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深度押题试卷(4)
- 
				
负数是小学阶段数学教学新增加的内容。认识负数,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数概念的一次拓展。学生以往所认识的数——整数、分数、小数等都是算术范围之内的数,建立负数的概念则使学生认数的范围从算术的数拓展到有理数,从而丰富了小学生对数概念的认识。
本节课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丰富多彩的素材,如气温的表示方法、收入与支出的记录方法等,让学生在实际生活背景中感受和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正负数的含义。
请根据上述资料中的教材内容,编写教学设计。
要求:
(1)写出一篇要素完整的教案。(10分)
(2)要明确本课的学习领域,恰当设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15分)
(3)合理地设计学习活动和作业要求。(15分)
 - 
				
简述小学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 
				
简述小学教师教学反思的基本内容。
 - 
				
一名学生的日记中有这样一些内容:“英语课上,老师又是只提问那几个学习好的学生,其他学生看都没看一眼,更不用说我们这些差生了。我想不通,大家坐在同一间教室,同样都是老师的学生,为什么老师对待我们的态度完全不一样难道成绩就那么重要吗”
谈谈你对该案例的看法。
 - 
				
简述操作技能不同于心智技能的特点。
 - 
				
现实中传递着大量的数学信息,如反映人民生活水平的“恩格尔系数”、预测天气情况的“降雨概率”、表示空气污染程度的“空气指数”、表示儿童智能状况的“智商”等,这表明数学术语日趋( )
- A.人本化
 - B.生活化
 - C.科学化
 - D.社会化
 
 - 
				
小学生卫生保健的内容包括个人卫生保健、环境卫生保健、合理的作息制度和( )
- A.教学卫生保健
 - B.用脑卫生保健
 - C.用眼卫生保健
 - D.合理饮食
 
 - 
				
教育制度的主体是( )
- A.学校教育制度
 - B.教育体制
 - C.社会教育制度
 - D.业余教育制度
 
 - 
				
以下不能体现小学教育的基础性特点的是( )
- A.小学教育为提高国民素质奠定基础.
 - B.小学教育为各级各类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 C.小学教育为儿童、少年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 D.小学教育在整个教育中具有基础性的特点,对于每个公民来说,教育机会是均等的
 
 - 
				
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是( )
- A.直观性原则
 - B.启发性原则
 - C.循序渐进原则
 - D.巩固性原则
 
 - 
				
有的人“少年得志”,有些人则“大器晚成”。这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规律。
- A.互补性
 - B.顺序性
 - C.不平衡性
 - D.个别差异性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阶级性不存在于社会主义国家的教育中
 - B.学校教育就是文化教育
 - C.赫尔巴特提出了教学四阶段,即明了、联系、系统、方法
 - D.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环境,其中,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因素
 
 - 
				
诊断性评价多半是在( )
- A.教学过程中
 - B.形成性评价之后
 - C.形成性评价之前
 - D.教学过程之后
 
 -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小学生的观察力的特点( )
- A.目的性较差
 - B.缺乏精确性
 - C.缺乏顺序性
 - D.较易抓住事物的本质
 
 - 
				
从迁移的观点来看,“温故而知新”属于( )
- A.顺向负迁移
 - B.逆向负迁移
 - C.逆向正迁移
 - D.顺向正迁移
 
 - 
				
小学生数学学习中的主要矛盾是( )
- A.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
 - B.学生与教材之间的矛盾
 - C.数学应用的广泛性与学生思维单一性的矛盾
 - D.数学的抽象与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
 
 - 
				
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品德》《艺术》课,属于( )
- A.分科课程
 - B.综合课程
 - C.活动课程
 - D.通识课程
 
 - 
				
初入学的儿童,学习兴趣的特点为( )
- A.有选择性但不分化
 - B.既无选择性又无分化
 - C.既有选择性又有分化
 - D.无选择性但又分化
 
 - 
				
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是( )
- A.《教育学》
 - B.《新教育大纲》
 - C.《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
 - D.《教育概论》
 
 -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 )的关系。
- A.普遍与特殊
 - B.整体与部分
 - C.全面与片面
 - D.抽象与具体
 
 - 
				
小学英语教学要以活动为主,但仍有课本。处理活动与课本关系的最好办法是( )
- A.用活动吸附、处理课本
 - B.围绕学期教学目标和课本相关重点组织活动,既搞活动,也读课本
 - C.根据课本需要组织活动
 - D.课堂搞好活动,课外读好课本.
 
 - 
				
小学英语教学应听力先行,这要求教师必须( )
- A.具有较快的听说速度
 - B.进行大量的听力自我练习
 - C.具备标准的英式英语语音语调
 - D.提高自身的辨音能力和听力教学修养
 
 - 
				
教育目的包括三个层次,居于第三层次的是( )
- A.国家的教育目的
 - B.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 C.课程目标
 - D.教师的教学目标
 
 - 
				
各类研究中唯一能确定因果关系的研究是( )
- A.教育观察法
 - B.教育调查法
 - C.教育实验法
 - D.教育测量法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晨会活动的特点是简短、及时
 - B.班会活动分为班级例会和主题班会两种形式
 - C.班级活动包括晨会活动、班会活动、主题教育活动和少先队活动
 - D.少先队的组织机构是依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建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