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一)
-
材料一
-
简述组织的功能。
-
印度发现的狼孩卡马拉,由于从小离开人类社会,在狼群中生活了8年,虽然后来回到人类社会并经过教育与训练,但到17岁时,她仅知道一些简单的数字概念,学会50个词汇,能讲简单的话。
请分析为什么在回到人类社会的九年里教育训练效果会这么差。
-
仔细阅读材料,并根据要求回答下面的问题。
以下是小学班主任处理违规事件的一些实例:
作文500字:题为“老师,我有话对你说”,不能写成“检讨”。
谈心里话:不愿写,就说5分钟,是坐着谈心或辩论,不是罚站认错。
弥补损失:主动为集体做件好事,不是为班上扫地等等。
剥夺权利:在一定时间内剥夺参加小学生喜欢的活动。
接受帮助:讲理、激励、榜样、“约法三章”等。
(1)请分析上述各种处理方式的利弊。
(2)结合材料说明班主任在处理班级的违规事件时应遵循的原则和使用的方法。
-
小学教育的特征。
-
怎样帮助小学生提高记忆的效果?
-
在主题教育活动中,在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等节日进行的活动属于 ( )
- A.群众性纪念日
- B.民间传统节日
- C.专题教育活动
- D.革命传统教育活动
-
列举主要的组织理论。
-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
班主任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影响个人,又通过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
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为 ( )
- A.常规管理
- B.平行管理
- C.民主管理
- D.目标管理
-
班会、晨会活动属于 ( )
- A.日常性班级活动
- B.竞赛性班级活动
- C.工作型班级活动
- D.阶段性班级活动
-
班级管理的基本功能是 ( )。
- A.设计教学活动
- B.开展各种活动
- C.帮助学生成长
- D.社会角色学习
-
班主任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小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小学生一个学期内的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进行小结与评价。这项工作是 ( )
- A.建立学生档案
- B.工作总结
- C.工作计划
- D.操行评定
-
对客观事物做判断时,倾向于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在认知方面独立于周围的背景,倾向于在抽象和分析的水平上加工,独立对事物作出判断,在学习上往往采用独立自觉学习,这样的学生属于 ( )
- A.场依存性
- B.场独立型
- C.沉思型
- D.冲动型
-
当事人中心辅导法的基本理论是 ( )
- A.行为主义
- B.人本主义
- C.认知心理
- D.精神分析
-
从记忆的内容看,小学生的主要记忆方式是 ( )
- A.机械识记
- B.具体形象
- C.不随意识记
- D.随意识记
-
人的心理的物质器官是 ( )
- A.心脏
- B.人脑
- C.经系统
- D.小脑
-
小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用电安全、消防安全、校园安全和 ( )
- A.交通安全
- B.乘车安全
- C.教学安全
- D.防水安全
-
约翰?杜威写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属于 ( )
- A.一次文献
- B.二次文献
- C.三次文献
- D.零次文献
-
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 ( )
- A.《论语》
- B.《学记》
- C.《理想国》
- D.《大教学论》
-
我国现行的课程管理体制为 ( )
- A.教育部、省、市县三级管理
- B.国家、地方和学区三级管理
- C.地区、县市和学校二级管理
- D.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管理
-
中国近代意义上最早正式成立的公立小学堂是 ( )
- A.正蒙书院内附设的小班
- B.上海泸南三等学堂
- C.南洋公学外院
- D.俞复等设立的三等学堂
-
中国近代意义上最早正式成立的公立小学堂是 ( )
- A.正蒙书院内附设的小班
- B.上海泸南三等学堂
- C.南洋公学外院
- D.俞复等设立的三等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