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教师资格《中学综合素质》标准预测试卷(7)
-
某校班主任李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发现学生高某的作业本中夹了一封写有×××收的信件,李老师顺便拆封阅读了此信。这是高某写给一位女同学的求爱信,李老师看了十分生气,后来在班会上宣读了此信。同时对高某提出了批评。次日高某在家留了一张字条后离家出走。高某家长找到李老师理论并要求将高某找回。李老师解释说:“我作为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是我的职责,我批评高某是为了教育和爱护他。他是从家中出走的,与我的工作没有关系。”
问题:(1)李老师的哪些做法不正确?试述你的判断所依据的法规及条款。
(2)李老师的解释是否正确?为什么?
-
题目:教师,我所向往的职业
要求:观点正确,语言通顺,文体不限,800字以上。
-
张仲景是东汉名医,被后世尊称为“医圣”,他的著作( )中记载有“人工呼吸法”,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 A。《景岳全书》
- B.《脉经》
- C.《伤寒杂病论》
- D.《神农本草经》
-
魔幻现实主义是哪个地区的文学流派?( )
- A.东南亚
- B.北美
- C.拉丁美洲
- D.西欧
-
一个基督徒问牧师天堂与地狱之间有什么差别,牧师把基督徒带到地狱,看到地狱里有一口巨大的盛满丰富食物的铁锅,地狱里的每个人都拿着一个长长的勺子去舀食物吃。但是勺子把太长,他们无法把食物送进自己嘴里,结果只能空着肚子饱受饥饿的煎熬,望锅兴叹。牧师又把基督徒带到天堂,看到天堂里仍然是一口巨大的盛满食物的大锅,人们手上也拿着一个长长的勺子,但天堂的人们却没有饿着肚子,而是在享受着丰美的食物,其乐融融。为什么天堂的人这样快乐?原来天堂里的人用长勺彼此喂对方去吃!这就是天堂与地狱之间的差别。
问题:(1)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哲理?
(2)请您谈谈对这个故事的理解。
-
下列作品中属于科学小品的是( )。
- A.《蝉的歌唱》
- B.《秘密时间之路》
- C.《圆圆和方方》
- D.《神翼》
-
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 )。
- A.爱工作
- B.爱学生
- C.爱学校
- D.爱教育事业
-
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的形象出自哪部作品?( )
- A.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
- B.莱蒙托夫《当代英雄》
- C.莫里哀《悭吝人》
- D.雨果《巴黎圣母院》
-
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不包括( )。
- A.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 B.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以育人为根本,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为人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服务
- C.以学生为主导,以教师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 D.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努力造就一批拔尖创新人才
-
围绕着人与神、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问题的思考,公元前6~前5世纪,东西方社会几乎同时诞生了一批伟大的思想先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孔子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具有人文精神
- B.老子注重探讨宇宙本源的问题.用以指导人生 .
- C.佛陀关注心灵智慧的觉悟
- D.苏格拉底着重讨论的是人与自然的问题
-
我国的儿童戏剧古已有之,但现代儿童剧的出现是20世纪初的事,其开创者是( )。
- A.熊佛西
- B.黎锦熙
- C.黎锦晖
- D.瞿秋白
-
下列选项中,英语是其国家或地区的官方语言之一的是( )。
- A.印度、新加坡、南非
- B.澳大利亚、香港、芬兰
- C.美国、丹麦、津巴布韦 .
- D.新西兰、瑞士、菲律宾
-
下列选项中对《论语•卫灵公》中“有教无类”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受教育者不应分贵贱、贤愚.应该机会均等
- B.这一思想打破了教育的等级界限。扩大了教育对象.使教育扩及于广大平民
- C.是全民教育思想的雏形
- D.强调运用统一的教学方法进行班级授课制
-
动物小说《第七条猎狗》的作者是( )。
- A.董宏猷
- B.刘先平
- C.沈石溪
- D.蔺瑾
-
下面的作家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中的四位,其中属于唐朝的一位是( )。
- A.韩愈
- B.欧阳修
- C.苏洵
- D.王安石
-
被誉为标志了中国儿童文学觉醒的代表作品是1923年出版的( )和1926年出版的冰心的《寄小读者》。
- A.叶圣陶的《稻草人》
- B.叶圣陶的《古代英雄的石像》
- C.张天翼的《大林和小林》
- D.巴金的《长生塔》
-
知识分子常有一种错误的想法,以为只有学问、技能、才智之类才算真本事,对于那些手段、权谋、伎俩则不屑一顾。世间凭前三者干出一番功业的确实不乏其人,但拥有现世荣华的还是后三者居多。世间的价值标准混乱不堪。评价起来殊非易事。但无论用冷眼还是用热心肠看世界,有学问、技能、才智的人大多是笑在最后的人,而且他们往往活得更踏实一些,更无愧无怍一些。
作者对知识分子的观点所表现的态度是( )。
- A.否定但理解
- B.更正并补充
- C.否定并更正
- D.肯定并赞扬
-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出自哪位作家的作品?( )
- A.刘基《卖柑者言》
- B.蒲松龄《聊斋志异》
- C.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 D.曾朴《孽海花》
-
( )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 A.义务教育
- B.中等教育
- C.职业教育
- D.高等教育
-
下列不属于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的是( )。
- A.《第十二夜》
- B.《哈姆雷特》
- C.《李尔王》
- D.《麦克白》
-
我国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为我国未来15年科学和技术发展作出全面规划与部署而提出的科技计划是( )。
- A.高新技术产业计划
- B.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
- C.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 D.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科技计划
-
“任天而动.自然合节”,这句话生动地指出了儿歌的( )。
- A.天真活泼的稚趣美
- B.歌戏互补的特点
- C.形象性
- D.节奏明快。富于音乐美
-
汉代传《诗经》者共四家,现在流传的是( )。
- A.《齐诗》
- B.《鲁诗》
- C.《韩诗》
- D.《毛诗》
-
我国古代有五行之说。指的是( )。
- A.青、黄、赤、白、黑
- B.仁、义、礼、智、信
- C.金、木、水、火、土
- D.宫、商、角、徵、羽
-
被称为“国际会议之都”的城市是( )。
- A.纽约
- B.日内瓦
- C.伦敦
- D.北京
-
南朝山水诗派的开创者是( )。
- A.陶渊明
- B.谢灵运
- C.沈约
- D.鲍照
-
中国传统的文学大家,其文本与人格必是始终如一,珠联璧合,无懈可击的,才可称为大家。其人生不仅要与大群人生合二为一.而且要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这才能与中国文化精神中“以人为本”及“天人合一”思想相映照。这是古典中国的文学大统,然而已被中国当代文学遗忘得一干二净。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的是( )。
- A.古典中国文学的大统思想
- B.中国古今文学之大不同
- C.中国当代文学缺乏大统思想
- D.何为中国传统的文学大家
-
秦汉时期,中华文化在中国和世界文明史上都有重要地位,表现在( )。
①开始成为东方文化中心 ②开始吸收外来文化成就
③文化成就开始输出 ④科技水平居世界前列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③④
- D.②③④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适用于( )。
- A.各级各类学校的管理
- B.中小学学生管理
- C.民办学校教学管理
- D.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
-
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是( )。
- A.中等教育
- B.幼儿教育
- C.高等教育
- D.义务教育
-
下列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内容的是(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B.《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 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
被称为“两弹元勋”的科学家是( )。
- A.邓稼先
- B.钱学森
- C.袁隆平
- D.吴阶平
-
社会公正不是人们头脑中凭空产生的抽象概念,而是随着社会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人们对社会公正的认识是不同的。恩格斯曾精辟地指出:“希腊人和罗马人的公平认为奴隶制度是公平:1789年资产者的公平要求废除封建制度,因为据说它不公平……所以,关于永恒公平的观念不仅因时因地而变,甚至也因人而异”。这段文字说明( )。
- A.社会公正是具体的
- B.社会公正是历史的
- C.社会公正是相对的
- D.社会公正是有阶级性的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于( )起开始施行。
- A.1995年9月10日
- B.1994年1月1日
- C.1986年2月16日
- D.1999年3月
-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这首诗中的“三父子”,指的是( )。
- A.曹操、曹丕、曹植
- B.苏洵、苏轼、苏辙
- C.班彪、班固、班超
- D.杜甫、杜牧、杜苟鹤
-
古人对于我国姓氏的来历有如下阐述“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谥,则文武成宜;氏于事,则巫乙匠淘……”由此可以推断,王、侯、公孙等姓氏应源自( )。
- A.族号
- B.匿名
- C.官名
- D.爵号
-
《教育法》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 )。
- A.民事责任
- B.刑事责任
- C.一般责任
- D.行政责任
-
下列作品、作家、时代(或国别)及体裁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 A.《秋浦歌》——杜牧——唐代——诗歌
- B.《北京人》——曹禺——现代——话剧
- C.《哈姆雷特》——莎士比亚——英国——小说
- D.《欧根•奥涅金》——歌德——德国——诗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