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5年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预测试卷(八)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美国耶鲁大学的华裔教授蔡美儿出版了一本名叫《虎妈战歌》的书,在美国引起轰动。该书介绍了她如何以中国式教育方法管教两个女儿,她骂女儿“垃圾”、要求每科成绩拿A、不准看电视、琴练不好就不准吃饭等。虎妈的教育方法轰动了美国教育界,并引起美国关于中美教育方法的大讨论。如今讨论随着《时代》周刊的参与几乎达到了一个高潮。虎妈的故事登上了最新一期《时代》周刊封面。

    继“虎妈”之后,“狼爸”、“鹰爸”近日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狼爸”可谓“语不惊人死不休”——“打是一种威严、一种法度、一种文化”。“打是亲,骂是爱”的传统教子观念在“狼爸”那里有了新的诠释。“鹰爸”让四岁幼儿多多清晨在一13℃的雪地里裸跑,声称经过三年多的“极限训练”,现在多多已经完全看不出早产儿的痕迹,并且在很多方面都要优于同龄儿童。

    请结合身心发展影响因素,谈一谈你是如何看待“虎妈”、“狼爸”、“鹰爸”的做法的。

  2. 材料一:

    材料二:

    荷花

    清早,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我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做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风过了,我停止了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过了一会儿,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

    请在上述材料中任选其一,就课堂教学目标及教学过程(譬如课堂导入、讲授新知等)进行教学设计。

  3. 简述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具体应用。

  4. 简述教学评价的功能。

  5. 仔细阅读材料,并根据要求回答下面的问题。

    有一个班的学生习惯乱丢纸屑,屡次教育都无效。有一次,班主任进教室,见地上有几团纸屑。当时还有三位同学未进教室。老师突然想到这是进行教育的好时机,于是,指着地上对大家说:“这儿有几团纸屑,进来的同学都没有拣起,现在还有三位同学未进来,我们看看他们会不会发现。”经老师一说,全班同学都瞪大眼睛等着瞧。第一位同学看也不看就冲进了教室;第二位看了看地面却无动于衷,到座位上去了。第三位一看地上有纸屑,就弯下腰去把它全拣起来。

    全班同学报以热烈的掌声。老师的脸上掠起一丝微笑,郑重宣布班会开始了。第一个受表扬的就是那位拣纸屑的同学。从此,教室地上再也看不到纸屑了。

    (1)试分析以上案例中,老师的教育行为主要反映出班主任的什么素质?并分析这种素质对于班主任工作的意义。

    (2)分析该案例中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方法?并讨论这些方法的作用。

  6. 简述教学设计的依据。

  7. 怎样设计研究方案?

  8. 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称为(  )。

    • A. 教学测验
    • B. 教学评价
    • C. 教学测量
    • D. 教学鉴定
  9. 简述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

  10. 在我国教育史上,最早把小学教育规定为义务教育的是(  )。

    • A. 明朝
    • B. 中华民国
    • C. 中华人民共和国
    • D. 清朝
  11. 教育科学研究中运用最广泛的研究方法是(  )。

    • A. 观察法
    • B. 调查法
    • C. 实验法
    • D. 个案法
  12. 在教学活动计划实施过程中,对教学计划、方案执行的情况进行的评价属于(  )。

    • A. 配置性评价
    • B. 形成性评价
    • C. 诊断性评价
    • D. 总结性评价
  13. 组织策略属于(  )。

    • A. 精加工策略
    • B. 认知策略
    • C. 元认知策略
    • D. 调节策略
  14. 将“飞机一箱子”想象为“飞机穿过箱子”运用的是记忆术中的(  )。

    • A. 位置记忆法
    • B. 简缩和编歌诀
    • C. 谐音联想法
    • D. 视觉联想
  15.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  )中。

    • A. 《理想国》
    • B. 《政治学》
    • C. 《论演说家的培养》
    • D. 《民主主义与教育》
  16. 学校教育始于(  )。

    • A. 奴隶社会初期
    • B. 奴隶社会末期
    • C. 原始社会末期
    • D. 封建社会中期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于(  )年通过。

    • A. 1985年
    • B. 1993年
    • C. 1995年
    • D. 1999年
  18. 学校文化从其形式来看,可分为(  )。

    • A. 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
    • B. 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学生文化
    • C. 教师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
    • D. 精神文化、学生文化、教师文化
  19. 教育心理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  )。

    • A. 沛西·能
    • B. 卢梭
    • C. 孟禄
    • D. 勒图尔诺
  20. 明确规定各年级少先队工作的主要内容,对各年级的基本目标、主要工作、需要关注的问题以及基础工作与特色活动相结合的实施原则,做了扼要提示的文件是(  )。

    • A. 《少先队工作纲要》
    • B. 《辅导员工作纲要》
    • C. 《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纲要》
    • D. 《少先队团队工作纲要》
  21. 场独立型概念的提出人是(  )。

    • A. 卡特尔
    • B. 威特金
    • C. 吉尔福特
    • D. 列维托夫
  22. 小学阶段的教学多运用直观形象方式,中学以后可进行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  )的特点。

    • A. 顺序性
    • B. 个别差异性
    • C. 不平衡性 
    • D. 阶段性
  23. 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  )。

    • A. 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
    • B. 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
    • C. 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电视的行为
    • D. 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