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教师资格《中学综合素质》深度押题试卷(4)
-
阅读下面的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
论诚意
朱自清
诚伪是品性,却又是态度。从前论人的诚伪,大概就品性而言。品性一半是生成,一半是教养;品性的表现出于自然,是整个儿的为人。说一个人是诚实的君子或诈伪的小人,是就他的行迹算总账。君子大概总是君子,小人大概总是小人。不过一个社会里,这种定型的君子和小人并不太多,一般常人都浮沉在这两界之间。所谓浮沉,是说这些人自己不能把握住自己,不免有诈伪的时候。这也是出于自然,还有一层,这些人对人对事有时候自觉地加减他们的诚意,去适应那局势。这就是态度。态度不一定反映出品性来,一个诚实的朋友到了不得已的时候,也会撒个谎什么的。态度出于必要,出于处世的或社交的必要,常人是免不了这种必要的。这是“世故人情”的一个项目。有时可以原谅,有时甚至可以容许。但是一般人用这几个词似乎太严格了一些,照他们的看法,不诚恳无诚意的人就未免太多。而年轻人看社会上的人和事,除了他们自己以外差不多尽是虚伪的。这样用“虚伪”那个词,又似乎太宽泛了一些。这些跟老先生们开口闭口说“人心不古,世风日下”同样犯了笼统的毛病。一般人似乎将品性和态度混为一谈。诚实的品性确是不可多得,但人孰无过,不论哪方面,完人或圣贤总是很少的。人与人、事与事之间各有分际,言行最难得恰如其分。诚意是少不得的,但是分际不同,无妨斟酌加减点儿。种种礼数或过场就是从这里来的。日常生活里所谓客气,也是一种礼数或过场。有些人觉得客气太拘形迹,不见真心,不是诚恳的态度。这些人主张率性自然,率性自然未尝不可,但是得看人去。若是一见生人就如此这般,就有点野了。即使是熟人,毫无节制的率性自然也不成。夫妇算是熟透了的,有时还得“相敬如宾”,别人可想而知。总之,在不同的局势下,率性自然可以表示诚意,客气也可以表示诚意,不过诚意的程度不一样罢了。客气要大方,合身份,不然就是诚意太多,诚意太多,诚意就太贱了。
看人,请客,送礼,也都是些过场。有人说这些只是虚伪的俗套,无聊的玩意儿。但是这些其实也是表示诚意的。总得心里有这个人,才会去看他、请他、送他礼,这就有诚意了。至于看望的次数,时间的长短,请作主客或陪客,送礼的情形,只是诚意多少的分别,不是有无的分别。看人又有回看,请客有回请,送礼有回礼,也只是回答诚意。古语说得好,“来而不往非礼也”,无论古今,人情总是一样的。有一个人送年礼,转来转去,自己送出去的礼物,有一件竞又回到自己手里。他觉得虚伪无聊,当作笑谈,笑谈确乎是的,但是诚意还是有的。
人为自己活着,也为别人活着。在不伤害自己身份的条件下顾全别人的情感。都得算是诚恳,有诚意。
这样宽大的看法也许可以使一些人活得更有兴趣些。西方有句话,“人生是做戏”,做戏也无妨,只要有心往好里做就成。客气等等一定有人觉得是做戏,可是只要为了大家好,这种戏也值得做的。另一方面,诚恳、诚意也未必不是戏。现在人常说,“我是很有诚意的”,自己标榜自己。大有卖瓜的说瓜甜的神气,诚实的君子大概不会如此。不过一般人也已习惯自然,知道这只是为了增加诚意的分量,强调自己的态度,跟买卖人的吆喝到底不是一回事儿。常人到底是常人,得跟着局势斟酌加减他们的诚意,变化他们的态度,这就不免沾上些戏味。
(有删节)
问题:
(1)如何理解“客气要大方,合身份,不然就是诚意太多,诚意太多,诚意就太贱了”在文中的含意?(4分)
(2)文章围绕“诚意”展开讨论,请分析文章的思路。(10分)
-
19世纪俄国著名的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师的人格对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
根据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得少于800字。
-
( )是教育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根据。
- A.法律事实
- B.法律规范
- C.法律条文
- D.法律责任
-
某中学举行运动会,孙某报名参加的是初中部男子800米比赛,当孙某跑完800米时,便瘫倒在地上。学校老师和同学见后立即上前扶助,副校长和体育老师立即对孙某进行挤压人中穴及人工按压胸部等急救措施。同时,另一名副校长马上联系医院,大约8至10分钟内,救护车驶到学校运动场,医生立即对孙某进行急救,随后将其送往医院继续抢救。孙某昏倒的当时,学校老师通知了孙某家属O孙某经抢救无效死亡,医生诊断为心脏性猝死。孙某被抢救的医疗费用,学校已全部支付。可是孙某父母依旧向学校索赔各种经济损失20万元,一纸诉状将学校告上法庭。
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回答:学校应该赔偿吗?为什么?
-
司马迁《史记》作为纪传体史学著作,其叙事是( )记载历史的。
- A.以历史事件为中心
- B.以朝代更迭为中心
- C.以历史人物为中心
- D.以作者的历史观为中心
-
川端康成的小说《雪国》描写了社会下层人物驹子的悲惨境遇。小说选取的主要角度是( )
- A.从日常生活表现和对待命运态度两方面进行描绘
- B.从政治生活表现和对待命运态度两方面进行描绘
- C.从日常生活表现和对待爱情态度两方面进行描绘
- D.从政治生活表现和对待爱情态度两方面进行描绘
-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象征主义诗人是( )
- A.李金发
- B.戴望舒
- C.艾青
- D.卞之琳
-
偷看学生的日记、信件,侵犯了学生的( )
- A.受教育权
- B.人格尊严权
- C.荣誉权
- D.隐私权
-
刘老师家庭负担重,老人要看病,孩子要读书,于是用假名在培训机构上课,挣钱补贴生活。这种行为( )
- A.可以,不影响正常教学即可
- B.可以,刘老师可以在业余时间做任何事
- C.可以,培训机构聘任刘老师做老师,不是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 D.不可以,刘老师的这种行为违反了教师职业道德
-
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三个代表人物是( )
- A.巴赫、海顿、贝多芬
- B.海顿、贝多芬、莫扎特
- C.巴赫、贝多芬、莫扎特
- D.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
-
下列属于教师申诉制度范围的是( )
- A.政府行政部门侵犯其合法权益
- B.企业单位侵犯其合法权益
- C.事业单位侵犯其合法权益
- D.其他个人侵犯其合法权益
-
漫画连环画《三毛流浪记》的作者是著名漫画家( )
- A.华君武
- B.张乐平
- C.丁聪
- D.丰子恺
-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要求把班主任工作( )
- A.当做“主业”
- B.看做教学工作以外必须完成的任务
- C.看做教学
- D.看做德育工作
-
对写作认识有误的是( )
- A.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 B.小学作文教学的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
- C.要让低年级的学生在习作中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 D.中高年级的学生在修改自己的作文时,要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
-
有人说,17世纪末的英国国王开始被套上“紧箍咒”。这里的“紧箍咒”是指( )
- A.《人权宣言》
- B.《权利法案》
- C.《拿破仑法典》
- D.《独立宣言》
-
中国戏曲史上成就最突出的剧作家是( )
- A.关汉卿
- B.王实甫
- C.白朴
- D.马致远
-
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有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以及( )
- A.素质教育
- B.创新教育
- C.终身教育
- D.劳动技术教育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尽管《楚辞》的年代比《诗经》晚二三百年,地域上也相距较远,但这两部作品的用韵基本上是一致的
- B.清代古音学兴起以后,自六朝以来常用的“叶音说”便受到了批判,此后再无人用改韵脚的方法来解决《诗经》中某些韵脚不和谐的问题了
- C.双声指的是两个字的声母相同,叠韵指的是两个字的韵母相同。因为语音系统的不同,上古的双声叠韵和现代的双声叠音并不是一致的
- D.两个字的字形不同,意义不同,只是由于声音相同或相近,古人就用甲字来代替乙字,这种现象称为古音通假
-
敦煌艺术源于中国哪种教派( )
- A.道教
- B.佛教
- C.儒教
- D.伊斯兰教
-
工业革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今天我们可以:①乘坐轮船漂洋过海;②乘公共汽车上学;③乘飞机在天空翱翔;④通过电脑上网查资料。其中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的是( )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万老师脾气急躁,有一次打了小夏同学一巴掌,小夏的母亲第二天来学校找万老师。如果你是万老师,你会( )
- A.特别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向小夏及其母亲道歉
- B.告诉小夏母亲打小夏的理由
- C.不理会,因为自己情绪控制不好可能会与她吵起来
- D.在小夏面前告诉家长小夏如何不好好学习
-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 )应该对未成年人进行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
- A.父母
- B.家庭
- C.监护人
- D.社会团体
-
“真书”指的是( )
- A.篆书
- B.楷书
- C.行书
- D.隶书
-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农业科技有了重大发展,其中,创新水稻育种理论,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水稻的农业科学家是( )
- A.李四光
- B.钱学森
- C.邓稼先
- D.袁隆平
-
教授《芦花荡》后,教师准备推荐以战争为题材来塑造人物形象的小说,下列合适的一项是( )
- A.张恨水《啼笑因缘》
- B.冯骥才《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
- C.王蒙《活动变人形》
- D.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
-
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观。这就要求教师正确理解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全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的关系以及( )
- A.智力发展与创造力发展的关系
- B.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
- C.智力发展与体力发展的关系
- D.思想发展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
下列成语出处依次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呆若木鸡道路以目积毁销骨钩心斗角请君入瓮
- A.《聊斋志异》《左传》《战国策》《阿房宫赋》《史记》
- B.《庄子》《国语》《史记》《战国策》《资治通鉴》
- C.《聊斋志异》《左传》《史记》《战国策》《史记》
- D.《庄子》《国语》《史记》《阿房宫赋》《资治通鉴》
-
下列各组成语中,“差”的意义与读音相同的一组是( )
- A.差之毫厘参差不齐差三落四
- B.鬼使神差钦差大臣应付差事
- C.一念之差南北之差毫无差别
- D.屡出差错听候差遣差强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