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考点试题(4)
-
简述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
-
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评价作品中的人物,从美育的角度看,主要是在引导学生( )。
- A.感受美
- B.鉴赏美
- C.表现美
- D.创造美
-
简述创造性思维的四个阶段。
-
简述系统脱敏法的几个步骤。
-
( )是体现班主任危机管理的最重要环节。
- A.危机预设
- B.危机防范
- C.危机确认
- D.危机控制
-
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 )。
- A.观察法
- B.读书法
- C.文献法
- D.行动研究法
-
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是班级( )管理。
- A.常规
- B.民主
- C.平行
- D.目标
-
按学生的年龄、性别随机抽取调查样本,这种抽样方法属于( )。
- A.系统抽样
- B.分层抽样
- C.目的抽样
- D.有意抽样
-
我国历史上,首次规定中小学实行“六三三制”学制的是( )。
- A.壬寅学制
- B.壬戌学制
- C.癸卯学制
- D.壬子癸丑学制
-
个人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某种欠缺而为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是( )。
- A.学习动机
- B.学习需要
- C.学习兴趣
- D.学习期待
-
根据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在学生学习较容易的任务时。应尽量使学生紧张一些
- B.在学生学习较复杂任务时,应尽量创设轻松自由的课堂气氛
- C.在学生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时,尽量心平气和地慢慢引导
- D.不论学习任务难易都应保持同样的动机水平
-
与同事一起观察自己的、同事的教学实践,与他们就实践问题进行对话、讨论。这种反思属于( )。
- A.自我反思
- B.集体反思
- C.纵向反思
- D.横向反思
-
一种记忆特点是:信息的保存是形象的,保存的时间短、保存量大,编码是以事物的物理特性直接编码,这种记忆是( )。
- A.瞬时记忆
- B.短时记忆
- C.长时记忆
- D.动作记忆
-
教育要适应人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应做到( )。
- A.循序渐进
- B.因材施教
- C.教学相长
- D.防微杜渐
-
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基础,确立了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的著作——西方第一部《教育心理学》,其作者是美国心理学家( )。
- A.冯特
- B.斯金纳
- C.杜威
- D.桑代克
-
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有人按偏旁结构归类识字,有人按字母音归类识字,这属于( )。
- A.复述策略
- B.元认知调节
- C.精加工策略
- D.组织策略
-
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 )。
- A.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 B.关注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
- C.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 D.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
科学知识在被用于生产之前,只是一种意识形态的或潜在的生产力,要把潜在的生产力转为人能掌握并用于生产的现实生产力,必须依靠( )。
- A.训练
- B.自学
- C.培训
- D.教育
-
低年级小学生观察事件凌乱,不系统,没头没尾,看到哪里算哪里,这是观察品质哪个特征发展水平较低的表现?( )
- A.观察的目的性
- B.观察的精确性
- C.观察的顺序性
- D.观察的深刻性
-
学生集体的特征首先是要有( )。
- A.集体舆论
- B.共同目标
- C.干部队伍
- D.活动
-
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教育起源的学说是( )。
- A.神话起源说
- B.生物起源说
- C.心理起源说
- D.需要起源说
-
为了便于因材施教,学校对报名参加英语课外小组的学生进行水平测试,并据此成绩进行编班。这种评价属于( )。
- A.诊断性评价
- B.安置性评价
- C.总结性评价
- D.形成性评价
-
辛德等人关于课程实施取向问题的研究受到了课程专家的普遍认同,他们将课程实施的取向分为( )三种。
- A.协作取向、相互调适取向、创生取向
- B.忠实取向、协作取向、创生取向
- C.忠实取向、相互调适取向、协作取向
- D.忠实取向、相互调适取向、创生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