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教师资格《中学综合素质》深度押题试卷(1)
-
材料一张老师在教学教学上有显著的成绩,但是学生们都不喜欢他。张老师在言语中总是表现出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在上课的时候,也总是“恰到好处”,把正好没有听懂的学生们挑起来回答问题,然后带着胜利者的面孔直视学生。学生们上他的课都非常小心。
材料二她是刚从大学毕业的老师,经常给学生讲故事,很幽默,对学生也是很温柔。有一天她带学生去农田上实践课。她先给学生做了示范,然后对学生说:“你们先自己做,我去看看我买的土豆怎么样了。”
老师说完就向农田外走去。不一会,老师的声音从远处传来:“你们怎么可以这样,我是付了钱的……”同学们惊呆了。他们没有想到一向温柔的老师竟然说出如此粗鲁的话。一名学生回家后哭了,她再也不相信老师的话了,从那以后,她为了报复老师,也开始变得很粗鲁……
材料三某某老师深得学生敬爱,学生了解老师的为人,深深地了解老师对善与恶、美与丑等等的看法。
问题:
(1)请分别对三个材料中教师的形象进行描述。
(2)请结合实际情况,试述怎样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
赵峰是班里的数学课代表,不仅数学成绩好,其他各科成绩也名列前茅。可他上课发言积极,课余时间却不愿与同学交流,也不喜欢参加班集体活动,显得有些冷漠。每当有同学问他题时,他总是先强调一下:“连这样的题都不会做?……那好吧,由我来教教你吧……”久而久之,同学们渐渐地疏远了他,他的成就感只能从老师的表扬和肯定中获得。虽然老师明知同学们不喜欢赵峰,却视而不见。在学期评语中,班主任对他的学习成绩赞赏有加,对其他方面只字不提。数学老师也认为他是班上最优秀的学生。
请从职业理念的角度评析材料中两位老师的教育行为。如果你是赵老师,会如何做?
-
一所重点中学百年校庆时,恰逢德高望重的老教师苏老八十寿辰,苏老一生极富传奇色彩,他所教过的学生,许多已经成为蜚声海内外的教授、学者以及活跃在时代前沿的IT精英。是什么原因使苏老桃李满天下呢?学校决定在百年校庆之际,把这仑谜底揭开。
学校在苏老众多的学生中,选出100位最有成就的人。学校认为这100位学生的成功,肯定或多或少受到了苏老的影响。问卷的问题很简单:你认为,苏老师的哪一方面对你的人生影响最大?
答案很快反馈了回来。出乎预料的是,答案居然惊人的一致。他们认为,苏老给他们人生影响最大的,是他的眼神。
根据对材料的理解,写一篇作文。要求:自选中心,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
20世纪上半叶,发生了以( )为核心的物理学革命,加上其后的宇宙大爆炸模型、DNA双螺旋结构、板块构造理论、计算机科学,这六大科学理论的突破,共同确立了现代科学体系的基本结构。
- A.相对论、光学
- B.相对论、电磁学
- C.光学、电磁学
- D.相对论、量子力学
-
最近一段时期,有关要发生台风的传言很多。一天傍晚,刚刚问在院里乘凉的叔叔:“叔叔,他们都说明天要刮台风了。”叔叔说:“根据我的观察,明天不必然刮台风。”刚刚说:“那您的意思是明天肯定不会刮台风了。”叔叔说不对。刚刚陷入了迷惑。以下哪句话与叔叔的意思最为接近( )
- A.明天必然不刮台风
- B.明天可能刮台风
- C.明天可能不刮台风
- D.明天不可能刮台风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义务教育在中国得到全面普及
- B.终身教育主要指成人教育
- C.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日益结合
- D.现代学制改革重在缩短义务教育年限
-
齐老师上课时喜欢全程用多媒体,他认为这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不过学生却认为他的果虽然很好,但是用多媒体教学速度太快了,跟不上。如果你是齐老师,你会( )
- A.听取学生意见,适度放慢教学速度
- B.听取学生意见,以学习最差的学生能听懂为宜
- C.听取学生意见,以学习最好的学生能够充分应用为宜
- D.学生不懂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是最好的,效率最高的
-
下列作品与作者搭配不正确的是( )
- A.《游子吟》——孟郊
- B.《泊船瓜洲》——王安石
- C.《江雪》——刘禹锡
- D.《饮湖上初睛后雨》——苏轼
-
科举制是我国隋朝时期选拔官员的新制度,在我围延续了一千多年。新罗、Et本都曾受到科举制度的影响。科举制是( )
- A.从高门权贵且具有真才实学的子弟中选拔官员
- B.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
- C.地方官员推荐真才实学的人做官
- D.皇帝直接任命有真才实学的人做官
-
在我国,明确提出实行教师申诉制度的法律是(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 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 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
下面中国古代诗人与其艺术风格对应不符的是( )
- A.李白,唐代著名浪漫主义诗人——风格豪放飘逸
- B.高适,唐代著名边塞诗人——诗歌雄浑质朴、苍劲悲壮
- C.白居易,唐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诗歌情趣恬静悠闲,风格清新淡远
- D.杜甫,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风格沉郁顿挫
-
殷老师特别喜欢学习,不仅上班的时候积极听老教师的课,而且在业余时间自修研究生课程,还潜心研究教学法。她虽然很年轻,但是已经连续三年当选教学能手了。这体现了殷老师( )
- A.有终身学习理念
- B.专注自身学习,将来能考研究生
- C.关爱学生
- D.志存高远,乐于奉献
-
对下面句子的修辞方法及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了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
- B.“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描绘杨贵妃倾国倾城的美丽形象。
- 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用夸张和联想的修辞手法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
- D.“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用借代的修辞手法描写了当时躬耕在南阳宛县卧龙岗的诸葛亮的情况。
-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关爱学生”条目下,首次提出了( )
- A.保护学生安全
- B.保护教师安全
- C.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
- D.热爱人民
-
在先秦作品中,表现“重章叠句,一唱三叹”艺术特点的作品是( )
- A.《诗经》
- B.《文心雕龙》
- C.《春秋》
- D.《国语》
-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变化,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 A.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 B.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权威、批评
- C.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教导、答疑
- D.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独立自主精神
-
关于教学方法,下列说法不妥的一项是( )
- A.教学方法具有相对性,每种方法就其本质来说,都是相对辨证的:既有优点又有缺点
- B.教学方法具有单一性,因为优秀的语文老师可以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 C.教学方法是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的综合体。教师教的方法,在于示范、启发、训练和辅导;学生学的方法,在于观察、仿效、运用和创造
- D.教学方法具有针对性,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针对不同对象和特点,不同的目的、要求,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
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教学建议理解错误的是( )
- A.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 B.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 C.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语文教学应在教师的组织下进行
- D.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
“初唐四杰”指的是( )
- A.王绩、王勃、杨炯、卢照邻
- B.沈俭期、宋之问、王勃、骆宾王
- C.王勃、杜审言、陈子昂、杨炯
- D.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
“学高为师”“良师必须是学者”强调( )知识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
- A.本体性知识
- B.条件性知识
- C.实践性知识
- D.文化知识
-
素有“天下瓷宗”之尊的瓷都是( )
- A.宜兴
- B.景德镇
- C.德化
- D.禹县
-
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孔子认为,诗具有兴、观、群、怨四种作用
- B.诗歌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
- C.古代诗歌按内容分为叙事诗、山水诗、科学诗、咏物诗四类
- D.长律一般都是五言诗,只有四句的叫绝句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古人把日月与金木水火土五星合起来称为七政或七曜
- B.《诗经》说“东有启明,西有长庚”,“启明”和“长庚”指的是金星和水星
- C.古人常把亲朋好友久别不能重逢比喻为参辰或参商
- D.古代对星空的分区,除了二十八宿以外,还有三垣,即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
-
热力学第一定律又称为( )
- A.热传递定律
- B.分子运动论
- C.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
- D.牛顿力学第一定律
-
教育法律救济的根本目的是( )
- A.避免损害
- B.避免纠纷
- C.补救受害者的合法权益
- D.获得赔偿
-
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不包括( )
- A.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 B.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以育人为根本,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为人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服务
- C.以学生为主导,以教师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 D.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努力造就一批拔尖的创新人才
-
教师在讲授《水浒传》分析林冲格时,不宜选取下列哪一情节( )
- A.火烧草料场
- B.血溅鸳鸯楼
- C.误闯白虎堂
- D.风雪山神庙
-
加强师德建设是具有社会意义的重要工程,是贯彻( )的现实需要。
- A.依法治国
- B.以德治国
- C.以人为本
- D.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