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通关训练试题(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于老师作为一名班主任,每天要管的事情实在太多,经常感到分身乏术,真希望有个助手能助她一臂之力。有一天,于老师忽然想到,能不能让学生来代替自己这个老师行使班主任“职权”呢?于是她决定试试,经过认真考虑,选了平时在班上威信较高的郑莉莉做第一个“试验”对象。这使郑莉莉既感到骄傲,又感到了压力,她自然不敢有丝毫的松懈。在她的“任期”内,她从早自习到晚放学事事操心,俨然一个老师模样。对她的工作,于老师绝不插手。
但是暗地里却时时刻刻盯着,对她处理得很好或不当的地方都会找机会指出。她很快适应了角色,除了管理好日常班级工作外,还把每周的班会课主持得有声有色,把各种活动组织得生动有趣。接着,班里又产生了第二位、第三位……“班主任”。自从学生来当“班主任”的办法诞生后,在学校的各项评比中,于老师班上获得“流动红旗”的次数越来越多,来自任课教师和家长的称赞也越来越多。
问题:
(1)于老师让学生来当“代理班主任”体现出她怎样的教育思想?
(2)“代理班主任”达到了怎样的良好效果?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这是一位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反思的片段:在学习《蜜蜂》这篇课文的第二部分时,一个孩子问的是:“老师,我发现课文中说,二十只蜜蜂中有十七只蜜蜂飞回来了,那么还有三只哪去了呢?”这个问题一下子打乱了我的设计。为了保证我的教学设计顺利进行,我这样回答了她:“你可真是个细心的姑娘,善于发现问题。不过这个问题老师不帮你解答,你下课后,可自己想想或与同学交流,看这三只蜜蜂哪里去了?”说完后,我自己向孩子们提出了设计好的问题:“法布尔为了这个试验做了哪些准备呢?”并引导孩子们进入了第二自然段的学习。后面孩子们的提问确实是一个一个地按照课文编排顺序提问的,因此我的教学工作顺利地完成了。
我从课堂上走下来,突然一种烦躁情绪困扰着我:那个孩子提的问题提得多好呀,我当时是不是应该让孩子们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看法呢?就算当时不答,在引导学生读到第五段“二十只蜜蜂中有十七只完好无损、准确无误回到蜂窝”时,我也应该重提这个问题,让孩子们探讨呀。为什么我要说下课后自己去找答案或与同学讨论呢?我这样做是不是对的呢?
我在课堂上没有帮助这个孩子解决这个问题,是不是那个问题会困扰那个孩子一节课,让她耽误了对后面知识的学习呢。课虽然结束了,可是留给我的思考依然没有结束,对于老师意想不到的课堂生成,该怎样妥善处理呢?
问题:材料中教师的反思说明了教学反思具有哪些功能?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操场上,一些学生正在打篮球,战况“激烈”。突然两个学生从人群中冲了出来,两人拳脚相加,气势凶猛,经过操场的班主任看到后,并没有立即上前劝阻,而是停在十几米外的地方用冷眼瞅着他俩。大概这两个同学也看到了班主任的神态,就慢慢地停止了他们愤怒的“咆哮”。待他俩过来,班主任默默地看着他俩,直到他们都低下了头,于是班主任开始说话:
“瞧你俩刚才的样子,好像恨不得把对方吃了!要不要我在全校同学面前安排一次表演赛呀?”两位同学把头埋得更低了,红着脸说“不要”。班主任看火候已到,就问他们:“打球时发生碰撞、发生吃亏占便宜的事是很正常的,不至于大打出手,有失球星风度,更在同学们面前丢尽面子!我现在不追究谁对谁错,只想问一句,这件事是你们自己处理呢,还是我来处理?”他们互相看了看,说:“自己处理。”于是该班主任让他们商量处理的办法。五分钟后,他握
手言归于好。整个事情的处理用了不到20分钟的时间。
问题:请你评价一下这位老师为何成功地处理了这场冲突事件。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宋朝王安石写过一篇《伤仲永》的短文,说金溪有一个叫方仲永的少年,5岁时就能作诗,但后来由于他父亲没有及时教育,使他到十二三岁时写的诗就不如以前了,到20岁左右,则“泯然众人矣”。
问题:请用遗传、环境、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分析上述材料。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01年秋季起,全国城市和县城小学从三年级开设小学英语课程。小学英语课程的开设,已成了21世纪初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2013年,日本文部科学省决定强化小学英语教育,把英语课提前至三年级,同时列为高年级必修课。
问题:根据材料谈谈你对小学生言语学习的看法。
-
简述班级活动的意义。
-
小学生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有哪些?
-
小学生感知觉发展的特点有哪些?
-
课程的类型有哪些?
-
简述教师的劳动特点。
-
简述学校管理的常用方法。
-
简述班集体的基本特征。
-
20世纪中后期以来世界各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呈现哪些特点?
-
班队活动设计的要求有哪些?
-
简述小学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
简述学校组织文化建设的步骤。
-
简述我国学校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
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有哪些?
-
简述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
-
简述教育的发展趋势。
-
班级组织能够为班级成员提供发展的机会,这说明班级具有( )功能。
- A.社会化
- B.诊断
- C.校正
- D.促进发展
-
布鲁纳提出的学习过程包括获得、转化和( )。
- A.评价
- B.练习
- C.强化
- D.消退
-
与课堂教学紧密联系的课外活动是( )。
- A.科技活动
- B.学科活动
- C.体育活动
- D.社会活动
-
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和巩固知识的方法称为( )。
- A.讨论法
- B.谈话法
- C.讲授法
- D.练习法
-
下列不属于教学理论的概念模式的是( )。
- A.任务中心模式
- B.教学者中心模式
- C.学习者中心模式
- D.时间中心模式
-
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表征是( )。
- A.学校的产生
- B.学制的建立
- C.教育实体的出现
- D.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出现
-
一个徒步登山者费尽千辛万苦,每一步都走在生死边缘,过程艰苦的有时候会让他想要放弃。然而当他登上山峰的那一刻,他感受到了一种“发自心灵深处的战栗、欣快、满足、超然的情绪体验”。马斯洛将这种感受称为“高峰体验”,这时人的( )得到满足。
- A.安全需要
- B.归属需要
- C.尊重需要
- D.自我实现的需要
-
马丽曾经发生过一次比较严重的车祸.每当她坐车时出现急刹车的情况或听到比较急促的刹车声,她都会感到十分紧张与害怕,仿佛再次经历了当年的恐怖车祸。这种记忆属于( )。
- A.形象记忆
- B.逻辑记忆
- C.情绪记忆
- D.动作记忆
-
小明在多次考试中发挥失常,逐渐丧失了信心。在某次考试中,他发现一向成绩不如自己的同学小方取得了全班前十名的好成绩,他对自己能成功的信心顿时增强了很多。这表明( )能够影响自我效能感。
- A.言语暗示
- B.替代经验
- C.情绪唤醒
- D.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
-
期望通过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点评、讨论、反思,让被评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水平得到提高,而不与奖惩挂钩的评价方式是( )。
- A.外部评价
- B.内部评价
- C.发展性评价
- D.奖惩性评价
-
在一个测验中,衡量是否达到测验目的的程度,即是否测出了所要测量的东西的指标是( )。
- A.信度
- B.效度
- C.难度
- D.区分度
-
当人们遇到突然出现的事件或意外发生危险时,为了应付这类瞬息万变的紧急情境,就得果断地采取决定。这种情况属于( )。
- A.激情
- B.应激
- C.快乐
- D.心境
-
“人格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这句话说明人格具有( )。
- A.稳定性
- B.独特性
- C.整合性
- D.功能性
-
( )对班级组织进行了论证,从而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
- 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 B.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
- C.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 D.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
4岁的小兰知道小明是自己的哥哥,但当问她小明有没有妹妹时,她却回答没有。这体现了小兰的( )思维特征。
- A.可逆性
- B.不守恒性
- C.自我中心性
- D.守恒性
-
教案有两种基本类型,即( )。
- A.文字式教案、表格式教案
- B.文字式教案、图片式教案
- C.公开课教案、课堂教案
- D.纸质教案、电子教案
-
把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教室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的教材在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特殊组织形式是( )。
- A.个别教学
- B.现场教学
- C.复式教学
- D.集体教学
-
课程标准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基本依据,其核心部分是( )。
- A.课程内容
- B.课程目标
- C.课程结构
- D.课程理念
-
教师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根据学生的不同发展水平进行教学材料的组织的阶段是( )。
- A.关注生存阶段
- B.关注学生阶段
- C.关注情境阶段
- D.关注生命阶段
-
学生学习是为了改变自己在班集体中的排名,这样的学习动机属于( )。
- A.认知内驱力
- B.附属内驱力
- C.自我提高内驱力
- D.内部动机
-
以下不是影响迁移的客观因素的是( )。
- A.教师指导
- B.学习材料特性
- C.学习情境
- D.认知结构
-
与新教师相比,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并有( )。
- A.系统性
- B.预见性
- C.结构性
- D.实效性
-
独立性差、易受暗示,经常不加批判地接受别人的意见,照别人的意见办事,在紧急、困难的情况下表现得惊慌失措,这种性格类型是( )。
- A.外倾型
- B.内倾型
- C.独立型
- D.顺从型
-
下列不属于探究性学习特点的是( )。
- A.自主性
- B.实践性
- C.开放性
- D.分享性
-
有的小学生为获得教师的鼓励而学习,有的小学生为获得家长的奖励而努力学习,有的小学生为了让同学瞧得起而努力学习。其学习动机属于( )。
- A.远景的间接性学习动机
- B.远景的直接性学习动机
- C.近景的直接性学习动机
- D.近景的间接性学习动机
-
小学英语课程总目标的组成部分是( )。
①语言技能②语言知识③情感态度④学习策略⑤文化意识
- A.①③④⑤
- B.①②④⑤
- C.①②③④⑤
- D.①②③⑤
-
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心理学家是( )。
- A.杜威
- B.冯特
- C.詹姆斯
- D.华生
-
长期以来,依照学习的性质和形式,人们把学习方式分为( )。
- A.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
- B.知识学习和技能学习
- C.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 D.知识学习和行为规范学习
-
在按年龄编班的班级内,再根据学生的成绩将他们分成若干个不同的小组,这是( )。
- A.内部分组
- B.外部分组
- C.能力分组
- D.作业分组
-
( )是班级管理活动的开始,也是班级管理工作的总的行动指导方案。
- A.班级管理目标
- B.班级管理计划
- C.班级管理的原则
- D.班级管理模式
-
一位新教师把大量的时间花在维持自己与同事、领导的关系上,这表明其成长阶段处于( )。
- A.关注情境阶段
- B.关注学生阶段
- C.关注生存阶段
- D.关注自我感受阶段
-
“我敢说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一观点出自洛克的( )。
- A.《大教学论》
- B.《教育漫话》
- C.《爱弥儿》
- D.《普通教育学》
-
下列不属于课程特点的是( )。
- A.普及性
- B.基础性
- C.全面性
- D.科学性
-
少先队教育活动的第一原则是( )。
- A.教育性
- B.自主性
- C.趣味性
- D.实践性
-
教案有两种基本类型,即( )。
- A.文字式教案、表格式教案
- B.文字式教案、图片式教案
- C.公开课教案、课堂教案
- D.纸质教案、电子教案
-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小学毕业生的英语词汇要求是( )。
- A.学习800~900个单词和70个左右的习惯用语
- B.学习有关本级话题范围的700~800个单词和60个左右的习惯用语
- C.学习有关本级话题范围的600~700个单词和50个左右的习惯用语
- D.词汇不作硬性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
-
下列不属于课程目标确定的依据的是( )。
- A.学习者的需要
- B.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
- C.学科知识及其发展
- D.课堂管理的需要
-
主张绅士教育的是( )。
- A.裴斯泰洛齐
- B.卢梭
- C.洛克
- D.夸美纽斯
-
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哪些特点?( )
- A.生成性、自主性、实践性
- B.自愿性、选择性、综合性
- C.灵活性、基础性、综合性
- D.固有性、丰富性、自愿性
-
可以促进胶原合成,参与胆固醇代谢,增强机体免疫力,帮助铁的吸收和利用,如缺乏会造成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坏血病的是( )。
- A.维生素A
- B.维生素D
- C.维生素B1
- D.维生素C
-
下列哪项不属于小学品德指导的任务?( )
- A.巩固和加强小学生在品德课上获得的认识
- B.促进小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 C.丰富小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
- D.引导小学生的道德行为,使之养成道德习惯
-
小学德育工作中常用的奖惩属于( )。
- A.榜样示范法
- B.品德评价法
- C.陶冶教育法
- D.说理教育法
-
引导学生分辨勇敢和鲁莽、谦让和退缩属于刺激( )。
- A.获得
- B.消退
- C.分化
- D.泛化
-
在小学生的各生理系统中,发育最早的是( )。
- A.身高体重
- B.骨骼肌肉系统
- C.循环和呼吸系统
- D.神经系统
-
提出“教育就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
- A.夸美纽斯
- B.杜威
- C.赫尔巴特
- D.布鲁纳
-
以目标为中心而展开,针对20世纪初形成并流行的常模参照测验的不足而提出的评价模式是( )。
- A.目标评价模式
- B.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 C.背景、输入、过程、成果评价模式
- D.以上都不对
-
下列对班级授课制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班级授课制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 B.班级授课制可以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
- C.班级授课制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
- D.班级授课制有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
( )不属于影响学生品德形成的内部因素。
- A.同伴群体
- B.认知失调
- C.态度定势
- D.道德认知
-
认为儿童教育内容包括“歌诗”“习礼”和“读书”,提出“随人分限所及”的儿童教育思想的是( )。
- A.张焕纶
- B.张百熙
- C.王守仁
- D.朱熹
-
欧洲奴隶社会中,斯巴达教育特别重视( )。
- A.文化知识教育
- B.艺术教育
- C.军事体育训练
- D.读写算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