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专家预测试卷(2)
-
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
问题(一):如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习上述内容,试拟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15分)
问题(二):根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并简要说明理由。(25分)
-
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
问题(一):如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习上述内容,试拟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15分)
问题(二):根据拟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并简要说明理由。(25分)
-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王老师的数学课教得非常出色。一些数学成绩不太好的学生,一旦经他指点,不久数学成绩便有飞快的提高。他除了教数学外,还是班主任。但是,他的班主任工作进展得不理想。有的学生数落说,王老师的全部心思都在数学上,组织课外活动、开班会,都是讲数学题。王老师偏爱数学成绩好的学生,班委会由数学尖子组成。每当遇上学生不守纪律,王老师就把全班学生训一顿,而且采取枪打出头鸟的办法,狠狠地惩罚闹事者。但这并没有改变班上一团糟的局面,看到自己的班级,王老师很无奈。他认为自己尽了力,班会没少开,课外活动经常搞,也经常找学生谈话,做个别思想工作,但效果总是不明显。
问题(一):从上面的材料来看,王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没有做好。请问,王老师陷入班主任工作困境的原因是什么?试给予分析。(10分)
问题(二):从王老师的经历来看,作为班主任,除了要具有一般教师的素养外,还应具有哪些特殊的素养?(10分)
-
以下是《十几减九》的教学片段,阅读并回答问题。
教师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例题“12—9”的计算方法,然后展开师生对话,交流算法。
师:谁来介绍自己的方法,告诉大家你是怎么想的?
生1:我是数出来的。
师:你是怎么数出来的呢?
生1:我心里想着9,然后从9往下数(用手指表示),一直数到12,数了3个数,所以12减9就等于3。
师:你能给你的方法起个名称吗?
生1:(想了想)那就叫“数手指”法吧。
生2:老师,我不用数手指,而是用小棒来摆。
师:你是怎么摆的,又怎么算呢?
生2:我先摆出12根小棒,然后拿走9根,剩下3根,12减9就等于3,这种方法叫“摆小棒”法。
师:好一个“摆小棒”法,你真行!
生3:我不用数手指,也不用摆小棒就能算出来!
师:是吗?那就把你的高招说一说!
生3:(得意地)我把12分成10和2,先用10减9等于1,再用1和2加起来就等于3。
师:哇!你真聪明,能想出这么巧妙的方法,老师佩服你!那你给这种方法起名称了吗?
生3:我不知道该叫什么方法好。
师:还有谁的方法和生3的一样?你们一起来商量一下,给这种方法起个什么名称。
学生你一言我一语,说出了很多名称,有的叫“分开减”法,有的叫“先算10”法,有的说是“10减”法,还有的叫“先算减,再算加”法。
师:这些名称都有道理,老师把你们的这些说法综合起来,起一个又简单又合理的名称,你们同意吗?
生:同意!
师:那就叫“破十法”吧!
生4:我还有一种方法比“破十法”还好!
师:是吗?怎么个好法,你说说!
生4:因为我知道9加3等于12,所以12减9就等于3,这种方法叫“想加算减”法!
师:你真会学习,能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
生5:老师,我还有一种更好的方法,叫“连续减”法!
师:(惊讶地)真的吗?怎么连续减呢?
生5:(兴奋地跑上讲台)我先用12里的2减去9里面的2,再用10减去剩下的7就得到3。
师:你真是一个“小数学家”,太了不起了!
问题:试述此教学片段中,体现了教师与学生互动教学活动的哪些特点?(20分)
-
我国小学德育的主要原则有哪些?
-
简述小学课外活动的内容。
-
简述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
-
一个人的思维活动能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的思维品质称为思维的( )。
- A.广阔性
- B.灵活性
- C.逻辑性
- D.深刻性
-
守恒指物体不论形态如何变化,其质量恒定不变。皮亚杰认为,儿童开始具有守恒观念的年龄阶段是( )。
- A.O~2岁
- B.2~7岁
- C.7~11岁
- D.11~15岁
-
对不听话的学生不可采取的矫正方法是( )。
- A.倾听心事
- B.端正态度
- C.情绪疏导
- D.侮辱打骂
-
从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看,小学生记忆的主要方式是( )。
- A.符号记忆
- B.抽象记忆
- C.命题记忆
- D.形象记忆
-
班级管理的主要功能是( )。
- A.维持班级秩序
- B.形成良好班风
- C.锻炼学生能力
- D.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
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是( )。
- A.谈话法
- B.讨论法
- C.讲授法
- D.练习法
-
北京师范大学学制研究小组于1981年在其附属中小学开始进行的学制实验是( )。
- A.六三制
- B.双轨制
- C.分支型
- D.五四制
-
以守恒概念的形成为标志的认知发展阶段是( )。
- A.感知运动阶段
- B.前运算阶段
- C.具体运算阶段
- D.形式运算阶段
-
以实践作业为主的兴趣小组是( )。
- A.技术小组
- B.学科小组
- C.艺术小组
- D.体育小组
-
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还要求具有一定的( )。
- A.研究能力
- B.学习能力
- C.管理能力
- D.交往能力
-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倡导的“平行教育”的德育原则是指( )。
- A.知行统一原则
- B.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 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 D.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
以“以儿童为中心”观点著称的教育家是( )。
- A.杜威
- B.赫尔巴特
- C.洛克
- D.卢梭
-
口渴会促使个体做出觅水的活动,这是动机的( )。
- A.导向功能
- B.激活功能
- C.调节与维持功能
- D.强化功能
-
苏格拉底在教学中形成的“产婆术”属于( )。
- A.直观性原则
- B.循序渐进原则
- C.启发性原则
- D.巩固性原则
-
在小学阶段,学生规则学习的主要形式是( )。
- A.发现学习
- B.接受学习
- C.创造学习
- D.认知学习
-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 )。
- A.知识、智力、能力
- B.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础性学历
- C.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D.知识、智力、情感
-
德育的基本途径是( )。
- A.教学
- B.政治思想教育
- C.政治课
- D.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
心理咨询的根本目标是( )。
- A.解除学生的心理困扰,度过当前危机
- B.学会自己独立处理类似问题
- C.建立对咨询人员的信任
- D.学生对咨询过程的积极参与
-
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为( )。
-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 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
- 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 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
我国学制沿革史上,借鉴美国教育体制,初次确立了“六三三制”的学习阶段和年限的学制是( )。
- A.壬寅学制
- B.壬戌学制
- C.壬子癸丑学制
- D.癸卯学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