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4年河南省教师资格考试考前冲刺试卷(4)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小王去年从师范大学毕业,到一所市级中学教书并担任班主任工作。他经常采取罚款、不许进教室,甚至罚站、罚跑步等变相体罚的方式来惩罚犯错误的学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由于小王来自省会城市,对于出身农村家庭的学生,小王觉得他们见识不广,在许多问题上更多地采纳城市学生的意见,而不太注意农村学生的感受。学生和家长对他的做法意见很大。据此,学校领导也曾善意地提醒过他,但是小王却不以为然。 试运用教师职业道德知识对小王的做法进行分析。

  2. 试述我国学校德育的内容。

  3. 结合实际说明学习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的作用。

  4. 刘老师到某初中工作以来,注重尖子生的培养,她培养的尖子生在竞赛中获得过很好的成绩。但她经常对那些不听课,顽皮的学生采取罚站、不许进教室等措施。家长知道后,多次找她交换意见,但刘老师不但不以为然,而且还对家长进行批评。 试运用所学习的教师职业道德知识对刘老师的做法进行分析。

  5.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该遵循哪些要求?

  6. 简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7. 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管理?

  8. 心理健康的标准可以归纳为哪些方面?

  9. 同辈群体有哪些主要特征?

  10. 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知识观。

  11. 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

    • 正确
    • 错误
  12. 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属于内部分组。(  )

    • 正确
    • 错误
  13. 班级中的正式群体对学生的发展起着正面的影响,非正式群体对学生的发展起着负面的影响。(  )

    • 正确
    • 错误
  14. 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组成,因此教学包括学生在教学之外独立进行的自学。(  )

    • 正确
    • 错误
  15. 课时计划就是教师进行课堂讲授的计划。(  )

    • 正确
    • 错误
  16. 对于不敢真实表达自己意见和情感的学生,有效的行为改变方法是系统脱敏法。(  )

    • 正确
    • 错误
  17. 在学校教学中,教师指导的程度越小,学生发现的程度越大,效果也就越好。(  )

    • 正确
    • 错误
  18. 取得教学成功的内因是教师的主导作用。(  )

    • 正确
    • 错误
  19. 教育心理学不仅要研究如何有效地学与如何有效地教,而且要研究具体的学科内容。(  )

    • 正确
    • 错误
  20. 教师的根本任务是育人。(  )

    • 正确
    • 错误
  21. 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是l908年房东岳编著的《教育实用心理学》。(  )

    • 正确
    • 错误
  22. 知识的迁移和基础知识技能的多少没有关系。(  )

    • 正确
    • 错误
  23. 教学必须与其他教育形式相结合。(  )

    • 正确
    • 错误
  24. 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

    • 正确
    • 错误
  25. 成熟程度为一定年龄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  )

    • 正确
    • 错误
  26. 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一种"教与学”的授受关系。(  )

    • 正确
    • 错误
  27. 迁移是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关键环节。(  )

    • 正确
    • 错误
  28. 遵守规章制度是每个学生的基本义务和职责。(  )

    • 正确
    • 错误
  29. 教师的智力水平越高,教学效果越好。(  )

    • 正确
    • 错误
  30. 我国现行的教育法规包括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

    • 正确
    • 错误
  31. 教育心理学具体研究范畴仅仅是围绕教师教的过程而展开的。(  )

    • 正确
    • 错误
  32. 心理健康无高低层次之分。(  )

    • 正确
    • 错误
  33. 心理健康也就是没有心理疾病。(  )

    • 正确
    • 错误
  34. 冒名顶替别人上大学不仅侵犯了别人的姓名权,也侵犯了别人的受教育权。(  )

    • 正确
    • 错误
  35. 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体现在(  )

    • A.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速度上的不同
    • B.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的起讫时间上的不同
    • C.个体不同系统在到达成熟时期上的不同
    • D.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过程中遭遇的问题不同
    • E.同一机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
  36. 学生应该具备的特性包括(  )

    • A.学生是能动的主体
    • B.学生是能动的客体
    • C.学生是具有思想感情的个体
    • D.学生具有独特的创造价值
    • E.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
  37. 教师的人格素养主要表现为(  )

    • A.积极乐观的情绪
    • B.豁达开朗的心胸
    • C.坚忍不拔的毅力
    • D.广泛的兴趣
    • E.积极的创新品质
  38. 为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促进义务教育的实施,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根据(  )制定了《禁止使用童工规定》。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 C.《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 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 E.《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39. 保护未成年人应该遵循的原则是(  )

    • A.平等原则
    • B.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 C.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 D.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 E.家庭与学校相结合
  40. 以下属于学生间认知方式差异的是(  )

    • A.场独立与场依存
    • B.独立型与顺从型
    • C.、沉思型与冲动型
    • D.辐合型与发散型
    • E.外倾型与内倾型
  41. 一般情况下,教办方针的内容包括(  )

    • A.教育的性质
    • B.教育的服务方向
    • C.教育目的
    • D.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 E.教育制度
  42. 教育学独立形态阶段的教育家有(  )

    • A.夸美纽斯
    • B.杜威
    • C.柏拉图
    • D.卢梭
    • E.赫尔巴特
  43. 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  )规律。

    • A.顺序性
    • B.个别差异性
    • C.阶段性
    • D.不平衡性
    • E.互补性
  44. 教师的知识素养包括(  )

    • A.政治理论知识
    • B.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
    • C.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 D.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 E.为人师表
  45. 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一律不公开审理的年龄是(  )

    • A.14周岁以下
    • B.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
    • C.16周岁以上、不满17周岁
    • D.8周岁以下
  46.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最基本、最主要的活动是(  )

    • A.按照章程自主管理
    • B.招收学生和其他受教育者
    • C.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
    • D.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
  47. 不同社会教师职业道德相区别的根本标志是(  )

    • A.不同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
    • B.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 C.不同社会的社会价值标准
    • D.不同社会教师的社会地位
  48. (  )是社会生产中最为活跃和革命的因素。

    • A.劳动对象
    • B.生产关系
    • C.生产力
    • D.劳动者
  49. "礼、乐、射、御、书、数”是我国(  )的教育内容

    • A.现代社会
    • B.奴隶社会
    • C.原始社会
    • D.封建社会
  50. 教师了解学生最简单最常用的班级管理方法是(  )

    • A.观察法
    • B.书面材料分析法
    • C.谈话法
    • D.调查法
  51. 与新教师相比,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更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并有(  )

    • A.系统性
    • B.预见性
    • C.结构性
    • D.时效性
  52. 首次明确提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主编《教育学》的教育家是(  )

    • A.赞可夫
    • B.布鲁纳
    • C.凯洛夫
    • D.巴班斯基
  53. 乘法口诀的掌握可以广泛迁移予各种情景之中,这是一种(  )

    • A.水平迁移
    • B.垂直迁移
    • C.一般迁移
    • D.具体迁移
  54. 皮亚杰认为,儿童在判断行为对错时,是(  )

    • A.从客观责任到主观责任发展
    • B.火主观责任到客观责任发展
    • C.从他律向自律发展
    • D.火自律向他律发展
  55. 以守恒观念的形成为标志的认知发展阶段的(  )

    • A.感知运动阶段
    • B.前运算阶段
    • C.具体运算阶段
    • D.形式运算阶段
  56. "美育”一词最早是(  )在《美学书简》中提出的

    • A.培根
    • B.康德
    • C.席勒
    • D.卢梭
  57. 按照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的观点,(  )是指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思维和问题解决过程的内部组织起来的能力。

    • A.认知策略
    • B.智慧技能
    • C.言语信息
    • D.动作技能
  58. 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的关系是(  )

    • A.教育方针包括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之一
    • B.教育目的就是教育方针,二者指的是同一件事情
    • C.教育方针属于教育政策的范畴,教育目的属于教育理论的范畴,二者没有直接的联系
    • D.教育目的包括教育方针,教育方针是教育目的的重要组成部分
  59.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符合(  )规律

    • A.智育过程
    • B.心理辅导
    • C.德育过程
    • D.美育过程
  60. 班主任的教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权威性、放任型和(  )

    • A.专政型
    • B.指导型
    • C.民主型
    • D.溺爱型
  61. 教师的师德修养,只有在(  )中才能得到刁:断的充实、提高和完善。

    • A.学习
    • B.交往
    • C.思考
    • D.实践
  62. (  )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正直无私地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平等合理地解决各种矛盾。

    • A.教师义务
    • B.教师良心
    • C.教师公正
    • D.教师幸福
  63. 每年的9月10日被定为"教师节”的决定始于(  )

    • A.1985年
    • B.1986年
    • C.1993年
    • D.1995年
  64. 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是(  )

    • A.德谟克利特
    • B.亚里士多德
    • C.柏拉图
    • D.苏格拉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