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教师资格《中学综合素质》考前模拟试卷(九)
- 
				
请以“如何进行创新教育”为题,写一篇论述文。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不少于1000字。
 - 
				
一位教师在布置课堂书面作业后,发现有名男生伏在桌上迟迟未动笔。坐在旁边的女生忍不住说:“老师,×××趴在桌子上,他什么也没有做。”这时,老师委婉地说:“做作业以前是要进行认真思考的,可能他正在想问题哩!相信他考虑成熟以后是会提笔做作业的。”那位男生慢慢抬起头来,向老师报以感激的目光,拿起笔开始做作业。
运用相关知识评析这位教师的做法。
 - 
				
课上马老师给大家讲“波义耳定律”。他说具有恒定质量和温度的气体,其压力与体积成反比。后来他又出示一个公式“PXv=K”并解释说其中P代表压力,V代表体积,K代表一个衡量(衡量中包括恒定的质量和温度)。他边举例边板书:如果P=2个大气压,且衡量为8,那么体积就是4立方厘米。2个大气压×4立方厘米=8。如果我们把压力变量改为4个大气压,体积就成了2立方厘米,4个大气压×2立方厘米=8。
班上的其他同学都懂了,可是小妮和小刚还是搞不明白。马老师知道小妮空闻想象力很强,于是他对小妮说,你可以想象,你有个气球,你双手使劲压气球,气球体积变小了,这时压力变大了。小妮很快就明白了,“对,体积再小,压力会更大,甚至还会爆了呢。”对于小刚,马老师也了解他一向身体灵活,运动能力强,因此他对小刚说,你鼓起腮嘴里憋一口气,别让气体漏出,然后用手压住一侧面颊,嘴里的气体体积变小了,你会感到压力变大,把另侧面颊变得硬邦邦,当你把手松开,口腔空间变大,压力小了,面颊也软了。小刚自己尝试了几次,也搞明白了“波义耳定律”。
请结合材料分析马老师的教学符合哪一项教学原则?
 - 
				
一次李老师收高三学生作文时,一位同学不但不交,还向他发问:“现在还做啥作文?烦死人了!”可李老师当时只低声提醒他:“你别嚷嚷了,等会再同你谈。”下课后,李老师把他叫到办公室,并搬凳子请他坐下,然后和颜悦色地说:“你和我一样都是在农村长大,高中三年,远离父母,寄宿在校,生活上、学习上吃了不少苦头。我衷心希望你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但你历来是语文这条腿短,作文水平更差,再不多下工夫,总分就会被落下一大截。老师是为你好,但可能对你要求过严,你偶尔发发火,也是自然的。我请你到办公室来,只想跟你交交心,如果你现在愿意跟我谈谈,那很好;如果你一时还想不通,你立即起身也无妨……”那位同学原来摆足架势,准备顶撞的;现在被李老师入情入理的话深深感动了。他噙着泪说:“老师,我错了……”
请运用相关知识评析这位老师的做法。
 - 
				
下列选项说法错误的是( )。
- A.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安全制度和应急机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加强管理,及时消除隐患,预防发生事故
 - B.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定期对学校校舍安全进行检查;对需要维修、改造的,及时予以维修、改造
 - C.学校不得违反国家规定收取费用,不得以向学生推销或者变相推销商品、服务等方式谋取利益
 - D.学校可以根据需要聘用曾经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或者其他不适合从事义务教育工作的人担任工作人员
 
 - 
				
“不惑”是指( )岁。
- A.20
 - B.30
 - C.40
 - D.50
 
 - 
				
对诗句“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A.本诗是一首汉乐府诗歌
 - B.这是一首边塞诗
 - C.这句诗歌与杜甫的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有异曲同工之妙
 - D.“半生死”指死生各半,谓出生入死,英勇奋战
 
 - 
				
雅克萨之战后,中俄双方签订了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第一份条约( )。
- A.《北京条约》
 - B.《南京条约》
 - C.《尼布楚条约》
 - D.《马关条约》
 
 - 
				
欧洲危机始于雅典,并蔓延至里斯本和马德里,或许也包括伦敦。然而,认为正在蔓延的主权债务危机仍仅限于欧元区将是一个巨大的错误。这一危机是整个西方世界的财政危机。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 )。
- A.主权债务危机逐渐转变成西方国家财政危机
 - B.正在蔓延的主权债务危机将影响整个西方世界的经济
 - C.欧元区的主权债务危机是西方国家爆发财政危机的导火索
 - D.雅典是欧洲危机的始作俑者
 
 - 
				
班主任工作量按当地教师标准课时工作量的( )计入教师基本工作量。
- A.全部
 - B.四分之三
 - C.一半
 - D.三分之一
 
 - 
				
常用来作为食品制作过程中的膨松剂的小苏打,其化学名称为( )。
- A.氧化钠
 - B.氢氧化钠
 - C.碳酸钠
 - D.碳酸氢钠
 
 - 
				
《坛经》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日风动,一僧日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日: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下列所述与慧能所表达的主张一致的是( )。
- A.闭眼花寂,睁跟花开
 - 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C.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 D.天何言哉?四季行焉,万物生焉
 
 - 
				
对于教师的任用,我国实行( )制度。
- A.教师免试
 - B.教师聘用
 - C.教师试用
 - D.教师资格
 
 - 
				
( )主管全国的教师工作。
- A.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
 - B.教育部
 - C.人民代表大会
 - D.国务院
 
 - 
				
夏洛蒂·勃朗特创造了世界上著名的独立女性( )。
- A.简·爱
 - B.郝思嘉
 - C.安娜·卡列尼娜
 - D.凯瑟琳
 
 - 
				
下列不属于莎士比亚创作的悲剧的是( )。
- A.《哈姆雷特》
 - B.《奥赛罗》
 - C.《李尔王》
 - D.《罗密欧与朱丽叶》
 
 - 
				
跟“一字千金”这个成语有关的人物是( )。
- A.刘向
 - B.吕不韦
 - C.司马迁
 - D.刘义庆
 
 - 
				
根据我国《教师法》的规定,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履行的义务的是( )。
- A.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 B.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的任务
 - C.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 D.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 
				
《第二十二条军规》的作者是( )。
- A.马尔克斯
 - B.萨特
 - C.加缪
 - D.约瑟夫·海勒
 
 - 
				
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世的态度会对学生产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这体现了教师的( )角色。
- A.授业、解惑者
 - B.示范者
 - C.管理者
 - D.心理医生
 
 - 
				
雅尔塔体系与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相比,相同点是( )。
- A.都是帝国主义国家控制的体系
 - B.都以欧洲为中心
 - C.都严惩了德国和日本
 - D.都是世界大战后产生的
 
 - 
				
下列选项中( )是“教师中心论”的代表人物。
- A.赫尔巴特
 - B.夸美纽斯
 - C.维果斯基
 - D.奥苏伯尔
 
 - 
				
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是( )。
- A.德育
 - B.创新教育
 - C.智育
 - D.全面发展教育
 
 -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于( )地位。
- A.从属
 - B.被动
 - C.主体
 - D.主要
 
 - 
				
下列所述与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爆发没有关系的一项是( )。
- A.虎门销烟
 - B.第一次工业革命
 - C.英国在中英两国的贸易中处于贸易逆差的地位
 - D.清朝政府的腐败无能
 
 -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体现了教师( )角色。
- A.研究者
 - B.传道者
 - C.示范者
 - D.解惑者
 
 - 
				
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具体到教育实践中就是以( )为本。
- A.教师
 - B.教材
 - C.学生
 - D.社会需求
 
 - 
				
影响教师威信形成的客观因素包括社会、学生、领导、家长对教师的态度,其中最主要的是( )对教师的态度。
- A.家长
 - B.学生
 - C.领导
 - D.社会
 
 - 
				
目前通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自( )开始施行的。
- A.2006年12月29日
 - B.2006年6月29日
 - C.1995年9月1日
 - D.1994年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