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教师资格《中学综合素质》通关练习(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某重点大学毕业生小李,在公开招聘中以优异的成绩被聘为某初中老师。刚上班时,他虚心向同事请教,认真备课,努力把握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工作高度负责,教学效果好,在期末的评定中成绩优越,但随着工作的熟悉与社会交往的增多,便越来越不重视备课和对教学环节的把握,开始变得浮躁,他认为:“教师上课就那么回事,我备好一遍课可以用好多年!”
上学期学生评教,小李排名倒数。校长找其谈话,他还不以为然:“我重点大学毕业生,难道还教不了初中生?”之后,他把对校长和学生评教的不满都撒到学生身上,上课时对不专心听讲或成绩差的学生或挖苦讽刺或罚站,甚至赶出教室。
问题:试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分析这位教师的行为。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
——毛泽东
材料二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邓小平(1979年)
问题:
(1)概括材料一的主要观点。
(2)依据材料二,指出毛泽东对中国民主革命道路的探索做出的贡献。
(3)材料二中邓小平认为,在革命和建设中应该注意的相同问题是什么?
 - 
				
班里的一次联欢活动有学生没有参加,小明、小马、丹丹、小珍中有一人没有参加,其他三人都参加了,老师在询问时,他们做了如下的回答:
小明:小马没来。
小马:我不但参加了,而且还表演了节目。
丹丹:我晚来了一会儿,但一直到晚会结束才走。
小珍:如果丹丹来了,那就是我没来。
如果他们中只有一个人说了谎,则以下哪项成立?( )
- A.小珍没参加
 - B.小马没参加
 - C.丹丹没参加
 - D.小明没参加
 
 - 
				
金某(15周岁)在课间因小事与同学沈某发生争执,金某一拳击中沈某头部,致使沈某倒地,送医院不治死亡,问金某应当负什么责任?( )
- A.应负相对刑事责任
 - B.不负刑事责任
 - C.应负完全刑事责任
 - D.应负刑事责任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我曾遇到过这样的学生,他很调皮,有多动症,上课总是坐不住,从来不认真听讲,作业也不能按时完成,还严重影响上课的秩序,除了我以外,其他老师都讨厌他。可就是这样的学生,却肯听我的话,也能上好语文课,成绩良好。尤其难得的是他写了一手好字。其他老师都说:“也只有你们张老师能管得好你!”其实他们错了,我并没有管他,我只是把我对其他学生的爱一样公平地也给了他。他的父母也一直很感谢我。而我并没有做什么呀,我只是将我的爱公平地分给了这个孩子。
问题:结合案例,分析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如何运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 
				
下列操作中,不能删除幻灯片的是( )。
- A.在幻灯片浏览视图中选定幻灯片,再按Del键
 - B.在幻灯片视图中选择幻灯片,再按【剪切】按钮
 - C.在幻灯片视图中选择幻灯片,再单击【编辑】菜单中的【删除幻灯片】命令
 - D.在幻灯片大纲视图中选中幻灯片,再按【剪切】按钮
 
 -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国家机关是( )。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B.国务院
 -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D.教育部
 
 - 
				
教师赵某违反学校管理制度,被校长在全校师生会上点名批评,赵某的丈夫王某听后,不辨是非,在校长下班路上将其打成重伤,情节严重,依法应对王某追究( )。
- A.违宪责任
 - B.行政责任
 - C.刑事责任
 - D.一般责任
 
 - 
				
小李因上课调皮,被班主任打了30下手心。班主任的做法( )。
- A.正确,有利于维护课堂教学秩序
 - B.错误,对学生体罚应该适度
 - C.正确,这是教师惩罚学生的权利
 - D.错误,不能对学生体罚或变相体罚
 
 - 
				
按照事物、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或人物的生平事迹存贮和检索文献信息的方法是( )。
- A.字顺法
 - B.时序法
 - C.地序法
 - D.主题法
 
 - 
				
被称为“科幻小说之父”的是( )。
- A.安徒生
 - B.高士奇
 - C.凡尔纳
 - D.歌德
 
 - 
				
下列不属于素质教育实施的保障机制的是( )。
- A.充分发挥政府作用
 - B.改革内部管理体制
 - C.加大教育督导力度
 - D.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
 
 - 
				
一位教师走上讲台,发现讲桌上放着一张字条。上面工工整整地写着:“老师你以为当老师就可以压服学生吗?你高昂着头,铁青着脸,像个活阎王。但是有谁能服你呢?”落款是:“让你最讨厌,等待你处罚的学生”。下列处理方式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向学生诉苦
 - B.不予理睬,继续课堂教学
 - C.稍作停顿,批评训斥学生
 - D.在班上宣读信的内容,并检讨自己工作方法的粗暴,感谢这位同学给自己敲了警钟
 
 - 
				
每当学生请教课堂上没听懂的问题时,李老师总是批评学生没有用心听讲,而雷老师则会耐心地给学生解答。两位老师的不同做法反映了( )。
- A.职业知识的差异
 - B.职业理念的差异
 - C.职业能力的差异
 - D.职业认同的差异
 
 - 
				
教师王某在课堂上使用方言而不是普通话教学,王某的教学行为( )。
- A.合法,只要课堂教学效果好,用哪种语言教学无所谓
 - B.合法,都是当地学生,用方言更易与学生交流
 - C.不合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 D.不合法,违反了教育应弘扬优秀文化传统的规则
 
 - 
				
科学不是宗教,宗教都主张信仰,所以主张信仰都不科学。
以下哪项最能说明上述推理是不成立的?( )
- A.所有渴望成功的人都必须努力工作,我并不渴望成功,所以我不必努力工作
 - B.商品都有使用价值,空气当然有使用价值,所以空气当然是商品
 - C.不刻苦学习的人都成不了技术骨干,小张是刻苦学习的人,所以小张能成技术骨干
 - D.台湾人不是北京人,北京人都说汉语,所以,说汉语的都不是台湾人
 
 - 
				
我国《教育法》规定公民“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这体现了素质教育的( )。
- A.全体性
 - B.全面性
 - C.发展性
 - D.基础性
 
 - 
				
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是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教育目的相背离的,下列选项中不利于克服这种消极现象的是( )。
- A.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 B.加大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力度
 - C.积极推进高考制度的改革
 - D.加速开展素质教育,废止考试制度
 
 - 
				
下列国家中,不属于加勒比地区的是( )。
- A.海地
 - B.牙买加
 - C.多米尼加
 - D.马达加斯加
 
 - 
				
( )记载了公元前2137年的一次日食,是人类最早的日食记录。
- A.《尚书》
 - B.《春秋》
 - C.《甘石星经》
 - D.《太初历》
 
 - 
				
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了全国文字,这种文字称为( )。
- A.隶书
 - B.小篆
 - C.楷书
 - D.行书
 
 - 
				
每个人最大的成长空间在其最强的优势领域。一个人才的奇迹都是在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和最能发挥自己优势的领域中创造出来的。使用人才应当唯器是适,用其所长,各得其宜。大才大用,中才中用,小才小用。
这段话的主旨是( )。
- A.要重视和培养人才
 - B.人才使用应尽其所能
 - C.人才的成长空间在其优势领域
 - D.人才使用应各得其所
 
 - 
				
从根本上说,教师的威信来自于( )。
- A.教师高尚的教育人格
 - B.社会尊师重教的传统
 - C.教师的社会地位优势
 - D.学生对教师的畏惧心理.
 
 - 
				
通过谷歌查得的结果过多,不能通过( )方法优化检索结果。
- A.词组检索
 - B.字段限定
 - C.使用逻辑“或”
 - D.增加同义词
 
 - 
				
“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这体现的原则是( )。
- A.国家性
 - B.公共性
 - C.方向性
 - D.强制性
 
 - 
				
高中一年级入学开始,班主任王老师通过各种渠道,深入了解班级每个学生的情况,并据此制订个人三年发展规划,这种做法表明王老师关注( )。
- A.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 B.学生发展的互补性
 - C.学生发展的平衡性
 - D.学生发展的顺序性
 
 - 
				
依法执教的主体是( )。
- A.教育主管部门
 - B.学校
 - C.教师
 - D.班主任
 
 - 
				
素质教育的外延是( )。
- A.全方位的、全过程的
 - B.普通教育、职业教育
 - C.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 D.社会教育、终身教育
 
 - 
				
中国第一部彩色舞台纪录片是( )。
- A.《风筝》
 - B.《梁山伯与祝英台》
 - C.《祝福》
 - D.《老兵新传》
 
 -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的是( )。
- A.爱国守法、爱岗敬业
 - B.关爱学生、教书育人
 - C.能力突出、专注科研
 - D.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 
				
( )标志着一个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已达到高度自觉的程度。
- A.躬身实践
 - B.自觉反思
 - C.加强自身学习
 - D.慎独
 
 - 
				
教师未经学生同意按考分高低排列名次,张榜公布,或让学生分发试卷,这侵犯了学生的( )。
- A.隐私权
 - B.名誉权
 - C.受教育权
 - D.人身自由权
 
 - 
				
下列不属于教师人身权的是( )。
- A.生命权
 - B.健康权
 - C.人身自由权
 - D.隐私权