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5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全真模拟试卷(4)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

    问题(一):如指导高年段小学生学习上述内容,试拟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15分)

    问题(二):根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并简要说明理由。(25分)

  2. 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

    问题(一):如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习上述内容,试拟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15分)

    问题(二):根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新授部分的教学流程,并简要说明理由。(25分)

  3. 在校长室,记者提出见识下实验班学生的成绩单,校长满足了记者的要求,拿出了该校学生的“八宝袋”——“成长记录袋”。“成长记录袋”是一种由学校统一制作的、可以体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材料袋。袋内可以装学生的操行成绩单、期末考试试卷、平时考查成绩最高的试卷、最好的作文或周记、最满意的写字作业或英语口语录音、美术作业或创作画、小论文、小制作或其他获奖材料,甚至是学生自己、家长、教师认为可以反映学生素质提高的有关材料。简而言之,成长记录袋就是学生一个学期的大“成绩单”。它在年初发给学生,由学生自己保存,并整理本学年的有关材料,下学年初交给老师保存。这样,每位学生结业时就有五六袋足以证明自己的素质材料了。

    问题:“成长记录袋评价法”有哪些优点,有哪些不足?在当前你认为是否可行?(20分)

  4.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据《论语》记载,有一次,孔子讲完课,回到自己的书房,学生公西华给他端上一杯水。这时,子路匆匆走进来,大声向老师讨教:“先生,如果我听到一种正确的主张,可以立刻去做吗?”孔子看了子路一眼,慢条斯理地说:“总要问一下父亲和兄长吧,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子路刚出去,另一个学生冉有悄悄走到孔子面前,恭敬地问:“先生,我要是听到正确的主张应该立刻去做吗?”孔子马上回答:“对,应该立刻实行。”冉有走后,公西华奇怪地问:“先生,一样的问题你的回答怎么相反呢?”孔子笑了笑说:“冉有性格谦逊,办事犹豫不决,所以我鼓励他临事果断。但子路逞强好胜,办事不周全,所以我就劝他遇事多听取别人意见,三思而行。”

    问题:你从孔子教育学生的实例中能得到什么启发?(20分)

  5. 简述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6. 教学过程有哪些特点?

  7. 简述小学德育目标确立的依据。

  8. 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主要体现在(  )。

    • A.普及性、基础性、强制性
    • B.基础性、强制性、义务性
    • C.基础性、普及性、义务性
    • D.普及性、强制性、义务性
  9. 小学儿童对教师怀有特殊的信赖感,把教师看作无所不晓、无所不能的人,愿听从教师的教导,小学生的这种心理倾向称之为(  )。

    • A.依赖性
    • B.独立感
    • C.自制力
    • D.向师性
  10. 主动感对内疚感阶段,儿童的发展任务是(  )。

    • A.培养自立性
    • B.培养主动性
    • C.培养勤奋感
    • D.培养自我同一性
  11. 学生已掌握了“整数加减法”的知识,再学习“小数加减法”的知识,这种学习属于(  )。

    • A.符号学习
    • B.上位学习
    • C.下位学习
    • D.并列学习
  12. 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是(  )。

    • A.共同的奋斗目标
    • B.班主任的要求
    • C.班级内部的矛盾斗争
    • D.共同的活动
  13. 不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需要借助于头脑中的表现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这种思维形式是(  )。

    • A.形象思维
    • B.抽象思维
    • C.动作思维
    • D.语词逻辑思维
  14. 教师角色扮演的先决条件是(  )。

    • A.教师角色认知
    • B.教师角色体验
    • C.教师角色期待
    • D.教师与家长的合作
  15. 直观时运用变式方法的目的是(  )。

    • A.激发兴趣
    • B.引起注意
    • C.丰富想象
    • D.区分本质与非本质特征
  16. 小明学习不是为了获得家长的赞许,也不是为了赢得名次,只是他发觉知识学习过程本身就有乐趣。根据奥苏伯尔关于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理论,小明的学习动机属于(  )。

    • A.认知内驱力
    • B.自我提高内驱力
    • C.附属内驱力
    • D.自我效能感
  17.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订的学习计划,包括(  )。

    • A.意识和能力
    • B.规则和技能
    • C.认知策略
    • D.经验和方法
  18. 我国小学课程的设计要适合小学儿童(  )的特点。

    • A.知识掌握
    • B.能力培养
    • C.品德养成
    • D.身心发展
  19. 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了“白板说”,认为外部的力量决定了人的发展,这是一种(  )。

    • A.外铄论的观点
    • B.内发论的观点
    • C.多因素论的观点
    • D.反映论的观点
  20. “揠苗助长”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

    • A.阶段性
    • B.差异性
    • C.顺序性
    • D.不均衡性
  21. 提出情绪辅导方法的心理学家是(  )。

    • A.桑代克
    • B.斯金纳
    • C.雅各布松
    • D.埃利斯
  22. “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特点。

    • A.复杂性
    • B.长效性
    • C.创造性
    • D.示范性
  23. 下列情境中代表内部动机的是(  )。

    • A.课间休息时,小李回到教室里做作业
    • B.王老师对张华的测验成绩表示满意
    • C.校长在全校大会上宣布三好学生名单
    • D.陈英每天独自看几小时电视
  24. 学校、家庭、社会的沟通者是(  )。

    • A.校长
    • B.教导主任
    • C.班主任
    • D.科任教师
  25. 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期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  )。

    • A.抑制现象
    • B.挫折现象
    • C.高原现象
    • D.低谷现象
  26. 教师成为一个专业工作人员,能够对教育问题做出反省性思考,属于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  )阶段。

    • A.求生
    • B.巩固
    • C.更新
    • D.成熟
  27. 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础规范和质量要求是(  )。

    • A.课程计划
    • B.课程标准
    • C.教案
    • D.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