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专家预测试卷(2)
-
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个小村庄的故事 在-片河坡上。早先有过-个美丽的村庄。村子里住着几十户人家,家家都有-两把锋利的斧头,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坡上去,把树-棵棵砍下来,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年年,-代代,山坡上的树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树木变成了各家各户-间间、-栋栋的房子,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各种各样的工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中。不管怎样,河坡上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都还不错。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连下了五天五夜,到了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可是,那个小村庄,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1)简要分析该文本的写作特点。(2)如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教学的导人环节并简要说明理由。
-
“差生”的成绩我是差生行列中的-员,我也曾努力过,刻苦过,但最后却被-盆盆冷水浇得心灰意冷。就拿-次英语考试来说吧,我学英语觉得比上青天还难。每次考试不是个位数就是十几分。-次老师骂我是蠢猪,我-生气下决心下次-定要考好。于是,我加倍努力,真的拿了个英语第-名。心想这次老师-定会表扬我了吧!可是出乎我意料,老师-进教室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问我:“你这次考的这么好,不是抄来的吧?”听了这话,我-下子从头凉到脚,难道我们差生就-辈子都翻不了身了吗?透过这份材料.深切地感受到学生对现行评价制度和评价方法的恐惧、不满与无奈,请分析此课程评价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
简述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
在某班,甲同学受父母离异的影响,由-个自觉学习的好孩子变得上课容易走神、不按时完成作业。乙同学因教师的公开辱骂而厌恶上课、经常逃学玩游戏。甲乙两个同学的学习成绩都下降了。(1)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2)甲、乙同学的学习成绩下降分别是哪些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而造成的?(3)运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就如何满足甲、乙的需要提出两条合理建议。
-
简述动机及其功能。
-
简述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
-
第斯多惠说:“坏老师奉送真理,好老师教导真理”体现了( )教学原则。
- A.直观性原则
- B.启发性原则
- C.循序渐进原则
- D.巩固性原则
-
若儿童不小心中毒,应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
- A.口服中毒者可根据病情采取催吐、洗胃、导泻或灌肠等方法迅速排出毒物
- B.皮肤接触者,立即脱去已污染的衣物,用清水反复冲洗皮肤、毛发、指甲等部位
- C.化学药品中毒者,应立即用大量的冷水冲洗
- D.腐蚀性毒物中毒,可饮用蛋清、牛奶、豆浆,以起到保护胃黏膜、延缓毒物吸收的作用
-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所学知识向学生进行提问属于( )。
- A.形成性评价
- B.总结性评价
- C.诊断性评价
- D.相对性评价
-
预防龋齿最重要的措施是( )。
- A.保持口腔卫生
- B.少吃糖
- C.少吃酸性食物
- D.加强营养
-
如果-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 )。
- A.让儿童看完电视后立即督促其完成作业
- B.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
- 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电视的行为
- D.只有按时完成作业才能看电视
-
学校教育对个人发展的特殊功能体现在( )。
- A.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体的功能
- B.具有即时价值.但不具有延时价值
- C.具有均衡发展个体的功能
- D.培养受教育者知识.利用和超越环境的意识和能力
-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于耳”属于( )。
- A.形象记忆
- B.动作记忆
- C.情绪记忆
- D.逻辑记忆
-
直接决定教育性质的是( )。
- A.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 B.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
- C.社会的意识形态
- D.社会文化
-
赫尔巴特认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应该是( )。
- A.神学和哲学
- B.哲学和心理学
- C.哲学和伦理学
- D.伦理学和心理学
-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课外书籍和教材获得知识的方法是( )。
- A.自学法
- B.读书指导法
- C.练习法
- D.参观法
-
“大有大成,小有小成”是( )教学原则具体运用的结果。
- A.自觉积极性
- B.启发性
- C.巩固性
- D.因材施教
-
对残疾儿童的教育要依据( )的特征进行。
- A.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 B.儿童身心发展的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
- C.儿童身心发展的统-性
- D.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
在教育学史上,认为人的知识都是学习得来的,人的差别都是由教育产生的结果的英国教育家是( )。
- A.赫尔巴特
- B.杜威
- C.洛克
- D.卢梭
-
身处教育实践第-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这种研究方法是( )。
- A.观察法
- B.读书法
- C.文献法
- D.行动研究法
-
荀子日:“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这句话所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 A.直观性原则
- B.启发性原则
- C.巩固性原则
- D.量力性原则
-
盖老师总是建议学生们在看课本和课外读物时,用不同颜色的笔画出重点并相应作出标记。以便于日后重新阅读,是利用知觉的( )特征。
- A.选择性
- B.整体性
- C.理解性
- D.恒常性
-
美育就是对学生进行( )。
- A.审美教育
- B.五讲四美教育
- C.美好生活教育
- D.美好思想教育
-
“教育主体确定,教育对象稳定,有相对的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教育实体出现,教育初步定型”这些特征的出现标志学校教育制度进入( )。
- A.前制度化教育阶段
- B.制度化教育阶段
- C.非制度化教育阶段
- D.学校萌芽阶段
-
班主任在组织班级教育力量中所起的作用是( )。
- A.决定作用
- B.领导作用
- C.纽带和桥梁作用
- D.核心作用
-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
- A.知与行的矛盾
- B.外界多种良莠掺杂的教育影响之间的矛盾
- C.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之间的矛盾
- D.学生的上进心与惰性之间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