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内部押题卷(1)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爸爸的咳嗽
自从我家搬进新居以后,不知怎的,爸爸得了一种奇怪的咳嗽病——有时咳得厉害,有时咳得轻些,有时却叉像没病似的。
后来我发现,每当我家朝南的窗户打开,东南风吹进来时,爸爸就咳得厉害。难道爸爸咳嗽和东南风有关系吗?我悄悄地记着观察日记:
2月22日阴天北风不咳嗽
3月8日晴天东南风咳嗽厉害
3月10日雨天北风咳嗽轻了
4月19日多云南风有点儿咳嗽
4月21日阴有雨北风不咳嗽
4月22日晴到多云南风有点儿咳嗽
5月1日晴天东南风咳嗽厉害
啊,果然如此!
有个星期天,爸爸妈妈带我到奶奶家去。走出家门不远,一阵东南风吹来,我闻到一股呛人的气味,爸爸突然咳嗽起来。我抬头一望,远处硫酸厂的烟囱冒出的烟气正随风飘来。我猜测着,爸爸的咳嗽,大概就是这烟气造成的吧?
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医生伯伯。他说,爸爸得的是过敏性支气管炎。
硫酸厂排出的是有毒的二氧化硫气体,对二氧化硫过敏的人,一闻到它,咽喉就会过敏,引起咳嗽。爸爸就是对二氧化硫过敏的人。我为替爸爸找到了病因而高兴。
从此,只要刮东南风,我就把朝南的窗户关紧。这样,爸爸就不咳嗽了。但是,我多么希望治理好环境污染,就是开着窗户,爸爸也不会咳嗽呀!
问题:
(1)记叙文的六要素有哪些?
(2)以小学高年级学生为对象,拟定教学目标。
(3)设计本课的导入环节,并说明设计意图。
-
负数是小学阶段数学教学新增加的内容。认识负数,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数概念的一次拓展。学生以往所认识的数——整数、分数、小数等都是算术范围之内的数,建立负数的概念则使学生认数的范围从算术的数拓展到有理数,从而丰富了小学生对数概念的认识。
本节课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丰富多彩的素材,如气温的表示方法、收入与支出的记录方法等,让学生在实际生活背景中感受和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正负数的含义。
问题:
请根据上述资料中的教材内容,编写教学设计。
要求:
(1)写出一篇要素完整的教案。
(2)要明确本课的学习领域,恰当设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3)合理地设计学习活动和作业要求。
-
美国心理学家曾作过一项有趣的试验。把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分别停放在两个不同的街区:一辆完好地停放在一个中产阶级集聚的街区;另一辆则摘掉车牌、打开顶棚,停放在相对杂乱的街区。结果发现停放在中产阶级集聚街区的那一辆过了一个星期还完好无损,而打开顶棚的那一辆,不到一天就被偷走了。于是,该研究者把完好无损的那辆汽车敲碎一块玻璃。结果发现,刚过了几个小时,这辆汽车就不见了。有研究者以该实验为基础,提出了著名的“破窗理论”。
问题:
(1)基于上述材料,请从教育学、心理学视角谈谈你对“破窗理论”的理解。
(2)试述“破窗理论”对班级管理的启示。
-
在某班,甲同学受父母离异的影响,从以前自觉学习到现在上课容易走神、不按时完成作业。乙同学因教师的公开辱骂而厌恶上课、经常逃学玩游戏。甲、乙两个同学的学习成绩都下降了。
问题:
(1)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2)甲、乙同学的学习成绩下降分别是哪些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而造成的?
(3)运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就如何满足甲、乙学生的需要提出两条合理的建议。
-
简述如何对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培养。
-
小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发展的稳定的、和谐的趋势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
如何创设问题情境?
-
孟禄认为“全部教育都归之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这种观点是教育起源论中的( )。
- A.生物起源论
- B.交往起源论
- C.心理起源论
- D.劳动起源论
-
成为以后各个时期发展的基础,尤其是青年时期发展同一性的基础,也是形成健康的个性品质的基础的是( )。
- A.基本的信任感
- B.自主感
- C.主动感
- D.勤奋感
-
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 )。
- A.教学为主
- B.德育为主
- C.教师为主
- D.学生为主
-
从教育心理学看来,既是课堂管理研究的范畴,也是学习过程研究和教学设计研究不容忽视的内容是( )。
- A.教学内容
- B.教学环境
- C.教学媒体
- D.教学过程
-
19世纪末出现的分组教学,主要是按照( )来进行分组。
- A.按分数、按水平
- B.按能力、按成绩
- C.按年龄、按成绩
- D.按阶级、按能力
-
教育理论界认为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主要因素是看其能否自觉关注( )。
- A.教材
- B.生存
- C.课堂
- D.学生
-
主张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强调在活动中学习是( )的主张。
- A.学科中心课程论
- B.活动中心课程论
- C.社会中心课程论
- D.实践中心课程论
-
学校、家庭、社会的沟通者是( )。
- A.校长
- B.教导主任
- C.科任教师
- D.班主任
-
“拔苗助长”“陵节而施”违背了身心发展的( )。
- A.阶段性
- B.差异性
- C.不均衡性
- D.顺序性
-
具有自愿性、灵活性、实践性的教育活动是( )。
- A.个别教学
- B.复式教学
- C.班级授课制
- D.课外活动
-
“举一反三”与“触类旁通”体现的是( )。
- A.创造性
- B.学习动机
- C.学习迁移
- D.学会学习
-
试图以心理学“统觉”原理说明教学过程的是( )。
- A.夸美纽斯
- B.赫尔巴特
- C.杜威
- D.凯洛夫
-
为了便于学生记诵,教师经常要求学生,多次重复背诵学习内容,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 A.复述策略
- B.精细加工策略
- C.组织策略
- D.阅读理解策略
-
关于德育规律的描述,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 A.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统一发展的过程
- B.德育过程是通过活动与交往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
- C.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直线提高的过程
- D.德育过程是知、情、意、行四个要素辩证统一的过程
-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小学教学改革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改革( )。
- A.教学方法
- B.教学内容
- C.教学组织形式
- D.考试制度
-
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与新教师相比,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并具有预见性
- B.专家型教师有完善的维持学生注意的方法
- C.专家型教师往往比较注意课堂的细节
- D.专家型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策略
-
“人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才能成为一个人。”这说明教育是( )。
- A.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 B.使人得以生存的活动
- C.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 D.保存人类文明的活动
-
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这种研究方法是( )。
- A.观察法
- B.读书法
- C.文献法
- D.行动研究法
-
在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认知领域的目标分为六大类,其中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是( )。
- A.应用
- B.分析
- C.综合
- D.评价
-
新课改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 )。
- A.以综合课程为主
- B.以分科课程为主
- 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 D.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