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前冲刺试卷(3)
-
某教师上“中位数”一课,进行了这样的设计。一个学生某次数学考试得了78分,全班的平均分是77分。于是他回去跟妈妈说他这次数学成绩处于班上的中上水平。问题:这个同学说的话是否属实?让同学们讨论。结果绝大部分同学认为属实。当教师把全班同学的分数(1个100分、4个90分、2个80分、1个78分、1个77分、1个10分、1个2分)公布后,大家大吃一惊,都错了。在同学们吃惊之时,教师启
发学生总结出“原来平均数不可靠”的观点。怎么办呢?这就需要学习“中位数”的知识,这样引起学生对学习“中位数”知识的强烈期待。
请分析教师这一做法的意义。
-
学习课文《小珊迪》后,教师提问:“你最喜欢这篇课文的哪一段?”几个学生踊跃发言,表达自己对课文的喜爱。随后,老师叫了一个没有举手的小个子男生,要他说说自己喜欢的句子。小男生慢吞吞地站了起来,说了句:“我都不喜欢。”老师批评了他,小男生一声不吭地坐下了,看得出他心里很不服气。
学生可以不喜欢课文吗?老师的说法是:“我认为不可以。不喜欢不就等于可以不学了吗?再说,教材选的都是好文章。”
试结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此现象进行分析。
-
请结合实际分析以下材料:
江苏某学校周围十多公里的农户大都种菜栽瓜,由于缺乏科学的栽培技术,多年来经济效益一直不高。面对这一实际情况,教师编写了《葡萄栽培法》、《草莓栽培技术》等乡土教材,还利用校内三亩闲地创立园艺场,作为劳技课的基地;聘请一些有经验的农技员为兼职教师。这样,做到“项目”“教材”“基地”“师资”四落实。老师常将学生带到田头,边讲边示范。学校发给每个学生50棵草莓种苗,让学生在自留地里种植,一季下来学生除添置学习用品外还小有积余。他们在校当学生,回家做先生,帮助父老乡亲们迈上了致富之路。
试说明以上材料体现了哪一条教学原则。这条原则的基本含义是什么?对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出哪些具体的要求?
-
动物学校要招生啦!动物园的动物们奔走相告,踊跃报名。泥鳅、松鼠、老鹰……有幸成为首期学员。学校开设了游泳、跳跃、跑步、飞行等课程。
开学第一天的第一堂是游泳课。松鼠、老鹰首先遭遇尴尬,由于他们是“旱鸭子”,迟迟不敢下水,遭到了老师的训斥和嘲笑。而泥鳅却在这堂课上出尽了风头,他以舒展自如的泳姿得到了老师的赞赏和同学们的喝彩。但接下来的课程训练却让松鼠、老鹰扬眉吐气,跳跃是松鼠的强项,飞行是老鹰的看家本领,跑步项目对他俩来说更不成问题。但这些训练却让泥鳅吃尽了苦头,尤其是跳跃和飞行,是他的弱势项目。
为了提高成绩,他把主要精力放在这两个项目上。一学期过去了,泥鳅被摔得伤痕累累,苦不堪言,虽然期间他想放弃这两个项目的训练,在游泳这个优势项目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但碍于校方的规定和校长、教练的威严,打消了这个念头。
在期末的成绩汇报课上,泥鳅训练刻苦,跳跃、跑步虽有所长进,但也只得了“C”等,飞行项目最终没有学会。原本的优势项目——游泳,因为长期没有训练,泳技大不如前,由起初的“A”等降到现在的“B”等。
老鹰在飞行项目上以绝对优势得到了“A”等,但在跳跃与跑步项目上只得到了“B”等,游泳不及格。松鼠在飞行项目上得到了“B”等,跑步得“C”等,游泳没有通过,在跳跃项目上破动物界的最高纪录,但也只得到“B”等,因为他是在树项上起跳,而没有按照学校规定在地上起跳的要求。
(1)请你就该校的课程设置做一评析。
(2)请你就该校的教学评价做一评析。
-
什么叫社会知觉?社会知觉常见的偏差有哪些?
-
国外有人调查统计了某一家族的八代人136名家庭成员,发现其中有50名男子都是音乐家。有人认为,这是遗传因素决定的。
(1)你认为对吗?
(2)你怎样看待这一现象?
-
简述韦纳的归因理论。
-
简述班主任处理班级突发事件的基本对策。
-
简述精加工策略的具体方法。
-
教学的一般任务是什么?
-
学生学习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
简述心理健康的标准。
-
《学记》中提出“不陵节而施”的教学要求,揭示出的教学原则是什么?贯彻该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
试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
与传统课程相比,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目标有哪些方面的转变?
-
简述常用的复述策略。
-
综合课程的缺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
我国小学生品德发展有什么特点?
-
简述教育行动研究的优缺点。
-
“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包含哪两层含义?它的提出有什么意义?
-
教师职业独立和专门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设置( )
- A.师范学校
- B.职业学校
- C.国民学校
- D.初等学校
-
( )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 A.教育规律
- B.教育价值
- C.教育现象
- D.教育问题
-
“教育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有压抑创造精神的力量,甚至有的教育还在摧残儿童”,这说明( )
- A.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 B.教育在人的发展中具有导向性作用
- C.教育比遗传素质更能影响人的发展
- D.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主导作用是有条件的
-
学校管理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
- A.计划
- B.实施
- C.检查
- D.总结
-
外部影响转化为内部发展要素的根据是( )
- A.实践
- B.主观能动性
- C.教育
- D.训练
-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母三迁”说明了( )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 A.社会环境
- B.教育
- C.遗传
- D.学校教育
-
训练班级成员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主开展活动的最好载体是( )
- A.班主任
- B.兴趣小组
- C.少先队
- D.班集体
-
在基础教育课程中,增设了“综合实践活动”板块,研究性学习是该板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综合了( )的优势,对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创造性思维大有裨益。
- A.自主学习和接受学习
- B.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
- C.接受学习和协作学习
- D.掌握学习和接受学习
-
基于某种特定标准来评价学生对与教学密切关联的具体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的评价是( )
- A.形成性评价
- B.总结性评价
- C.常模参照评价
- D.标准参照评价
-
对被评价者的过去和现在进行比较,或将评价对象的不同方面进行比较的教学评价是( )
- A.诊断性评价
- B.相对性评价
- C.个体内差异评价
- D.绝对性评价
-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表现在认识对象的间接性与概括性、认识方式的简捷性与高效性、认识的交往性与实践性、认识的教育性与发展性和( )
- A.差异性
- B.复杂性
- C.有领导的认识
- D.直接性
-
《诗经》的语言形式主要属于( )
- A.四言
- B.五言
- C.七言
- D.杂言
-
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
- A.教育方针
- B.教育规律
- C.教育任务
- D.教育目的
-
狭义的德育是指( )
- A.社会德育
- B.社区德育
- C.学校德育
- D.家庭德育
-
下列不属于人文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的是( )
- A.维多利诺
- B.凯洛夫
- C.蒙田
- D.伊拉斯谟
-
在讲“鸟是有羽毛的动物”这个概念时,列举会飞的蝙蝠、蝴蝶来突出“有羽毛”这个本质特征。这是利用了( )
- A.变式
- B.范畴
- C.推理
- D.命题
-
科幻小说中的人物是( )的产物。
- A.无意想象
- B.创造想象
- C.再造想象
- D.幻想
-
关于教育的起源一直是众说纷纭,其中,我国古代的朱熹所持的观点是( )
- A.神话起源说
- B.生物起源说
- C.心理起源说
- D.劳动起源说
-
( )亦称公开课程,是指在学校情境中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
- A.选修课程
- B.研究型课程
- C.显性课程
- D.活动课程
-
据记载,我国的小学产生于( )
- A.殷周时代
- B.秦代
- C.汉代
- D.宋代
-
现在体育界在国际比赛中得了金牌,奖励一直追溯到运动员的启蒙教练。这说明了教师的劳动具有( )
- A.未来性
- B.广延性
- C.滞后性
- D.连续性
-
进行学校各项工作的报表统计属于下列选项中哪一个职能部门的工作内容( )
- A.校长办公室
- B.教务处
- C.政教处
- D.总务处
-
下列哪项学习属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
- A.学生兴趣盎然地听科普讲座
- B.学生用谐音法记忆单词
- C.科学家探索新材料
- D.玩走迷宫游戏
-
教学过程既是学生的认识过程,又是( )
- A.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
- B.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
- C.促进教师发展的过程
- D.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
-
( )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
- A.华生
- B.格塞尔
- C.洛克
- D.弗洛伊德
-
"Never for a second, "the boy says," ( ) that my father would come to my rescue.
- A.I doubted
- B.do I doubt
- C.I have doubted
- D.did I doubt
-
根据人脑反映的对象的不同,可以把知觉分为物体知觉和社会知觉。其中,物体知觉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 )
- A.大小知觉
- B.运动知觉
- C.颜色知觉
- D.形状知觉
-
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被称为( )
- A.课程标准
- B.课程计划
- C.教材
- D.教科书
-
电视、电影、活动性商业广告运用的知觉现象是( )
- A.诱导运动
- B.动景运动
- C.自主运动
- D.运动后效
-
以查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能力发展情况以及学习上的特点、优点与不足之处,从而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以便对症下药、因材施教的评价是( )
- A.形成性评价
- B.诊断性评价
- C.总结性评价
- D.绝对性评价
-
讲授法的基本方式包括( )
- A.讲述、讲解、讲读、讲演
- B.讲述、讲解、讲读、讲评
- C.讲述、讲评、讲演、讲读
- D.讲解、讲演、讲读、讲评
-
下面句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它们耸立在悬崖断壁上,耸立在祟山峻岭的峰巅,只有那盘结在石崖上的树根在无声地向你述说,它们的生长是一次多么艰苦的拼搏
- B.西山在朦胧中涂摸了一层娇红,轮阔渐渐清楚起来。那娇红中又透出一点蓝,显得十分凝重,正配得上空气中摸得着的寒意
- C.甲虫在上面时而并行,时而倏地一下分道扬镳,又忽然有高有低地跑在几层复杂的立交桥的盘道上,沿着令人眼花撩乱的螺旋曲线,跑成了一朵光与影发育而成的旋转的五采莲花
- D.有一次,我突然接到你寄给我的印有李卜克内西和卢森堡画相的名信片
-
对教育事业的发展速度、规模和学校结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
- A.决策者的观念
- B.生产力发展水平
- C.政治制度
- D.社会需求
-
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 )
- A.命题学习
- B.公式学习
- C.原理学习
- D.推理学习
-
最早有关学习迁移的代表性理论是( )
- A.形式训练说
- B.共同要素说
- C.经验类化说
- D.关系转换说
-
下列哪个选项是迁移( )
- A.学生学习解决一元二次方程,老师测验一元二次方程
- B.学生学习古诗文后,老师让学生默写
- C.学生刚学习一篇文章,教师带领学生用真实情景演示出来
- D.学生学习一位数加法,作业是两位数加法
-
关于新课改的几大“改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改变“难、偏、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多地学习与生活、科技相关联的知识
- B.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学会合作
- C.不同功能与价值的课程要有一个比较均衡、合理的结构,符合未来社会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
- D.课程评价方面在改进教学、促进发展的基础上,加强甄别与选拔的功能
-
班级管理的根本目的是( )。
- A.实现教育目的
- B.发展学生智力
- C.培养创造能力
- D.发掘学生特长
-
( )是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
- A.视角
- B.视敏度
- C.视野
- D.明适应
-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准确的一项是( )
-
教育的最高理想通过( )体现出来。
- A.课程目标
- B.教育目的
- C.教学目标
- D.培养目标
-
从对学生学习要求的角度来划分,课程可分为( )
- A.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 B.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 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 D.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
对于教材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教材是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
- B.教材是知识授受活动的主要信息媒介
- C.教材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
- D.优秀教师进行教学时不需要教材
-
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分为( )
- A.若干等级
- B.五个等级
- C.三个等级
- D.四个等级
-
老师上课板书时,用红色粉笔把重点内容突出出来。这运用的原理是( )
- A.刺激强度大的物体容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
- B.色彩对比鲜明的物体容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
- C.新颖的物体容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
- D.活动的物体容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最大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是《资治通鉴》
- B.鲁迅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1918年发表划时代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乃至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 C.安徒生是丹麦著名的童话作家,他一生共写童话一百六十多篇,代表作品有《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渔夫的故事》等
- D.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是20世纪20~70年代遍及全球的各种文艺流派和思潮的总称,弗兰茨?卡夫卡与马塞尔?普鲁斯特、詹姆斯?乔伊斯并称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
-
英国课程理论家( )在对目标模式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过程模式。
- A.斯腾豪斯
- B.斯腾伯格
- C.杜威
- D.赫尔巴特
-
教学的首要任务是( )
- A.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 B.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 C.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 D.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
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
- A.同旁内角互补
- B.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
- C.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它的两个内角之和
- D.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内角
-
通过对要学习的新材料增加相关信息来达到对新材料的理解和记忆,如补充细节、举出例子,或使之与其他观念形成联想。这种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是( )
- A.过度学习
- B.深度加工
- C.组块化编码
- D.及时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