 普及性
-
小学课外活动的基本特点是( )。
- A. 自愿性
- B. 强制性
- C. 规范性
- D. 随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